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竞舞戚继光》
第24节

作者: 轩辕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15 20:19:30
  而这朱厚熜也确实是诸多皇子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
  据说他出生之时,紫色祥云满布,红日高悬,霞光万道,黄河之水因为澄清,而自古有训:黄河清,圣人出。
  推背图 五四象 乾下兌上夬
  颂曰
  不分牛鼠与牛羊
  去毛存鞟尚称强
  寰中自有真龙出
  九曲黄河水不黄
  黄河清,真龙出,似乎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个与众不同的官二代。
  朱厚熜也却属神童,其5岁之时,他爹兴王爷读到王勃的《上百里昌言疏》时,情不自禁慢慢唱道:“明君不能畜无用之臣……”,而朱厚熜立即接上:“慈父不能爱无用之子”。让兴王爷惊诧不已,乐不可支。

  朱厚熜最爱读的书是《大学》和《孝经》,尤其是《孝经》中孔子所言。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身体,父母予之,不得毁之,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也。”(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能予以损毁,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对他影响极大,当然仅限私义,无关大德。

  他更没有想到,因为一个孝字,之后会闹出天大的风波。
  日期:2013-06-15 20:20:37
  但如此一来肯定得耽搁许多时间。为了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杨首辅连进京的线路都给安排好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最为危险,而政局在权力交接时最为危险。如果新的掌权者根基未稳,则一场权力动荡在所难免。让大家一刻不敢耽误的原因是明武宗驾崩,留下了巨大的权利真空,为了铲除武宗的佞臣江彬,皇太后和杨首辅决定立刻另立新皇,并且要马上登基,以安抚瞬息万变的时局,这才要求朱厚熜要火速进京。

  但在进京路线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众臣设计的第一个进京方案是:让新皇帝扮成囚犯,坐囚车,上路快赶,这样不会有人注意,更不会有官员迎接,不会耽误时间。
  杨首辅这条决策可谓用心良苦,一是此中安排确实是最快的选择,朝廷大臣押送的必是要犯,谁也不敢耽搁,更为重要的是他杨首辅让皇帝做囚车,皇帝即便登基也威严无存,他杨廷和才是真正的京城一哥,而且朱厚熜少不更事,被群臣连骗带哄,可以乖乖就范。
  日期:2013-06-15 20:20:58
  但杨廷和饱读诗书却忘了一条圣人之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
  他的这一提案立即遭到了朱厚熜的强烈反对。我进京是继承皇位,又不是去篡权夺位,做见不得人的事,为何要如此偷偷摸摸?而且这样容易让人怀疑继承皇位的正当和合法性,再说,让新皇帝坐在囚车里,传出去会成为千古笑谈,绝不可行!
  司礼监谷大用、韦彬、驸马都督崔元、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礼部尚书毛澄等人一商议,也觉得杨首辅让皇帝扮囚犯这条决策太不靠谱,于是很快便拟出了一个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是经安陆北上,从汉江坐船北上至襄阳,再从襄阳骑马途经河南至河北香河,从香河出发到通州,然后进京入宫。这样既不伤龙体,光明正大,又体面。
  这个路线又遭到了朱厚熜的反对,他认为,从汉江乘船是逆流而行,“逆”是反,不正的意思,自己登基名正言顺,此举太不吉利,因此坚决不肯!
  日期:2013-06-15 20:21:28
  这下群臣急了,京城什么情况还不知道,要是耽误了时间被政敌江彬一派另立皇帝就满盘皆输,于是纷纷向小皇帝进谏,希望他能从大局出发,但小皇帝对因为幼年所受教育,对名分看得极重,前两条路线死活不同意。
  最后两边折中,采取乘车骑马从安陆出发,经河南省南阳府地界,再经开封府所辖的均州、郑州、卫州新乡县、卫辉府,从广平府磁州出河南,经真定府赵州入河北,经正定府至通州,然后进京。这套方案得到了朱厚璁的认可。方才启程。
  这天是四月二十二日,从安陆到北京整整用了30天时间。这才来到皇城根下的正阳门(今称前门)。
  据说当年建筑正阳门箭楼时,永乐皇帝前来视察,发现正阳门箭楼的楼顶并未如他所望的那般高大壮观,便龙颜大怒,限令一月内将正阳门箭楼的楼顶改建得高大气派,否则予以治罪。工匠们殚思竭虑却无计可施,惶恐地面等待被治罪。一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前来乞求工匠们为他的咸菜加点盐。此后数日,他不断地前来请求工匠们给他的咸菜添“盐”。终于有个工匠受到了启发,添“盐”不就是为楼顶添“檐”的意思吗?按照这个思路,工匠们为正阳门箭楼的楼顶添加了一周飞檐,使得箭楼的楼顶变得高大华贵,并使整个正阳门箭楼的整体规模显得巍峨壮丽。永乐皇帝见之,惊为神来之笔,便“龙颜大悦”。并且传谕后世子孙,但凡登基都要从此门而入,否则其位不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