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第52节

作者: 司马子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24 10:41:03
  49、神秘的黑衣人
  我们今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俯察历史的成败得失。
  相比较而言,古人是不幸的,因为古人往往很难解释清楚历史演变的规律,他们会把历史的兴亡归结于君王的德行、臣子的忠奸,以及天命的安排。
  而古代人所信奉的莫过于天,他们相信上天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于是,谶语、星象、天灾等等就成为了预示国家兴亡的象征,如果国家五谷丰登,那么就预示着国家兴盛,如果国家天灾不断,那就预示着上天的警告或惩罚,比如斛律光之死,与其说是死在韦孝宽之手,不如说是死于古人的天命观。

  在南北朝的后期,就流传有这样一条预言——“亡高者黑衣”。
  这条预言是怎么来的,按照《北齐书》里面的记载,是出自一名术士之口,这条预言的意思是,将会有一位黑衣人降临到人世,最终灭亡高家。
  当时正是东魏时期,高欢当权,这条预言所针对的无疑就是高欢一家。
  高欢本人非常迷信,这条神秘就像瘟神一般时时刻刻在高欢的耳边回荡,让高欢坐卧不宁,高欢总是在想,这个黑衣者到底是谁。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寺林立,大量的人口投身于佛寺之中,因而南北朝时期僧人遍地。按照当时佛家的习俗,僧人所穿衣服的颜色,就是黑色。
  因而,“亡高者黑衣”这里的“黑衣”极有可能指的就是寺院里的僧人。从此,高欢对身着黑衣的僧人非常反感,每次出行都不愿和僧人碰面。
  不过,这里的黑衣人在当时来看,未必就是指僧人,与东魏遥遥相望的西魏,所崇尚的颜色就是黑色,因为西魏是水德,水德崇尚黑色。

  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一套非常重要政治学说——五德始终说。
  要解释五德始终说,那就要先了解一下五行,首先我罗列一下五行与颜色和方位的一一对应关系:
  木,主青,主东方
  火,主赤,主南方
  土,主黄,主中央
  金,主白,主西方
  水,主黑,主北方
  五行学说的诞生时间非常古老,五行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尚书·洪范》,因而,五行的产生时间绝对要比《尚书》更加古老和久远。
  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最先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五德所指的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德性。邹衍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应用到了王朝的兴衰更迭上,每一个王朝都代表这一种德性,朝代的更迭,也就意味着五德的一次相生或者相克的过程,这也就成为了后世王朝证明自己合法性的一种理论依据。
  北魏拓跋氏自称是黄帝之后,所以北魏建国之时为土德,崇尚黄色。一直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时期,孝文帝开始重新议定德性,认为北魏承袭的是晋朝的历史,晋朝是金德,金生水,因而北魏应该是水德,崇尚黑色。
  到了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天下大乱,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
  宇文泰认为自己的西魏才是正朔,所以仍然承袭北魏的水德,崇尚黑色。同时,宇文泰小字黑獭,带有黑字,而且史书记载宇文泰“生而有黑气如盖”,“背有黑子”,种种异象都暗示着宇文泰和黑色有着不解之缘。
  与宇文泰相对立的高欢,把持东魏政权,他认为东魏才是正朔,所以也承袭北魏的水德。按理说,水德尚黑才对,但是高欢偏偏要崇尚黄色。至于高欢为什么要崇尚黄色,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推测,可能是因为高欢反对孝文帝汉化,所以高欢便尊奉北魏初期的尚色黄色。
  由此看来,“亡高者黑衣”的预言,似乎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预示着宇文家才是灭亡高家的罪魁祸首。
  但是,历史的答案果真如此吗?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谁才是真正的黑衣人》)
  日期:2014-04-25 17:55:00
  50、谁才是真正的黑衣人
  事实上,高欢时期根本就没有“亡高者黑衣”的预言,《北齐书》所记载高欢忌讳黑色,以及高欢每次出门都不愿意和僧人碰面,这些记载都不可信。
  因为一些佛家典籍比如《续高僧传》记载,高欢对于僧人的态度是非常友好的,甚至于多次接待僧人来邺城问话,并且对僧人盛情招待。
  从东魏北齐的历史来看,高家对于佛教始终非常推崇,并不存在忌讳之说。
  “亡高者黑衣”的预言,确切地来说,应该是在北齐建立之后才产生的。
  《北齐书》记载,高洋有一次问左右的人说:“什么东西最黑?”左右回答道:“最黑的莫过于漆。”
  古代的漆,都是天然漆,是从漆树上提取的汁液,这种汁液被涂抹在器具上,这种器物就叫做漆器。
  这种汁液经过日晒之后,就会形成黑色的漆膜,不仅可以防止虫蛀,同时它很难褪色,也起到美观的效果。
  但是,古代的漆并不像今天的漆一样有五颜六色,古代的漆普遍都是黑色。
  高洋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思,高洋突然敏锐地意识到,“漆”与“七”同音,进而又联想到了自己的七弟,即同父异母的高涣。
  高洋认为,“亡高者黑衣”恐怕指的就是自己的七弟高涣。
  高涣自小便孔武有力,并且在战场上立有功勋,而高洋在高欢的众多儿子中并不突出,甚至还被自己的大哥高澄所瞧不起,高洋的内心难免不自信,再加上此时“亡高者黑衣”的预言,因而,高洋对自己的七弟高涣起了杀心。
  很快,高洋便把高涣抓获,关押在了笼子里,一年后,又将高涣处死,这才作罢。
  事实上,因为“漆”与“七”同音,高洋便杀死了自己的七弟高涣,这未免有些猜疑心过重,而高涣却不明不白地做了一个冤死鬼。

  根据佛家典籍《续高僧传》和《广弘明集》的记载,向高洋说漆最黑的人,是一个僧人,此人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僧稠。
  僧稠,是南北朝后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德高僧,就如同唐太宗时期的玄奘。《续高僧传》记载,僧稠曾经应高洋之邀,来到邺城,弘法传教,就连高洋在僧稠面前,都自称弟子,可见僧稠在当时地位之高。
  正是因为僧稠的德高望重,因为高洋对僧稠的敬重,高洋才把埋藏在心底的疑问和盘托出,而当僧稠对高洋说漆最黑之时,高洋也才会如此深信不疑,并且联想到了“漆”与“七”同音。
  如此看来,高涣被杀的悲剧,实际上是僧稠间接造成的。
  我们不禁有这样一个疑问,僧稠为何要说漆最黑?
  答案是避嫌,推脱,祸水别引。
  因为南北朝时期僧人穿黑衣,僧稠为了避嫌,于是故意在高洋面前混淆视听,说漆最黑,进而把高洋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然而超出预料的是,高洋却联想到了自己的七弟高涣。
  问题再一次回到了原点,即僧人的问题上,难道这里的黑衣人就是指的僧人?
  (本节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