《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第10节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早,实际上也才12900年左右。我本人没有什么科学数据来证明我的观点,但是如果说是“新仙女木事件”这次彗星撞地球的话,那么各方面的数据和结果都是相符合的。以这个为基础,加上前后其他证据,足以形成一个完整而合理的证据链,从而能够正确地揭开上古历史的真相。
  日期:2016-02-25 16:56:08
  我估计着,在所有天文历史上的天灾事故中,没有哪一次事故现场能像“新仙女木事件”这样活生生地摆在眼前,如此的真切而又梦幻,新鲜而又陈旧。这个活生生的现场让我们对最近一次超级大天灾触手可及。从此以后,它不再是传说中的神话,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景物。从此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研究它、了解它,让它重新铭刻在我们血液里!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整个故事现场,做一个简单的合理分析。
  从这张图来看,这颗彗星的主体无疑是落在亚非大陆上,它进地球入大气层之后,因为地球引力以及自身凝聚程度的问题,这颗彗星从主体中大约分裂出四颗小星分别撞击在四个主要地方。图中,最长最粗的红箭头表示这颗彗星的主体,指向澳大利亚那根第二粗的红箭头表示分离出来最大的一颗小星。另外三根分别指向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部的箭头则是指其他三颗较小的星。
  日期:2016-02-25 16:58:55
  最大的一颗横渡太平洋一头撞击在大洋洲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疤痕,而这道疤痕到现在还没有愈合,看起来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景图:

  地点:澳大利亚史蒂芬港
  尖峰石阵
  日期:2016-02-26 22:09:05
  三、“大洪水事件”与“新仙女木事件”
  多少亿万吨的陨石、冰块像雨点一样以可和空气摩擦而燃烧的速度轰炸下来,我觉得如果我身处其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还有时间骂上一句:马拉戈壁!
  这果然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天灾。从陕西、甘肃到非洲西部,一直延绵一万多公里的沙漠,那细碎而滚烫的黄沙就是那场灾难留下来的物证。沙子的熔点大约是1650(±50)℃。那么如此大面积的陨石撞击,把黄土炼制成黄沙,总共产生多少当量的能量啊!
  日期:2016-02-26 22:10:49
  如此惊人恐怖的杀伤力,自然使得彗星撞击的地区所有有机物全部被轰炸到还原为一个一个的原子。我们的先民因为恰好位于彗星撞击区外,所以,侥幸逃过了这一劫。而劫后余生的他们也因此对彗星有了极为恐怖的记忆。彗星又被称为“扫把星”,从此以后,“扫把星”就成为灾星的代名词。并且这种文化烙印一直流传至今,传承了一万多年。而西方也是如此,在古代西方文化中,女巫是邪恶的化身,而女巫的飞行工具就是一只扫把……(现在荧幕上放映的《哈利波特》很拉风地骑着扫把四处飞行,但殊不知中世纪之前的欧洲曾经以基督教为主,对女巫整整进行了500多年的屠杀和迫害,据网上不太严谨的统计,几百年总共大约屠杀了900多万“女巫”。)

  日期:2016-02-26 22:11:54

  这次恐怖的“彗星撞地球”就是我们上古记载的“大洪水事件”,这次事件所造成的灾难之大,不用我来说,大家都看到了。自然如古籍中记载: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通鉴外纪》卷一注引《汲冢纪年》曰: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墨子•非攻下第十九》: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 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 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随巢子》:‘昔三苗大乱,龙生于苗,犬哭于市。”
  《论衡》:“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金匮》:“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
  日期:2016-02-26 22:41:49

  这些记载怎么说一点都不过分,不但不过分,我觉得这些描写还不能描画当时那种惨烈场景的万分之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无数的,巨大的陨石和冰块疯狂地砸在地球上,所造成的震动是多大呢,我算不出,不过我们看一下地图多少会有一点点感触:
  图中这个最大的坑就是中国第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查得资料如下:
  塔里木盆地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东西长1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
  毫无疑问,这个53万平方公里的大坑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陨石砸出来的。它所造成的地表震动有多大,砸出的石头、泥土、冰块等混合物对西边地区的冲击力有多大,砸出这个大坑所造成灰尘有多大……我统统不知道,这个需要专业人员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日期:2016-02-26 22:44:08
  这是一场超级无敌的核爆发:无数的陨石和冰块砸下来,刹时间,温度上升到几万度也许几十万度,大地升腾起无数的蘑菇云。而且,这朵蘑菇云刚刚升起,上面又无数陨石、冰块穿透而过,再次砸在大地上。陨石跟地面、陨石跟陨石、陨石跟冰块、冰块跟地面、冰块跟冰块之间的撞击使得冰块在巨大的热量喷发当中来不及液化,甚至来不及汽化,直接变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的水分子,在巨大的热能催发下,这些水分子以极快的速度向上,向四周迅速奔逃。而陨石和地面的泥土、岩石也被其本身的相互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熔化,变成一锅黏糊糊的岩浆。

  撞击、撞击、轰炸、轰炸……毫无疑问,这次核爆发的规模也许不是空前,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绝后”的。即便是将现在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聚集起来爆炸,也比不上这次灾难的万分之一。在这种超级巨无霸的轰炸下,有机物直接还原成原子,液体变成气体,固体变成岩浆。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高温下翻腾……翻腾……翻腾……
  跟纯粹的陨石撞击不同的是,这是彗星撞地球。如果仅仅只是陨石群撞击的话,那么,这些岩浆在撞击停止后,最终会逐渐冷却,形成一片巨大的岩石群。但这次不同的是,彗星不但携带有大量的陨石,同时还携带有大量的冰块。因为有冰块,所以会出现纯粹陨石群撞击之后不同的效果。当冰块和陨石、地面撞击后,便立马汽化成水蒸汽在上空形成厚厚的云层包围了整个地球。然后最上面的云因为过于厚重而液化成雨降下来。但这些雨落到地面或者还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又因为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而迅速汽化升腾到空中,升腾到空中的水蒸汽然后又变成雨水降下来,就这样大雨重复循环地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