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竞舞戚继光》
第16节

作者: 轩辕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04 13:20:57
  那时的日本遣唐使是所有国外朝贡使者的典范和标兵。日本朝廷把对使臣的选派当成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来抓。
  首先是对官员的严格筛选,不能有廉政丑闻,不能有作风问题,还要政治立场坚定,不能一出国就忘本;此外还要精通汉学,并且热爱汉学,因为遣唐使有一项不成文的使命,到东土大唐取经学习,然后回国传经布道。
  怎么样,够严格了吧,告诉你,更严格的还在后面。
  不要以为你在日本是个模范官员加上资深学究就能有幸出使中国,你还得经历最后也是最严厉的一项选拔——选美。

  没错,你的道德完美无暇你的学问无懈可击,但要是样子猥琐,举止龌龊,对不起,好好待在日本,在家门口恶心恶心自己人就算了,别出去***上邦污染人家眼球。必须举手投足有潘安宋玉小贝阿汤哥那个范儿,仪表唐唐,风姿卓越,随便上街一晃悠,满街的女人没结婚的非你不嫁,已结婚的非离不可,这才够格出使大唐。
  即便上述条件全部具备,赴唐出船之前,天皇还是要大设宴席,吹杯换盏之间又是赠刀又是吟诗,并再三叮咛以大局为重,勿失礼上邦,动情之处,君臣落泪,指天盟誓,学习中华先进文化,强壮东瀛大和民族。
  日期:2013-04-04 13:21:22
  就这样经过层层选拔的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日本遣唐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用温雅谦恭的举止谈吐赢得了唐朝各个阶层的普遍好感,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了卓越的贡献,在中日邦交史上留下了最温情缠绵的一页。
  其中还流传着像马嵬坡前杨贵妃被日本遣唐使救回日本隐居这样的美好传说。
  但是到了元朝之后,日本对中国的情感开始由敬仰转为轻慢。
  纵观日本历史,扶桑列岛的最大危机除了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丨弹丨,就是元朝的入侵。
  “蒙古来袭”一共两次。日本史学界称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
  公元1268年(元至元五年,日本文永五年)正月,日本天皇收到了忽必烈的国书,指责为何不来朝贡觐见,于是立刻召集满朝文武不分昼夜地连开六天外交扩大会议。日本当权者还是骨子里认同南宋的中华正统地位和朝贡关系,但又不想开罪蒙元的战争机器,所以会议在幕府当权者北条时宗的最后裁定下,定下了基调:不回复,不表态,不站队。
  日期:2013-04-04 13:21:45
  结果忽必烈几次下诏,日本人装聋作哑,终于惹得忽必烈龙颜大怒,派遣蒙古和高丽联军两万五千人,从朝鲜半岛扬帆出海,远征日本。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10月,元军首先把对马岛洗劫一空,然后连夜在九州的博多湾登陆,与镰仓幕府军队和九州各藩武士展开激战。
  应该说双方并不在一个量级上,元军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职业兵王,因此从开始便注定了这是场一边倒的战斗。
  而日本人明显还觉得倒的不够快,在战场上还是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战斗。日本人的传统战法是,两军对垒,一个武士策马提刀,走到阵前,自报家门,然后与对方约战,日本人叫“一骑讨”,就是我们俗称的单挑。
  结果日本武士刚刚报完名号,突然战场一片寂静,日本武士还以为自己天照大神附体的气势震慑了几万元军,在那洋洋自得。而元军将领仔细揉揉眼睛,等了半晌确信就是一个脑残倭奴想来掐架,于是立刻如蝗的箭雨向他招呼过来,结果……
  但日本人并不死心,觉得元军不接受单挑,可能喜欢群殴,于是又派遣一个武士带着几十个家兵上前约战,结果这回元军没有半点迟疑,还不等他们报完姓名,又是如蝗的箭雨遮天蔽日而来,结果……
  日期:2013-04-04 13:30:10

  日本人彻底崩溃了,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不按套路出牌,不接受单挑群殴,正郁闷忽然元军的回回炮响起,日本人的阵地顿时一片火海,全军都争先恐后往城里逃命,这一战,日军损失惨重,百道源战场上日军“伏尸如麻”,日军本阵箱崎方面完全被占领,祭祀着军神的箱崎八幡宫也被元军焚毁。
  而此时天色已晚,元军将领爱惜士卒,命令全军撤入船上休养生息,准备来日再战。按照常理,剩下的故事非常简单俗套,不会有一点歧义。
  但是命运,又是命运,彻底玩了这几万元军。
  什么是命运?建国初,沈阳一官员家有个老保姆,名叫张洗非,丈夫是烧锅炉的。时逢梅兰芳赴沈,张洗非写了封信,梅兰芳见信大惊,急忙约见张洗非,并说情替她安排了个正式工作。有一天,张洗非听评书时,听到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故事,忽然落下泪来,说:小凤仙就是我啊。名花蒙尘,沦为老保姆,这就叫命运。
  不管你昨天怎样辉煌,说让你沉沦就让你沉沦,一点辩解的机会都不给,这就是命运,我们无法抗拒,我们无法躲避。
  命运的天平此刻选择了日本,就在当夜平静的海面刮起了猛烈的台风,大批蒙古战船被彻底掀翻,元军士兵没有倒在战场,却在转瞬间半数喂了龙王。
  文永之役荒唐谢幕。
  日期:2013-04-04 13:30:43
  七年后,公元1281年春,忽必烈下令再次攻击日本。
  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二十万,船舶数千艘,并且专门成立征东行省(也称日本行省)主持征日大计,这是一支空前强大的远征军,以蒙古人在欧洲西亚的屠城伟绩不难推测,一旦日军抵挡不住,亡国灭种必成现实。

  日本人在上次战争之后就预感到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于是在博多湾海岸线花费5年时间,筑起了一道长30公里,高达5米的防御石垒,并且征调了全国精兵来抗击元军的进攻。日军也知此地一失守,大和民族将在地球消失,因此人人拼命,骁勇异常,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伤亡惨重,战争陷入僵局。
  谁曾想八月初一夜,命运之神再次邀来了台风,结果元军大部分船只沉没,军士溺死无数。日本《八幡愚童记》记载,当时海里死者相叠,好象岛屿一样,甚至可以在上面行车走路。《高丽史》中记载,元军生还者只有19379人,将官死亡率高达八成,士兵的死亡率更是高达九成。
  弘安之役就这样惨烈结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