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55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28 08:20:32
  ◎ 〇 王莽礼谦下士时——王莽的起家(上)
  第一次看到王莽这个名字,是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赵敏对张无忌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谦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我很好奇,王莽怎么个坏法,能够在那么多奸臣中独树一帜,被拿来作为佞臣的典型呢?
  后来读史的时候,读到了王莽,我便加倍留心,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结论是非常复杂,这个人不是那么简单能评价的。他的思想某些方面具有超前性,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也敢想敢为,问题是他太性急,不能无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于是反而失败了。
  再后来读了不少史书,发现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古代的史学家,由于他篡夺了汉的政权,对他多半是极坏的评价,“千古忠佞有谁知”之类的诗句,就是这么出炉的。
  但是当代人,比如胡适,就认为他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以汉朝为出发点的历史评价不公,即将王莽的优点全部用一个“伪”字掩盖。王莽本身博学,礼贤下士,孝敬母亲及寡居的嫂嫂,地位越高而对人越谦虚,而且自己与自己家人的生活始终接近清贫。吕思勉认为凡是作伪之人,必然是有所图的,而王莽篡汉称帝所图达到之后却并无改变,一生作为如一,又如何能称其为伪?
  更重要的是,王莽改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西汉及以前,凡是谈论政治的人大多对社会现状进行攻击要求改革,至东汉及以后,玄学、佛学先后兴起,都强调适应社会,而不再追求改革。王莽的行事,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从先秦以来仁人志士的公意,无论成败,都应由抱有此类见解的人士共负,而不是王莽一人之责。
  吕思勉进一步谈到王莽改革的历史影响,“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社会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无人敢作根本改革之想。“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遂成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
  当然这都是别人的结论。他的生平,我写出来,你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
  先说身世。前面说过宣帝在民间的儿子刘奭,也就是那个非常节约,为国库攒下了四十万钱的汉元帝。
  他自己在位十六年就死了,但是他的皇后王政君,却活了八十四岁,历经四任皇帝:元帝、成帝、哀帝、和平帝,在皇后和太后的位置上长达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

  你可想而知,她在西汉的政坛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莽的起家,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话说王政君总共有兄弟八人,元帝死后,王政君的儿子成帝即位,在同一天封了五个舅舅为诸侯,其他的也封为将军之类的高位。
  唯独王曼早死,没赶上这场繁华。太后怜惜她这个弟弟,就把他留下的孤儿寡母供养在东宫。
  王曼的儿子,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王莽。他自幼就成了孤儿,自然不能跟其他堂兄弟相比。那些堂兄弟的父亲不是诸侯,就是将军,凭着父亲的地位,过着奢侈的生活,竞相斗富,在车辆、马匹、声色、娱乐方面比赛,谁的更奢侈。
  只有王莽,虽然贵为太后的亲侄子,却十分节俭和谦恭,尽心学习儒家经典,穿的也像个儒生。他伺候寡母,还有兄弟留下的寡嫂,抚养哥哥留下的孤儿,都十分尽心周到。对外结交的都是一时才俊,对内待各位伯父叔父,也都能曲敬有加。
  成帝的时候是外戚当权,把政事全交给大舅父王凤,封他为大将军。
  大将军王凤病重的时候,王莽侍候他,亲自尝汤药,一连好几个月忙得衣不解带,以至于蓬头垢面。王凤死的时候,把王莽托付给了太后和成帝,王莽因此被封为射声校尉。还记得这个职位吧?那个上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后来封的职位就是射声校尉。所以王莽的起点是不低的。
  王莽的为人在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美誉,太后又屡次嘱托成帝照顾王莽。于是,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职位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和侍中,得以经常见到皇帝。
  别小看了他那个“新都侯”的封号,他后来篡夺了汉朝,建立了新朝,名字来源,就是这个“新都”的“新”。就像我们现在之所以叫汉人,来源是汉朝,而汉朝名字的来源,只是因为刘邦当初的封地是“汉中”而已。
  王莽在宫中工作非常尽心,而且地位越是尊贵,待人就越是谦恭。他把自己的车马、裘皮大衣等都用来周济门下的宾客,弄到自己家无余财。他收罗赡养名士,结交了很多将、相、卿、大夫之类的大臣。于是在位的官员轮番向皇帝推荐他,更有不少人将他的为人广为传扬。一时间,他的名声压过了诸位伯父叔父。

  前面说过,成帝的时候是外戚当权。外戚当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皇帝自己根本没心思管理政事,都交给了自己母亲的亲戚来管,比如舅舅。他的舅舅又多,死了一个,就轮到下一个。绕是如此,当曲阳侯王根生病的时候,舅舅们也死得差不多了。这次轮到一个叫淳于长的,是王政君姐妹的儿子,既是外戚,又位列九卿,按顺序应该接替王根掌管国家大权了。
  王莽对淳于长的得宠心怀嫉妒,因为他自己很想掌握大权,管理政事,就派人暗地里打听竞争对手淳于长的私事。
  得知淳于长跟废后许氏的姐姐私通,还收受了许后上千万的钱财,许诺向成帝请求,重新封她为左皇后……其实只要赵飞燕姐妹活着,许后哪里还有机会呢?这明显是骗子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淳于长借这个机会,调戏皇上的女人,虽然已经是废后了,在古代也是非常忌讳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