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20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公元581年的春天,北周大忠臣杨忠的儿子、北周皇太后的父亲、经过伪造遗诏掌握大权的杨坚,穿上黄袍,戴上礼帽,步入大殿,正式登基,建立大隋,年号开皇。这个人还有个我们更为熟悉的名字:隋文帝。
  一个伟大的、波澜壮阔的朝代,开始了。
  平心而论,对于老百姓而言,杨家掌权也好、宇文家族掌权也好,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关键是哪家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比起宇文赟来,杨坚真的是强了N倍。所以,杨坚取代宇文家族,并没有来自下层老百姓的阻力。我想,这也是后来蒙古和清朝能够入主中原的一大原因吧!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认可杨坚的行为。我并不是一个卫道士,但是我却知道感恩图报的道理,这是我们生之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连这个原则都丢了,那我们还算是人吗?
  杨坚的父亲杨忠一生为宇文家族尽心尽力,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他的女儿又成为宇文赟的皇后。他本人几乎没有什么功劳,却凭借着这些关系获得极大的权力。他本应该成为宇文家族最忠诚的护卫者,但他却背弃了他父亲为之奋斗的一切,成为宇文家族最大的背叛者。对于杨坚来说,权力已经高过了一切,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谁想要从他手中抢夺这个东西,就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杨坚的做法,当时就有很多人表现出了不满,其中就有杨坚的女儿、北周皇太后。一开始杨坚掌权的时候,这个小女生还是非常开心的,觉得有自己的父亲来主持大局,自己就可以放心了。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她终于发现了自己这个父亲的狼子野心,开始愤愤不平,但是却于事无补,只好整天唉声叹气。杨坚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想做主让自己女儿改嫁,这个表面柔弱的小女生,却是个内心极为刚强的人,无论杨坚用什么办法,她都是誓死不从,后来只好作罢。

  另外一个不满的人,也是一个女生,年龄更小,估计也就十二三岁。当这个小女孩听到杨坚登基的消息,气愤的跳到堂屋下,拍着胸脯叹息道:“恨我不是个男儿,不能解救宇文家的祸患。”她老爹对这个女儿刮目相看,把他许配给了一个李家公子。如果你够聪明的话,就应该能猜出来了,这个李家公子就是李渊。
  但这些声音已经无关痛痒了,因为他们的话对于杨坚来说不会起任何作用。况且此时的杨坚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日期:2014-10-16 17:22:12
  二十一、大隋开国(二)
  像其它任何一个朝代刚成立时一样,杨坚要忙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

  弟兄们跟着你风里来、雨里去,也该你老兄表示表示了。杨坚也不含糊,把在内战中表现出色的几个亲信狠狠地嘉奖了一番。
  高颎被封为尚书左仆射(国务院总理,掌管吏部、礼部、兵部)。
  李德林被封为内史令(相当于明朝时的内阁首辅)。
  在诸将领中,一代智将宇文忻的功劳最大,被封为英国公。自从韦孝宽死后,这位老兄在军界的威望扶摇直上,被士兵亲切地称为“英公”,已经够得上“功高震主”的级别了,换一句话说,已经够得上“狡兔死,走狗烹”的级别了。
  梁士彦只被封了个刺史(省长),和原先的官职差不多大,相当于替杨坚白忙活了一阵。史书上并没有说原因,我推测,这可能与内战中那次受贿事件有关,梁士彦极有可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梁士彦相当不满,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我把这几个人与汉朝的几位开国功勋做了一下类比:李德林堪比萧何,高颎堪比张良,宇文忻在某种程度上和韩信很像,而梁士彦则活脱脱就是一个英布。
  杨素、宇文述也被封为军区司令。
  还有两位老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就是郑绎、刘昉,这两个家伙自从逃避责任(不去前线做监军)开始,就完全失去了杨坚的信任,别说升官了,就连本来的职位也没能保住,被彻底打入了冷宫。

  除了这几个我们熟悉的面孔外,杨坚还破格提拔了一个特殊的功臣,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虞庆则。
  虞庆则,北周时期一名普通的边防军军官,自幼学习武艺,是个纯正的武林高手。杨坚之所以要提拔他,不是因为这个家伙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进献了一条计策,一条可以让杨坚晚上睡觉安稳的计策。这个计策只有几个字,但是却要血流成河,这条恶毒的计策就是:尽灭宇文氏。
  宇文家族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就是对杨坚最大的威胁,就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尉迟迥那样的叛乱。杨坚很明白自己的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所以,他最怕的就是别人的反叛,最憎恶的也是别人的反叛。已经到手的权力,怎么能被别人再抢去?任何人都不能!虞庆则的计策正好点中了他心中的那块疤,于是,他立即同意了这个计策。
  当高颎得知这个消息时,他非常识趣地选择了沉默。
  当宇文忻、梁士彦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们也选择了沉默。
  当李穆得知这个消息时,也什么都没有说。
  这些人都曾经是北周的臣子,都曾经为北周立下汗马功劳,都曾经与北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在牵涉到自己的前途与利益的时候,他们竟然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的老东家,甚至不愿意为自己的老东家说一句公平的话。在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人性最为卑劣的一面;宇文邕,你虽然有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一帮真正的朋友,但也有宇文忻、梁士彦、李穆、高颎这样的只为个人利益着想的“朋友”。

  但是,依然有人站了出来,愿意为宇文家族出头,尽管宇文家族已经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个人就是李德林,他义无反顾地坚决反对杨坚这么做。杨坚没办法,就威胁他说:“你只是个书生,不配来谈论这件事。”
  最终,宇文家族的人全被处死,包括那个还啥也不懂的小皇帝。杨坚的女儿、北周皇太后知道这一切后,整天闷闷不乐,最终抑郁而死。
  当年宇文邕灭掉北齐后,曾经杀了高家全族,没想到短短4年之后,宇文家族就被诛灭了。世间究竟有没有因果报应,我不知道,但是宇文家族的下场,却又让我切实感到了冥冥之中那只命运的大手。
  杨坚要忙的第二件事,就是制定一套官员制度。如果你看文章够细心,就会发现,我写官职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用现代的官职来代替,现在就来告诉你原因吧:南北朝时期,官员制度非常混乱,不仅有魏晋时期的官职,还有少数民族的官职,又多又乱,很不容易区分和记忆。杨坚也察觉到了这种官员制度的弊端,于是制定了一套新的官员制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就是指门下省、内史省、尚书省。其中门下省和内史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相当于明朝的内阁。尚书省是中央的执行机关,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下设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李德林为隋朝第一任内史令,高颎为隋朝第一任尚书左仆射。再加上御史等监察官员,一个完备的官僚体系就形成了,这个体系直接影响了整个后世,包括咱们的共和国。对于这些官职,现在记不住也没关系,以后还会经常出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