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56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2-01 09:46:05
  ◎ 〇 王莽礼谦下士时——王莽的起家(中)
  某次在侍奉曲阳侯王根的病的时候,王莽就找准时机下手了,对王根说:“淳于长看到将军您久病,很是高兴,自以为下一个就轮到他辅政了,甚至于已经开始对同侪谈论接下来升迁调动的事了。”接着又把暗中打听到的淳于长干的那些坏事都讲了出来。
  王根一听大怒,说:“有这等事儿,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王莽说:“我不知道将军您是什么意思,所以没敢说。”
  王根说:“快去东宫禀报太后!”
  王莽于是求见太后,详细讲了淳于长如何骄奢淫佚,如何想取代曲阳侯,以及私下里干的那种种坏事,跟废后许氏的姐姐私通,调戏废后什么的。
  太后一听,也发怒说:“这个孩子太不像话!去,告诉皇上去!”

  王莽于是又向成帝汇报了一遍。成帝因为淳于长是太后的亲戚,所以虽然免去了他的官职,但是并没有治罪,只是把他遣送回了封国。
  就在淳于长要回封国的时候,事情又闹大了,又牵扯进了成帝的另一个品行不端的舅舅:红阳侯王立和他的儿子王融。具体经过与本文无关,我就不讲了。总之结果是王融自杀,淳于长被关进监狱,就死在监狱里。废后许氏也被逼服毒自尽。
  这样一来,王莽算是首先告发大奸大恶,功劳也变大了,被成帝称赞忠心正直。王根于是推荐王莽代替自己。
  王莽搞掉了对手,顺利的自己当上了大司马,总管全国大权,而他这时候的年龄才38岁,可是算是远远超出同侪了。

  他后来的一个特点,这时候已经表现出来了,就是非常重视名誉。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于是他更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修养不倦。聘请诸位贤良的人作为自己的手下;将皇帝、太后的赏赐,和封国的收入全都用来供养名士,自己越加节俭。
  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病了,公卿列侯都派夫人前去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客,衣裙的长度都拖不到地面(中国古代的衣服是拖地的,可在网上搜汉服图看看),还穿着布做的围裙,看见的人,都以为是仆人。
  一问,才知道那就是王莽的夫人,都大吃一惊。身为全国仅次于皇帝,最有权势的人,却节俭如此,于是王莽的声誉也更加卓著了。
  没过两年,成帝死了,哀帝即位。他并不是成帝的亲生儿子,而是收养的养子。按照规矩,应该好好奉养成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王政君。
  但是前面说过,他的亲祖母傅太后非常骄横,一心想和太皇太后王政君平起平坐,甚至当面叫王政君“老太婆”(妪)。
  哀帝曾经在未央宫摆设酒席,内者令为傅太后摆放座位,就放在太皇太后王政君座位旁边。这是不应该的。
  大司马王莽巡视以后,责备内者令说:“定陶傅太后,是藩王的妃子,怎么能和至尊的太皇太后并列?”下令撤去了原来的座位,重新摆放到正确的位置。
  傅太后听说以后,大怒,不肯去赴酒宴,重重的记恨王莽。王莽就上书请求辞职。哀帝准许了。这件事上,公卿大夫基本上都觉得是傅太后不对,王莽刚正不阿,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他是辞职了,但实际上他的声誉更隆重了。连哀帝也不得不屈从舆论,赐王莽为特进、给事中,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朝见皇帝,朝见的礼节一如三公。
  但是得罪了傅太后,王莽的日子到底不好过,后来还是被讨好傅太后的大臣借机弹劾,要求把他夺去爵位,免为平民。哀帝说:“王莽和太皇太后是亲属,不宜免去爵位,就遣送回封国好了。”于是王莽就没有了任何职位,被遣送回了封国。天下人多为王莽感到冤枉。
  王莽返回封国以后,闭门自守,不见宾客。他的次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家奴,这在当时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王莽严厉的谴责了他,命令他自杀偿命。
  这件事并不是偶然的,后来王莽做了皇帝之后,果然颁发了诏书,废除买卖奴婢,以后再详细说。
  在封国的三年,官吏和民众上书为王莽鸣冤的,有好几百。哀帝命令臣下举荐的贤良周护、宋崇等人,在朝廷对策的时候,又深深颂扬了王莽的品德。
  哀帝于是征召王莽回到京城,让他侍奉太皇太后。
  王莽再次掌权,就发生在哀帝死了以后。太皇太后让王莽主持丧事。王莽就势罢免了董贤的大司马官职,董贤夫妇自杀。

  过去,王莽本来就做过大司马,就因为得罪傅太后才辞职的,众人都认为他刚直不阿,又是太皇太后的近亲,所以满朝文武都推举王莽,再次担任大司马。
  贬退已经成为太后的赵飞燕;没收变卖董贤的家财,使国库增收四十三亿,都是王莽担任大司马之后主持的。
  不仅如此,有次地方上发生了大旱灾、蝗灾,民众到处流亡讨饭吃。王莽捐出一百万钱,还有三十顷田,交给大司农救助贫民。
  于是公卿大臣们因为倾慕他的为人而纷纷效仿,共有二百三十人献出了自己的田地和宅院,用于救济贫民。王莽还在长安城里兴建了五个里弄,二百所住宅,用来安置贫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