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水里炸出一条能截住大河的大蛇……》
第15节

作者: 流窜天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魏教授!
  我心里大喜,但又怕鬼打眼,没敢动弹。
  直到洞窟顶上传来老高等人的声音我才松了口气。
  魏教授跟我下来时一样,慌得六神无主,好半晌才定下心来,拿头灯到处照,找到了我。
  “哎哟喂,你小子还真的是惹祸精,还不来拉我一把!”

  听他这话我心头一喜,说明背后没东西,赶忙麻溜的上前把他扶了起来。
  魏教授看了看周围,惊愕道:“这地下居然有那么大一个洞!”
  日期:2015-10-17 10:01
  随后他挑着头灯,绕着这洞窟转悠,再前头一点更深,发现一条能通往更深处的斜坡甬道。
  他突然兴奋的抓住我胳膊:“摔的好啊!这条甬道明显是人为开采的!极有可能是古时候象雄文明留下来的遗迹啊!”
  这老小子一兴奋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抓着我使命的摇。
  摔得好?老子屁股疼到现在,还撞见了个鬼东西,好个屁。
  我心里想想,也没把那‘人’的事情说出来,这事要说了估计他们也不信,多半会说我掉下来怕的慌,讲不定还会被黄述嘲上两句。
  “不行,我得去里面看看。”
  魏教授一激动撅起屁股就朝里头走,被我一把抓住,我苦笑道:“魏老爷,你急啥,这洞窟就在这又不会跑。顶上啥情况了?找到人了没?”
  提到这茬,魏教授脸色明显难看下来,摇摇头:“连痕迹都没,估摸着是被山洪从山崖边推下去了吧……”

  我心里也不好受,好端端的三个人,白天还嘻嘻哈哈的,晚上就落了个尸骨全无,这大山的事还真是说不准。
  没多久,洞窟顶上放下来根绳子,黄述和老高顺着绳子滑了下来,留张宝和另一个士兵在上头看着。
  黄述见是洞窟,立马到处转悠。
  日期:2015-10-17 10:35
  这厮比起人来更像是只老鼠,下了地开始捣鼓路,左转转、右拐拐,嗅嗅这个闻闻那个。
  他这做派我也略知一二,姥姥的笔记里头说,这盗墓呀是门深奥的学问,根据不同的地域、做派又分成“摸金”、“发丘”、“搬山”、“御领”四大类。

  而后随着时间推移,南边的看北边的糙,北边的嫌南边的装,就以长江南北为界,划分成了‘南派’和‘北派’。
  传承几代之后,北方那边的以‘巧力’见长,怎么打盗洞、在哪儿打盗洞、打成什么形都有讲究,诡异且合乎物理学逻辑,连工具都十分考究,如洛阳铲之流就是北派发明的。
  至于南派,则是‘巧技’见长,结合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经验、书籍,利用堪舆之术、风水之术来定方位,对于墓葬、墓底、墓阵极有研究。就如同中医问诊,南派更善于“望”、“闻”、“问”、“切”以这四法来定格局,破墓邪,这其中‘长沙帮’便是佼佼者。
  黄述这狗鼻子多半是南派的。  
  难怪我之前发表一番风水论时,这厮会出奇赞同,仔细一想,原来咱俩倒算是出自一系,这看风水定堪舆和他望闻问切的四法,都算作于南派。
  “这洞不对。”

  黄述突然严肃的板起脸:“死穴,没风,唯一两风眼就是你俩塌方的坑。”
  魏教授不是很理解这话的意思,但我明白。
  不透风就是死地,这死地里只有煞气、死气。
  日期:2015-10-17 11:06
  所谓的死气、煞气事实上就是缺氧,没氧气的地方人进去但呆久了自然得出事。何况这洞窟也不知被封了千百年的,光是换气就得好几年。
  这洞呀,探不得。
  我正这么想着,忽然觉得黑暗中有双眼睛盯着我。
  就像是之前那个白衣飘飘的人……

  黄述闻完了风,又把头凑到甬道那头,捧起一撮土放鼻子底下嗅了起来。
  好半晌,他摇头说:“这地方至少千年没通过风。”
  当时我就觉着好笑,脑子一热,嘲讽说你这鼻子咋这么灵,连年份都闻的出来?以后要是逮着王八先让他嗅嗅,看看是不是千年老龟。
  黄述当场就火了,追着我就打,别看他小得跟个猴崽子似得,撵人贼快,这一打一跑,绕着这洞窟瞎转悠,我脚底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赶忙挥手喊停。
  就这功夫,山体轰然一震,就跟链条转轴得声音似得,轰隆隆的闷响。
  黄述听见这声音,顿时急眼:“你小子起开,让我瞅瞅!”

  他把头灯朝四周地上一照,地上居然插着好几十根暗柱,每一根都只有半截小指头那点长,平常放路上都很难看出来,甭提在这黑咕隆咚的洞里了,明显的是,被我绊着那根朝前头斜了一寸。
  日期:2015-10-17 11:27
  “坏了,有机关!”黄述急得汗都冒了出来。
  咱四个人顿时动都不敢动,但都默认了一件事——这洞窟来头不小。
  要真是个普通的地下室,不可能大费周章埋那么多小柱子,倘若这些柱子真是触动机关陷阱的开关,那这地方当真得藏着啥轰动的玩意。
  等了半晌,那轰鸣声早就停了,可啥事儿也没发生,虚惊一场。
  魏教授说:“可能是年岁长了,那些机关坏了,没事就好,没死就好。
  说着,这老学究领着我贴着墙转了起来。

  这洞窟确实不简单,拿头灯手电往墙上一照,这墙壁上原来刻着一幅幅壁画,就像是连环画,一环扣一环,着实有趣。
  第一副图画的是一座山,山顶上有个太阳;到了第二幅,天上出现了只鸟,把太阳遮了一半;再到第三幅,那鸟停在了山上,昂着头,震着翅,它脚下跪着一群人,而远处的山沟里头,有数不清的黑点。
  魏教授考我:“小李,你也是个学历史,你怎么看?”
  我想了想,说这应该是副叙事壁画,讲得应该是上古神话。
  结合这三幅图来分析,遮了太阳的鸟应该是大鹏鸟,那些黑点则是野兽。这壁画是想说上古时候遍地的毒虫猛兽,人类只能躲到有大鹏鸟的山上生存,那些猛兽畏惧大鹏鸟所以不敢靠近。”
  日期:2015-10-17 12:04

  魏教授点点头:“不错,相传本教尊奉的大鹏鸟又叫金雕大鹏,能遮云蔽日,洪湖猛兽不得近之。这壁画上的刻绘工艺和几年前黄河大水冲上来的壁画如出一辙,再结合这内容……如果我没有猜错,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洞窟应该就是当年象雄文明的一支密室。”
  黄述一听嗤笑道:“哪是什么密室,多半是个墓。”
  虽然我也推断这里是块建祖坟的风水宝地,但黄述的话我并不赞同。
  藏族的葬仪分塔、火、天、水、土五种,且泾渭分明。
  这塔葬是为最高级的一种葬仪,首先要将尸体用盐水抹擦,风干以后,抹上香料等贵重药物,保存起来,再贮于金质或银质的塔内,供人膜拜。这种葬法仅用于达*赖及少数有名望的大活佛和大土司。
  火葬次之,过去非活佛、领主及有地位者不得用。把活佛、高僧的遗体火葬后,收其骨灰藏于舍利塔或将骨灰和泥团成鸡卵大的泥球,放置于薄棺中,选吉日下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