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
第53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19 13:49:00
  继续讨论:
  赵武灵王同意参加五国相王,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赵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从徐州相王以来,赵国就在边境上同时对抗齐魏两国,后来秦国也曾经进攻过赵国。总体而言,敌国当中,仅是齐国的实力就比它要强,赵国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局面,不时地遭遇一些败仗。虽然赵国也有楚国这个盟友,但赵楚之间只是基于利益的联盟,而且赵国和楚国在地理位置上隔的比较远,当赵国在战争中失败,遇到大的危机的时候,赵国不敢保证楚国军队能够想办法穿越隔开两国的那些敌国,竭尽全力的来救助自己。赵国认为,还是和周边国家搞好关系,结成联盟更符合本国的国家利益,也可以改变现在所处的不利的外交大环境。

  燕国也参加五国相王,是因为它早已感受到了来自齐国的压力。以前,它只能依靠赵国的帮助来抵御这样的压力,参加五国相王之后,就可以指望五国同盟中韩,魏,中山这些国家和赵国一起都来帮助自己。这样燕国的国家安全可以得到更大的保障。当然,称王可以提高级别,称呼和礼节待遇,燕国的国君也觉得是一件好事。
  日期:2013-05-19 17:15:33
  继续讨论:
  中山国是少数民族鲜虞族自行建立的国家,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周王的承认,周王也没有给它一个正式的封号。现在它终于有了一个大家承认的称号,在和华夏族国家的交往中有了正式的身份和称呼,而且还是级别最高的王号,自然是非常乐意的。还有,中山国以前是依靠齐国的支持来反抗赵国的吞并企图,现在和赵国加入了同一个联盟,赵国总不至于还想着来吞并自己的盟友吧?和四个国家结成联盟比起做一个国家的附庸国,行动上的自由应该也会多些。所以,中山国也愿意参加五国相王。

  可见,除了韩国以外,其他国家参加五国相王都不是出于对魏国的尊敬和仰慕,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外交和政治目的,五国同盟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松散的联盟。五国同盟可以在魏国的倡议下建立起来,但魏国想领导五国同盟,使得五国同盟的力量为己所用,将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日期:2013-05-19 17:52:19
  继续讨论:
  五国同盟的本质是虚弱的,但五个国家加入同一联盟,在当时的国际上,它造成的声势却是巨大的。有韩,赵,魏三国外加燕和中山国组成的同盟,难道一个加强版的三晋同盟重现于世了?战国初期的三晋同盟在地理上位于天下之中,它曾经多次打败处于地理周边位置的秦,齐,楚这几个国家,并且占领了它们不少的领土。一个加强版的三晋同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秦,齐,楚这些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甚至一定程度的畏惧。

  在魏国的建议下组成的五国同盟,它的首要目标就是和秦国对抗,秦国理所当然的对这个同盟充满了敌意。对于齐国,魏国并不想和它为敌,只是想另起炉灶,拉开和齐国的距离,解除同盟负担。但齐国却并不这么想,即使五国同盟不来进攻齐国,它的成立本身就是对齐国利益的伤害。
  日期:2013-05-19 18:52:33
  继续讨论:
  11年前在徐州相王的时候,齐国同意和魏国化敌为友,它认为是自己帮助魏国摆脱了马陵之战后被围攻,被孤立的局面,自己是对魏国有恩惠的,魏国不应当轻易地和自己划清界限。但齐国之所以愿意在徐州和魏国结盟,它的主要目的当然不会是做雷锋,无偿地去帮助其他国家走出困境。它的如意算盘其实是这样的:

  齐国和魏国一起,去削弱赵国,这是中短期的目标;而长期和最终的目标,是吞并燕国。如果赵国被严重削弱了(在齐魏两国的联军打击下,这有可能做到),齐国吞并燕国的军事行动将不再遇到有力的阻碍。燕国偏处一隅,除了齐国和赵国以外,七雄中的其他国家都离的比较远,燕国的兴衰存亡和其他国家的直接利害关系似乎也没那么明显。远水救不了近渴,只有赵国对于齐国吞并燕国会立刻感觉到极大的威胁,也只有赵国可以就近援助它。齐国和赵国以外,中山国是依附齐国的,其他国家离燕国最近的就是魏国了,而魏国是齐国的盟友。这一局面维持下去,只要能够按计划成功削弱赵国,下一步吞并燕国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

  日期:2013-05-19 21:58:34
  继续讨论:
  但是齐国没想到的是,楚国不愿意赵国被打垮,它决定和赵国结盟共同对抗齐魏联军。楚国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强的国家,齐国想同时解决赵楚两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楚两国都不能解决,当然齐国更不想同时把燕国也拉入战争。所以,齐国也就一直没有采取进攻和吞并燕国的实际行动。
  齐国更没想到的是,魏国现在又搞了一个五国相王。和齐国相临的韩,赵,魏,燕和中山国都加入了同一联盟,它们互相帮助,齐国削弱赵国和吞并燕国的计划没办法再进行下去了,中短期的目标和长期目标都被破坏掉。还有,中山国原来是齐国的附庸,是齐国用来牵制赵国的一个重要棋子,五国相王让中山国转而和赵国,燕国站在一起,齐国失去了这个有用的棋子;齐国总的大战略是向北扩张,现在北方的三个国家都已结盟,北方是铁板一块。如果五国同盟能够持续下去,齐国在可见的未来都找不到地方可以让它进行扩张了。

  日期:2013-05-19 23:10:36
  继续讨论:
  徐州相王的时候,削弱赵国和吞并燕国,对齐国来说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去获得的未来的好处,当时齐国所获得的现实好处,其实只有一点,它称王了。在那个时候,齐国还认为王号这种最高级别的称号是一个稀罕物,只有强国有资格拥有,所以齐国能够称王,它是比较高兴的。以前那些称王的国家,楚国在春秋初期就已经称王,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强的国家;魏国在魏惠王称王的时候也是一个强国,这些齐国都管不着。后来秦国也称王,秦国能够几次打败魏国,占领魏国的土地,秦国跻身强国之列,齐国很难发表意见。

  但现在的五国相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韩国,赵国和燕国已经是强国,更不用说中山国了。韩,赵,燕至少名列七雄之中,是万乘之国,中山国只是一个二流国家,千乘之国,连它都能称王,那这个王号还有什么尊贵可言呢?徐州相王后齐国忙乎了11年,到了五国相王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削弱赵国和吞并燕国的计划完全落空,当初唯一获得的好处也大大贬值。齐国当然对魏国是极度不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