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60节

作者: 迟玉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05 21:26:02
  13.绝地反击
  明治十四年10月(1881),大隈重信被迫离开了大藏省,其十几位亲信亦于次月下野。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政变,旨在革除朝中激进势力,幕后推手为萨长藩阀,执行人是伊藤博文。
  北海道丑闻搅乱了伊藤博文的心性,其他寡头催促伊藤出手干预,不能让大隈和民党这么胡闹下去。10月9日,高官们在岩仓府邸召开了寡头会议,他们议决了四项内容:一、罢免大隈重信及其派系;二、中止北海道官产私有化;三、发布《国会开设敕谕》;四、实施财政紧缩计划。这是一套相当漂亮的组合拳,笔者佩服萨长藩阀的政治智慧,诸君且察此中玄机:驱逐大隈意在切断民党朝中势力;紧缩财政意在浇灭民众参政热情,要知道面包比民权更重要;中止私有化与示谕立宪意在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大隈重信,俺们就是要你既没钱、又没权、还没借口,憋死你!

  又两日后(10月11日),明治天皇自北海道返抵东京,伊藤博文等省卿到车站接驾。此时,天皇离京已达七十日,他北行目的之一即平息官产丑闻。天皇在车站接见了朝臣,伊藤于大隈不在场时历陈其政治罪状,要求天皇于当晚召开御前会议。天皇虽异常疲惫但仍同意所请,他意识到了大隈问题的严重性。
  御前会议于当晚10:30举行,公卿贵族、政府要员悉数参加,当然,不包括大隈重信。北海道开拓使黑田清隆竟也受邀参加,为防备大隈前来搅局,黑田甚至唆使警视总监(鹿儿岛人)戒严了入宫街道。天皇入席,会议开始,伊藤博文、松方正义、岩仓具视率先发言。
  伊藤主要攻击大隈的政治操守,指出大隈泄露政府机密,导致目前政局不稳。松方则主要攻击大隈的经济政策,指出大隈财政激化了官民矛盾,导致国疲民穷。岩仓呢,主要攻击大隈的道德人格,指出大隈素来藐视天皇,近来又勾结民党,意图犯上作乱。
  在听完三寡头意见后,明治天皇询问其他大臣,诸臣众口一词:大隈重信乃韩信、彭越之辈,断不可留!天皇仍不死心,又问宫内省(主管皇宫,与政府无涉)官员的意见,侍臣们立场一致地宣称:大隈重信野心勃勃,早晚叛逆!伊藤为催促天皇定案,甚至以集体总辞相要挟。那意思,要我们还是要大隈,陛下掂量着办吧!自西乡下野后,群臣趋于团结,但不曾如今日这般立场一致。天皇心想:大隈卿,不是朕不留你,是你自绝于朝廷!

  当晚,明治天皇发布敕谕:大隈重信,施政乖违,行止不端,甚负朕望。今黜其大藏卿职,处流放刑,禁止入宫。另,以明治二十三年(1890)为期,召集议员开设国会,以遂朕之初志。此谕。
  天皇下旨后众臣松了一口气,伊藤博文主动请缨传旨。
  第二日清晨(10月12日),伊藤博文(长州人)携西乡从道(萨摩人)赴大隈位于筑地的宅邸宣旨。当时,大隈重信还在睡梦之中,伊藤将他唤醒。圣谕读毕,大隈浑身战栗,有如遭遇雷击。大隈不服气,企图入宫面圣,他接受不了这种不名誉的下野。
  伊藤博文冷冷劝道:老哥,您还是省省吧,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两个月来,你可把大伙儿给害惨了,五代君的生意没了,黑田君的名誉也没了,就连陛下都为此东跑西颠!听说老哥近来人气大涨,“全日本唯一有良知的官员”,啧啧啧,羡慕死个人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隈兄,可曾听闻此语?老哥,痛快写个辞呈吧,也为自己留几分体面。
  大隈重信仍不甘心,他尝试入宫面圣,结果被警卫挡于门外,又去找炽仁亲王,结果人家奉旨闭门谢客。大隈绝望了,他知道圣眷不再,大势已去。有心兴邦,无力回天,遭人暗算,恨哉恨哉!
  四十三岁的大隈重信下野了,就像当初的西乡隆盛。又是十月,难道十月是政变之月?四十三岁,男人的壮年啊,就这样没了舞台。明治元年至今,十四年过去了。十四年来,他夙兴夜寐,穷思竭智,如履薄冰。他自认对得起朝廷,可朝廷对得起他吗?
  “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我才不会把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我能原谅你的荒唐,荒唐的是我没有办法遗忘。”这是那英《梦一场》中的歌词,恐怕最能描摹大隈下野后的心情:他将三分之一的人生都献给了朝廷,到头来却被朝廷给清算了,天皇甚至不给他一个辩白的机会。政治啊,你就是个小人;权力啊,你就是个**!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大隈重信像甄士隐一样生出了虚无之念,他痴痴地问自己:人生本无常,执着为何来?
  下野后的大隈重信整日消沉,他不能从那不名誉的遭际中解脱。不过,这种自哀自怜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认输不是大隈的性格,堕落不是大隈的命运。他大隈重信要重整旗鼓,要绝地反击,要屡败屡战,要越挫越勇!来吧,伊藤博文,我昔日的小伙伴,别以为踢开了洒家,尔等就可为所欲为,只要有洒家一天,尔等就甭想舒坦!
  大隈重信开始反击了,他选择了两样武器——政党与大学:政党是他的冲锋队,大学是他的预备役;政党左右当下时事,大学塑造未来政局。立政党和办大学同等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大隈早想成立政党了,只不过以前为官,不能放手而已。现在好了,他没了政治包袱,可以明目张胆了。

  明治十五年(1882)四月中旬,大隈重信成立了立宪改进党。名言心声,“立宪改进”,短短四字,意涵深远,它表明大隈不认可《国会开设敕谕》。噢,你说十年后开国会就十年后开国会,你说钦定宪法就钦定宪法,你说不让讨论国体就不让讨论国体,你以为日本是你们萨长家开的?我偏要改进立宪,尔等能奈我何?
  大隈重信虽对政府有气,可他也不与自由党一心,甚至对其颇显厌弃。大隈认为,政党不是帮会,帮会可以乌烟瘴气,政党却不行。政党存立之基乃政治信仰,而政治信仰建基于知识、财产与名望。一个优秀的政党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它应智慧稳健而非偏激义气,应谋图长远而非忽悠群众。老百姓当然应该过好日子,但他们能靠自己过上好日子吗?不分士农工商,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贤与不肖,全国人七嘴八舌,这种方式能治得了国?政治又不是八卦——越热闹越好,治国可不是闹着玩的!

  本党之目标乃实现“王室之尊荣”与“人民之幸福”,倡导建立英式议会君主体制,主张选举权与财产挂钩。本党由银行家、实业家和知识分子组成,赞成“君民共治”且遵循“政治渐进主义”。
  在立党的同时,大隈重信还创办了东京专门学校,教授政经、法律、理学和英语。这家民办高校在创办时的规模很小,校舍远离市区,设备亦颇简陋。校舍原为一片稻田,二十年后该校即以此为名,号曰“早稻田大学”。
  早稻田大学一开始没什么资本,它最大的资本就是大隈重信。其实,大隈也没什么资本,他的资本不过其内在精神。早稻田是大隈的私学校,是他宣扬政治理想的大教堂。早稻田的建校宗旨是“保全学术之独立,有效地利用学术,造就模范国民”,其立校精神有三:在野精神、进取精神与庶民精神。
  何谓野精神,其实就是反对政府。丘吉尔说,在野党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不遗余力地批评现政府。如今,大隈重信既有改进党又有早稻田,他已从失败的泥浆中爬起并向那些打倒他的人发起反攻,他会成功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