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
第33节

作者: 夏冬雪2011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05 14:54:26
  离开范老师的工作室,我的心情就像五月的天气一样,不是漫天阴霾,就是骄阳似火,哪种状态都不是我想要的。惆怅与烦躁像空气一样变成了我的必须品,我不知道取代这种必须品的会是什么……
  回到家,王姐的事还在心头萦绕。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呀。
  这个王姐为什么会自杀呀?我翻出了咨询记录。王姐找我咨询是二周前的事,这二周发生了什么事情啦?从当时王姐的状态看无论如何都同自杀联系不到一起的。
  她是前天自杀的,对了,上网查一查,看看是否有线索。
  我在百度中输入了“本月23日,一名中年女子在北京自杀”,我的天,信息还真不少,我查看起来。终于查到一条有用的信息:

  23日晚11时,北京西城区红土店南里108号楼一单元,一中年女子从六层坠下身亡。
  据小区内一目击者称,坠楼女子大约四十多岁。当时,该女子从六层的窗户跳下后,便没再动弹过。没一会儿,就见一名中年男子从楼门冲了出来,抱起女子失声痛哭。
  据目击者称,这名男子正是跳楼女子的丈夫,男子系一政府部门领导。女子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俩人有一正读大学的儿子。
  小区内水果摊老板称,听到楼上吵个不停,但具体是哪家并不清楚。吵了一阵就没声了,没想到人就跳下来了。
  记者从警方获悉,跳楼者因怀疑丈夫有外遇而跳楼自杀,其夫已被警方控制。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我感觉这篇报道一定是说王姐的,各方面因素都符合。就是没有后续报道,不知道自杀的具体原因。
  我又在网上查找了一气,还是毫无进展。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到案发地点去看看。如果能找到那个水果摊老板,说不定还能知道一些详情。
  按照报道中披露的地点,我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了108号楼。这是一个破旧的小区,流动摊贩随处可见。我来到了一单元楼前,抬头向六楼望去。六楼是这栋楼的顶楼,共有二户人家,从窗户的大小可以推断出每户面积应当在一百平以上。
  “你是找人吗?”
  一位阿姨站在我身边,正看着我。
  “噢,我是记者,想深入了解一下跳楼者的情况。您知道详情吗?”我按照事先预想的套路回应着阿姨。
  “记者?这事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了解呀?”
  “想警醒大家,不要遇事采取极端方式。”
  “嗯,看样子和听说话有点像记者,就是没他们年轻。你是哪个报社的?”
  “我不是报社的,我是网站的记者。”
  这个阿姨的警惕性还挺高,不能让她再问了,再问我都不知道如何回应了。
  “阿姨,您知道这家的具体情况吗?”
  “我也不太清楚,都是听别人说的。就是那个男的有小三了,女的受不了了,就跳楼了呗。”
  “我听说跳楼之前他们争吵过,您知道为什么吗?”
  “还不是因为小三的事吗,现在的男人真不像话呀,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子呢。听说这个男的被免职了,这样的人真应当判刑,免职也太便宜他了。对了,这事你得好好写一写,最好把那个小三挖出来,不能便宜了她……”

  “您知道那个男的在那个单位上班吗?”
  “地震局,还是个副局长。你说他呆这个地方,这家里能不地震吗?”
  “自杀者以前精神方面有什么问题吗?”
  “人家好人一个,每天上班、下班的,有什么问题呀。挺好的一个人……”
  “她留下遗书了吗?”
  “没听说。好像没有。”
  “您知道她叫什么吗?”
  “姓王,叫什么我可不知道。”
  “谢谢您。”我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了,便告辞了。
  我感觉这位自杀者一定是王姐了,因为她说过她丈夫是位局级领导,家庭情况也同王姐的情况吻合。事发前到底出了什么事让王姐采取了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日期:2014-04-05 14:55:57
  王姐的自杀虽然和咨询没有关联性,但我还是为自己没能察觉出她有自杀倾向而心存不安。我深切地感受到心灵的救治远比躯体的救治要重要得多,复杂得多。看来,以后还是要奋发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让我的来访者再出现这种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