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47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18 08:47:09
  ◎ 〇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昭君出塞 的真相
  说起“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人们想到的多半是汉武帝,觉得这句话不是汉武帝,就是卫青霍去病说的。但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发生在武帝统治期间。
  前面讲过,宣帝有个儿子,叫刘奭,也就是宣帝之后的汉元帝。他在音乐上很有天分,但并不是一个好皇帝,相反,终他一世,表现十分平庸,唯一突出的优点就是比较节俭罢了。
  “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却偏偏发生在这个汉元帝统治期间,而且说这话的人让元帝十分犹豫,吃不准是要奖励,还是要惩罚。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话说武帝的时候,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的努力下,一共消灭了匈奴八九万人,汉人也差不多死了这么多。但是游牧民族地广人稀,人口不好和汉相比,死了八九万,已经是超高的损失了。
  从此以后,匈奴迁往很远的地方,沙漠以南再没有匈奴的王庭了。汉军度过黄河,处处开通河渠,设置田官,派建设兵团屯垦,逐渐蚕食到匈奴旧地以北。
  不过也因为缺少马匹,不再大举进攻匈奴了。但是这时候,匈奴只是不大进攻了,和汉的实力还是比较均衡的,并且后来发生了扣留苏武、李陵兵败等事。
  武帝想了很多办法,向西域各国炫耀汉的国力。然而,西域的国家,仍然是更惧怕匈奴。两国的使者同时到达的时候,仍然是对匈奴的使者更好一点。

  后来,匈奴因为继承权的问题,产生了内乱,左贤王和右谷蠡王率领的人,开始留在自己的领地,不去参与年度龙城大典,匈奴从此开始衰落。
  所以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在武帝千方百计的打击下,都没有真正衰落下去的匈奴,却在自己的内乱之下,开始衰落了。
  昭帝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执政。谏大夫杜延年看到武帝的奢侈和屡次兴兵出征,给国家带来的困难——国家财力虚耗,人口减少了一半,多次对大将军说:
  “连年收成不好,流亡在外的民众都还没有全部回到家园。应该恢复汉文帝时的治国方针,提倡节俭,为政宽和,以顺应天地人心。”
  所以霍光基本上不怎么兴兵,而是减轻徭役和赋税,让民众休养生息,并且恢复了与匈奴和亲。苏武回到汉,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也正是这个阶段,整个国家渐渐恢复到了文帝和景帝时候的繁荣景象。同时,汉对匈奴也采取笼络的态度。
  昭帝死后,汉其实也发生了继承权危机,幸亏霍光处理的比较好,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皇帝,整个国家不但没有衰落,反而中兴。
  这里说一个插曲,是有关武帝的。宣帝登基以后,曾经召集群臣讨论祭祀武帝的音乐,如何与他的功德相称。教导那个史上最年轻皇太后的人,是个大儒,名叫夏侯胜,他说:
  “武帝虽然有征服四夷、开疆拓土的政绩,但是在这过程中,我国的民众也死了相当多。并且武帝奢侈无度,使得民众财力枯竭,天下虚耗,百姓流离失所,死亡过半,再加上水灾旱灾蝗灾,数千里都是赤地,不见庄稼,以致民间竟然出现杀人相食的惨景,积弊至今,尚未消除。武帝并没有德泽惠于百姓,不应该设立祭祀的音乐。”
  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言论还是比较自由的,可以客观的评论前两任皇帝,甚至连“人相食”都可以正式的写进史书,不用争辩大饥荒究竟有没有饿死人。
  说回匈奴。宣帝的时候,汉曾经与乌孙国共同进攻过一次匈奴。当时,匈奴听到汉朝派大兵前来征讨,就带着老弱,驱赶牲畜,远远的奔逃了。所以汉的五个将军并没有什么收获。
  但是乌孙却俘获了单于的贵族和军官,包括单于的父辈、公主、名王、都尉、千夫长等等将近四万人,缴获了马牛羊等牲畜七十多万头。
  匈奴经此打击,民众伤亡和长途迁徙中死亡的牲畜不可胜数,从此国力衰耗,怨恨乌孙。
  匈奴也真是流年不利。到了这年冬天,匈奴单于亲自带领数万骑兵袭击乌孙,本来是夺得了不少乌孙百姓。
  不过,在撤兵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之内,雪积到了一丈多厚。大批的匈奴民众、牲畜都冻死了,活着回去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于是,以前臣服于匈奴的国家纷纷反叛。丁令袭击匈奴北部,乌桓进攻东部,乌孙进攻西部,三国共斩杀匈奴人民数万人,俘获了马数万匹,还有大量的牛羊。
  再加上饿死的人,使匈奴的人口一下子减少了十分之三,牲畜减少了一半。从此,匈奴更加虚弱。
  连汉出三千骑兵攻击匈奴,俘虏了数千人,匈奴都无力报复,却越发迫切的想要与汉和亲。汉边境的战事于是越发减少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