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23年前的悬案》
第24节

作者: 普通狱警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些天来,郑海东已经渐渐适应了集训中队的生活,他努力地劳作,低调地为人,不和其他犯人多接触,也不招惹其他犯人。每天吃饭的时候,他领到定量的馒头,都会一口一口用唾沫含化,再偷偷地塞进囚服的各个口袋缝隙里——以此避免被别人发现。随着囚服重量一天天地增加,郑海东知道,自己逃跑成功的希望,正在一点点的变成可期的现实。
  出去了以后该怎么办,郑海东不敢多想。
  找王老板算账?可自己连王老板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找郑雪复仇?这恐怕是幕后真凶最渴望见到的结果;
  重操旧业?东方外贸公司已经不存在,再说自己连一个合法的身份都没有;
  归隐深山?那样的生活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
  逃出去!——这已经成为支撑郑海东生存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于这根稻草会带着自己漂到什么地方,已经无所谓了。
  “开饭咯!”悠扬的号子声响起,犯人们纷纷丢下手上的农具,向声音的源头奔去。
  冲在最前面的犯人,推搡着伸长脖子透过饭桶里升腾的烟雾,努力辨认着午餐的内容。
  “冬瓜排骨!”第一个确认的犯人用兴奋的声音,大声宣布。

  “冬瓜排骨!”犯人们口耳相传,进一步加快了脚底下的步伐。几个人的脚步甚至有些慌乱,绊倒在了地上,又赶紧爬了起来。
  “挤什么挤!都按小组排队站好!”短暂的骚乱过后,骨干犯们开始维持秩序。拥挤的人群在棍棒的吆喝之下,逐渐排列整齐。
  今天外出劳作的犯人足足200多人,面前这一大桶冬瓜排骨分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其实是非常可怜的。但对于这些从入狱以来已经“三月不知肉味”的犯人们来说,已经是无与伦比的诱惑了!
  狱警却并没有理会这些,他睁开眼睛,站了起来,指挥骨干犯们维持好秩序之后,一脸威严地站在了那里。
  一个骨干犯拎起勺子,先舀起厚实的一大碗排骨,端到了狱警的面前:“队长,您尝尝。”
  狱警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大号铝制饭盒:“我就不吃啦,留着给家里人尝尝吧!”
  饭盒足有3碗的容量。犯人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骨干犯一勺一勺地从桶里把油滑多汁的排骨捞出来,把饭盒里装满了实墩墩的排骨,一边偷偷计算着饭桶里还能有多少排骨剩下。

  待狱警接过饭盒,骨干犯把刚才的那碗排骨再次端送过来:“队长,您好歹稍微吃一点。”
  狱警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把碗放下。
  他并没有急着宣布开饭,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别光知道盯着排骨流哈喇子,都给我竖起耳朵认真听着!你们就不动动猪脑子想想,凭什么给你们肉吃!虽然你们对人民、对社会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人民还是给了你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你们中的少部分人,对罪行执迷不悟,对宽大不知感激,竟然干出了“逃跑”——这种自绝于人民的恶行!”
  犯人们骚动了起来。原来最近流传着犯人逃跑的新闻居然是真的!一些犯人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因嫉妒而诅咒,有人因羡慕而憧憬,有人因后悔而自责……骨干犯们拎着简易的木棍,开始不停地敲打,以维持现场的秩序。
  狱警等到现场彻底安静了下来,才接着说道:“这种人,简直是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中自取灭亡!现在,我们已经锁定了他的活动范围。所以,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今天午饭吃完后,停止垦荒,抓捕犯人!谁要是发现了线索,奖励一个星期的肉包子,谁要是抓到了活的,奖励一次减刑机会!”
  犯人们再次骚动了起来。
  “下面,开饭!”狱警简洁明了地结束了讲话。

  骨干犯们得令,先一顺溜摆下几个大碗,把剩下的排骨瓜分了个干净。其他犯人这才顺次排队,领取自己的“冬瓜排骨”。
  郑海东一个人蹲在田埂上,以最快的速度吸溜完冬瓜。然后,嘴里缓慢地咀嚼着馒头,嚼碎了,就偷偷塞进囚服的口袋里。
  旁边,几个犯人正在为比较谁碗里的肉沫子更多一点而喋喋不休。
  不久,他们的话题发生了转移——

  “你说,那小子能跑掉吗?”
  “这地方这么大,怎么跑不掉!”
  “可武警有小汽车啊!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个轮子!”
  “哎,你说,要真被我发现了……抓还是不抓呢?”
  “干嘛不抓,非亲非故的!他又没带着我一起跑!”
  谈话甫一热烈,那边急促的哨声已然响起,队伍开始集合,然后,向西边开进。
  郑海东的心情纠结不已。
  队伍向西,每走一步都距离盐碱地的边缘更近一点,距离生存和自由的希望更大一些。郑海东敏锐地认识到,这种时机,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出逃机会。但是机会来得太快,事前毫无预兆,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好万全的准备。
  郑海东为出逃而准备的食物最多也只能够支撑2天的时间。盐碱地里逃跑,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绝不可能饿着肚子亡命。扒下衣服上囚犯标识的工作也才刚刚开始准备,穿着这样的衣服,跑到有人的地方简直就是贴好标签的活靶子。他甚至原本计划设法通知自己的母亲,在某个隐秘的地方为自己准备一套衣服、一些路资和必要的食物。但是现在一切计划,都被打乱了。
  逃,还是不逃,成为了摆在郑海东面前的一道难题。
  队伍一路向西,绕过了监狱建筑区,又穿越了西边的农田。眼前,又是一片荒芜的大地,同样的寸草不生,同样的一片死寂。唯一可以区别东西方的不同,只有天上的一轮红日。
  日已偏西,拉网式排查正式开始。

  在狱警和骨干犯们的现场指挥下,犯人们逐一编号,顺次相连,排成一列横排,开始向前推进。每走几步,领头的骨干犯都会发起一轮报数,然后顺次向后,以确保无人遗漏。
  郑海东沿着队伍排列而成的直线向前移动,精密地计算着两次报数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脉搏的频率来判断,至多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十分钟,实在是太短了,根本不可能跑出太远。
  从这里逃跑,是距离盐碱地边缘最近的距离,但当下,似乎又是最不可行的机会。郑海东的心砰砰直跳,简直无法冷静下来。
  郑海东轮到的数字是“68号”。
  他的大脑有些眩晕,是因为内心的激动,还是因为刺眼的夕阳,郑海东自己也不清楚。每走一步,他都觉得自己像是在迈向永恒的光明和自由。那悬挂天边的一轮红日,像是指引他前行的女神。
  “68”——“溜吧”,郑海东把这个数字当作了上天的神谕,并以此下定了逃跑的决心。
  相传,上古时期,有一个巨人叫夸父,他追着太阳跑呀、跑呀,喝干了黄河的水,喝干了渭河的水。终于,他倒下了,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

  郑海东不能倒下,他追逐着月亮的方向,向前奔跑。
  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开始,留给郑海东的时间并不多。
  抓捕逃犯的工作,并没有因为天黑而结束。空旷的田野上,相离很近的人们也仅能隐约看到身边人的轮廓,只有响亮的报数声此起彼伏。
  从手电的光束判断,周围最少还有10名狱警在巡逻。
  “68!”又一次喊出了自己的号码之后,郑海东几乎忍不住就要拔腿逃跑,他甚至已经感觉到脚步不由自主地偏离了方向,但还是犹豫着退回了队伍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