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52节

作者: 迟玉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27 00:12:31
  5.金融危机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每个人都不相信自己会死。当你出门上班时,当你计划旅行时,当你搭乘班机时,你会相信自己会死吗?潜意识会阻止我们思考死亡,否则我们将无法安心地生活。
  板垣退助了解做民党领袖的危险,但他还是干起了这份工作。在遇刺之前,板垣没有把死亡恐吓太当回事,他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了,还不是完好无损。然而,当冰冷的匕首刺进他胸膛时,他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他问自己:假如他就这么死了,他这一辈子算怎么回事呢?他发起了民权运动,让人们知道了民选议会,但他真愿以身殉道吗?议会政治好不好,好,但似乎离日本太遥远!不错,天皇是谕定了开国会的时间,但到时真能实现自由民权吗?再者,他板垣虽鼓吹议会政治,但从未访问欧美,他对国会如何运作一头雾水,其他人就更不懂了,这样一群人怎么搞议会政治?

  死里逃生的板垣意志消沉,他无法不失落:他为争取自由民权牺牲了一切,却被刺杀他的那个小伙子骂为“国贼”!更令他失望的是,这起事件居然与政府毫无关系!开国已近三十年,日本却还有那么青年信奉“大义名分”!日本到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它现在真的适合搞议会政治吗?
  山县有朋很快得知了板垣遇刺的消息,他奏请明治天皇遣使慰问板垣。自由党主流要求板垣坚辞不授,他们深信政府就是暗杀事件的主谋。板垣没有听从同志们的劝阻,他对大家说:“事达圣闻,皇恩及于微臣,何能谢辞?”众人大失所望,一个个心生抱怨:总理怎么能这样呢,这不等于向政府妥协了嘛,以后咱还搞个什么劲。又几个月后,自由党内疯传一个消息:总理已经被政府收买了!
  明治十五年底(1882),板垣退助接受政府资助出洋考察,外访资金来源于三井(政府扶植财阀),板垣声称对此毫不知情。板垣考察的对象为英法,那里是自由民权的故乡,他结识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和法国大作家雨果。当时,伊藤博文正在欧洲考察宪政,板垣会晤了伊藤,二人就宪法草案交换了意见。
  板垣游洋之举激怒了很多自由党人,有几位干部甚至以退党相抗议,自由党逐渐分裂。在这段时间,国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庶民暴动再度兴起,官民双方发生交火,而金融危机是导致这一切的元凶。

  在明治维新的头十四年,佐贺人大隈重信是新政府的大掌柜,他建立起了现代金融财税制度。大隈的政策十分激进,这带来了短期繁荣,也带来了诸多弊病。到明治十四年(1881),大隈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走到了尽头,通胀高企,物价飞涨,民生困顿。从明治七年到明治十四年,纸币的购买力贬值了百分之七十!高通胀的另一个后果是产业空心化,有钱人因为无利可图而拒绝投资实业,投机风潮快速兴起,人人都想博取“奇利”。豪农阶层在这段时间发了大财,原因是米价高企同时地税不增,投机商人和高利贷者纷纷买田置地。本土实业的走衰刺激了进口的猛增,由于纸币疯狂贬值,日本人不得不用金银与洋人交易,这就造成了金银的大量外流,实业也就因之更加不振,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纸醉金迷的日本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

  明治政府头一次碰到金融危机,它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政府内部意见纷纭。岩仓具视提出了“米纳论”,即恢复征收实物税。岩仓的方案遭到了普遍反对,原因也很简单,新政府好不容易才废除实物税,怎么能把它再请回来呢?若是再度推行实物税,则必须大量聘用征税官,还要负责实物买卖,公务员的薪水也要调为实物。这哪里是在解决问题,分明是在制造问题嘛!历史已经大步向前,怎么能再反动回去呢?发展中肯定会遇到问题,但发展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嘛,重征实物税断不可行。

  大隈重信对岩仓具视的方案嗤之以鼻,心想:老东西,你也就会搞搞权术,金融财政你不懂。大隈是大藏卿,是政府中最懂经济的,他应对当前困局的方案是借外债。大隈认为,目前乱局的根源是通胀高企,政府这些年印的票子太多了,而之所以印这么多票子,是因为有太多国营事业需要钱,西南战争也消耗了太多税金。为今之计,只有借外债以挺内需,国营事业不可以停下来,否则关联产业都要停摆,政府多年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借外债不同于印票子,外币购买力稳定,不会加剧当前通胀。只要挺过这一关,前途就会很光明,大家对国企要有信心啊!

  松方正义是大隈重信的下属,但他不能接受“外债论”。在松方看来,向洋人借债就等于签卖身契,日本将因此失去发展自主权,进而沦为西方殖民地。松方的解决方案是“财政紧缩论”,他认为,今日之祸并非起于今日,日本积攒了太多历史债务,现在是还债的时候了。那具体怎么还呢?松方提出了三项主张:首先,回收过量流动性,稳定纸币购买力,重建通货信用;其次,削减政府开支,出售国有企业;最后,建立中央银行,整顿金融体系。

  从长远来看,松方正义的方案是最负责任的,惟其如此,日本经济才能涅槃重生。不过,这一方案遭到了大隈重信的反对,因为此方案直接威胁到殖产兴业。大隈以为,当前之局面已十分困难,若再骤然减少货币,新生企业将大量破产,工人也将随之失业,整个社会将动荡不安。借外债可以将眼下问题推至将来,财政紧缩则将所有矛盾立时引爆,难道你松方正义就不怕再惹出一场西南战争?经大隈这么一吓唬,岩仓具视也没了主意,他是公卿贵族的代言人,最害怕出乱子。就这样,寡头们对未来政策莫衷一是,问题也就一拖再拖。

  忽然想起了司马光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