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枭雄之刘备(一部屌丝逆袭的成功史,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第48节

作者: 重生之魂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14 04:22:48
  二十九,赤壁之战中的疑云
  小说里的“赤壁之战”无比精彩,什么“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啦、“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啦、“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啦,无一不成为演义中的经典。那么历史上这些故事到底发生过没有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解。
  先来说说“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节。
  说实话,罗爷的水平确实牛B,《三国演义》半真半假,写出来就让大家误以为是真实的故事了。就算对三国时代有所了解的历史爱好者,往往也会认为是七分真三分假。吹完就该黑了,诸位不要见怪,哈哈。
  自我辩解一下,其实也算不上黑,就是解读历史真相而已。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严格来说连一半真是的都没有。先说一点,“三江口之战”在历史上是找不到记载的,完全出自罗爷的杜撰。然后呢,“群英会蒋干中计”则属于半真半假,真的是蒋干确实拜访过周瑜,假的是那是在赤壁之战后,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盗书中计”情节。
  《江表传》里详细记载了蒋干拜访周瑜的经过,《资治通鉴》将此事记载在赤壁之战发生过以后的第二年(公元209年)。
  第一手历史资料《江表传》是怎么记载的呢,我依照原文翻译“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这句话的意思是,原先(指作者写《江表传》之前,以回忆的语气写的),曹操听说周瑜年纪轻轻才华出众,认为可以派人游说他来中央效力就秘密下扬州,派遣九江人蒋干前往会见周瑜。

  诸位,一句“乃密下扬州”就是揭露《三国演义》里“蒋干盗书”系捏合历史编撰的真相。
  赤壁之战发生在荆州(今湖北省和湖南省),当时荆州的州治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主要战场包括夏口(今湖北武汉市)、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沿岸赤壁镇)、乌林(今湖北洪湖市东北乌林镇,与赤壁镇隔江相对)、江陵(今湖北荆州市)等。
  但是历史记载蒋干出使江东会见周瑜却是在扬州(今安徽中部南部和浙江、江西及江南地区)。根本就不在一个地区发生的两件事,被罗爷巧妙的移花接木连在了一起,而且居然能够弄假成真唬住不少人,只能说罗爷文学造诣确实高。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派蒋干去出使江东见周瑜呢?

  日期:2014-11-14 04:23:11
  蒋干是扬州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周瑜的老家也在扬州,是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俩人算是老乡啊!
  史书记载“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这句话是说蒋干和周瑜一样,也是个帅哥,而且口才很好能言善辩,独步江淮流域没有对手。也就是说,整个扬州没有比他更能会说的了,这个貌似吹牛B吹出名气了吖!
  蒋干接到曹操交给的使命后。就化妆成一个平常老百姓,自称找周瑜办私事来了。原文:(蒋干)乃布衣葛巾,自讬私行诣瑜。(注:布衣,原意是指麻布衣服,有时也用以称呼平民。如,刘邦说自己“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诸葛亮《出师表》说自己“臣本布衣”;朱元璋说“我本淮右布衣”等,这些都是历史上比较出名人对自己出身与平民的称呼。)
  话说蒋干以平民身份去见周瑜的时候,周瑜也并没有不见他,而且还到门口迎接他了,并说“子翼(蒋干字子翼)你这么辛苦,跋山涉水的过来是给曹操当说客来了吗?”(瑜出迎之,立谓幹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
  蒋干说“我和你是老乡,从远方听到了你的英名所以来见识见识,叙叙旧情并瞻仰一下你的风范,你却说我是说客,难道怀疑我有诈吗?”(幹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
  周瑜说“我虽然比不上舜帝时的音乐官夔(夔,音kui【奎】)和春秋时的乐师师旷,但是闻弦赏音也能听出来是否是雅曲。”言下之意是自己能够听出弦外之音,告诫蒋干不要打自己的主意。(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
  随后,周瑜请蒋干入内,设宴招待,酒足饭饱之后将他送出说“这几天我有要事,你先到招待所住下,等我这几天的事忙完了再请你相见。”(因延幹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
  几天后,周瑜果然请蒋干到军营里相见,带着他在自己的营寨中周游观看一番,检查军械库粮草库之后回到主帅大营再次设宴,并向蒋干展示孙权赏赐给自己的漂亮侍女,华美衣服和古玩珍宝等,对蒋干说“男子汉大丈夫立于世上,能够遇到知己的主公,外表是君臣,实际上却亲如兄弟,言听计从福祸与共,就算苏秦张仪重生,郦食其再世,也要拍着他们的脊背驳斥他们的言辞,岂是你这样的年轻后生可以说动改变的?”(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幹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周瑜既然已经这样说了,蒋干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微笑以对。回去向曹操复命时,蒋干盛赞周瑜风格高雅不是言辞可以说服离间的。(幹但笑,终无所言。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诸位,历史上蒋干出使会见周瑜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周瑜既没有和他同床共枕,也没有利用他“盗书”斩蔡瑁张允。并且,最关键的是历史资料上交代了这件事发生在扬州,不是赤壁之战所在的荆州,所以跟赤壁之战没有毛线关系。
  日期:2014-11-14 04:23:40
  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和黄盖“受刑诈降”,我想说黄盖诈降是真,至于有没有受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草船借箭”绝对属于一厢情愿意淫出来的。
  首先,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草船借箭”的记载,有些人分析三国的时候还很认真的把《魏略》上关于孙权的记载拿来说事。《魏略》上说,孙权有一次乘坐一艘大的战船窥视曹操的营寨,曹操命人用弓弩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雨射在孙权的战船上,导致大船失去平衡将要倾倒。孙权于是命人掉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于是曹操军又射了一气儿后孙权的大船终于受重均匀,然后划着船回去了。
  哈哈哈,有意思吧!
  曹操这是和孙权有基情啊,居然这么默契。孙权大船失去平衡后,曹操还不趁他逃不掉派人把孙权捞上来活捉,反而要继续助攻让他的大船保持平衡之后安然离去。尼玛,真搞笑!
  按照古代弓弩的攻击力,最远的强弩也不过几百米,不可能超出现代步枪的射程吧。这么近的距离,还不到一里地,孙权大船上的一切情况曹军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如果孙权胆敢只乘坐一艘大船就来偷窥曹操的军营,还敢逗留这么久,曹操完全可以出动一批快艇(走舸,一种配备很多水手的小型舰船,速度占先),包围并活捉孙权。在弓箭都能攻击到的射程范围内(大约一二百米),快艇追击大船,就跟群狼斗野猪一样,虽然会有几只狼受伤,但是拿下野猪还是小菜一碟的。

  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不管鱼豢的《魏略》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借箭”这种不合逻辑的战术都忽略了一个致命缺陷——对方用火攻怎么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