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日记:三国原来可以这样读》
第24节

作者: 口合口合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4 14:47:51
  二十三 跑路和再就业
  和张牧之分手后我们再一次踏上了流亡的道路,只是这次和以前不同了:我们是自愿的。
  张牧之对大哥的影响很大,大到他宁可辞去政府工作不干而选择继续流浪。我觉得这是他对某一方面的放弃,但是又说不上是什么,但总是觉得他很是惆怅这个选择。不过我和益德倒是无所谓了,在黄县长手下做事本来就不痛快。咱们出来是为什么?是为了跪舔那些人的吗?不是!
  所以要我说,大哥就该辞职,这破差事,谁想干谁干去,咱们好男儿志在四方!
  于是在一个伸手看不清手指的月黑风高的晚上,我们偷偷地跑了。没有人在意我们,也没有人挽留我们,更没有人追寻我们——据说淮阴侯也曾这样溜出了高祖在汉中的大营,但后来被萧相国给追了回去。如果今天有人把我们追回去,我们是否会成就韩信那样的伟业?
  不过我们起码不会和他一样的结局吧?
  想法总是比现实丰满,而且越有想法的人现实就越骨感。没有了经济来源,我们哥仨又只得搭棚为营,席地为床了。其实在这期间有过很多反贼找过我们,希望拉我们入伙,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平六年在战场上和我们对抗过的人。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战场上活下来的人们似乎都混得比我们好,无论是政府这边的还是反贼那边的。当年给张角的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做手下的,现在也已经是各地叛军的小头头了。如今他们反过来招我们入伙,这次第,怎一个淡腾了得?

  不过最让我奇怪的是,大哥竟然没有对这群人的“劝降”表示任何正常反应。放在以前,大哥碰到这种情况一定会义正言辞地大骂说客,甚至直接将他们绑了送官府的,然而现在的他面对各路反贼竟都只是默默地听他们慷慨激昂,然后默默地送走他们。虽说这些人中也不乏有另一个张牧之之类的人物,但大多仍然仅仅是社会的单纯破坏者,这些人连我都看不惯,现在一向高大上的大哥居然都无所谓了,这算怎么回事?

  私底下我跟益德聊起了此事——打心底里我还是吃啥的命操啥的心的那种人,所以还是有点担心大哥挡不住糖衣炮弹进攻而被沦陷,不过益德的一番话却让我立刻释然了。
  “二哥你不用担心,大哥是不会与那些人为伍的。”他说道。
  “为什么?”
  “你看反贼们送来的礼物,大哥可有留下一丁点?”
  我立刻便恍然大悟了。是的,虽然我们的日子苦,但大哥仍然是个有节操的人。孟夫子说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便是大丈夫,如此看来现在的大哥仍然是我心中的那个大哥,我多虑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坚持不一定有收获,但收获一定来自坚持。
  如果大哥加入了叛军,或许我们能吃好睡好,但我们一辈子就只能是反贼的身份,以后被招安了也要受人唾弃。但大哥的坚持在最后时刻挽救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从天而降,砸得我们自己的莫名其妙。而讽刺的是,这个惊喜仍然是反贼们赠送的,可惜,这次是他们的无心,我们却捡了个便宜。
  那天我们流浪到了平原的高唐,正想着要去城里捞点贡品祭品什么的吃——这主意是益德出的,他的灵感则来自一个叫做“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虽然有些可耻,但是肚子饿就是肚子饿,没办法。再说了,死人又吃不了东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先借着,等以后发达了再还给他们吧!
  但是我们到高唐的时候却发现当地气氛异常紧张,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我们哥仨操着各种稀奇古怪兵器的时候更是满脸的恐惧。还是大哥有亲和力,经他一打听,原来这阵子有反贼攻打县城,县长副县长民兵队长全阵亡了,大家正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这才被我们一行人给吓傻了。
  虽说是辞职了,但大哥仍然在不厌其烦地自我为“讨伐黄巾的英雄”和下密县的好县丞——把“英雄”和“好”字去掉还差不多。不过在他口干舌燥的大忽悠以及我们哥仨胸口碎大石之类的高超武艺(主要是益德在表演)折服下,高唐县的乡亲们也真信了这些话。然后,经过基层简单选举以及大哥的百般推辞下,他居然又在高唐做了县尉,接着大家觉得反正县级干部都死光了,索性让刘县尉当县长算了。大家还想让我和益德瓜分了县丞和县尉的职务,这回我们是真的不谦虚地婉拒了:已经够搞笑了,还是不要太搞笑了为好。

  这真是一个扯淡的年代,堂堂县级干部职务居然让一个擅离职守(还是两次)的前县级干部担任,看来全社会也都是醉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自从十常侍之乱以后地方确实基本上和朝廷失联了,没有上级你让下级怎么正常运转?那还不就只能基层选举了!
  不过有担当就得有表现,人家选你做领导,你还是得拿出些业绩来的,不然,要么继续跑路,要么被人砍死。还好我们有过讨伐黄巾的经验,所以没多久高唐附近的治安就好了很多。但问题是,附近的反贼数量仍然在增加,而这个问题却不是我们一个县能解决的。
  移动在高唐附近的反贼主要是黄巾,据说他们全部来自徐州,因为徐州州长陶谦是个地方自治主义者,所以他在徐州当政就只顾把自己辖区的叛党赶出,完全不管兄弟省份死活——你们只要滚出了我的底盘就行。
  乍一看这地方自治似乎是高效而有效的,因为这些年徐州的发展确实是最好最稳定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搞这一套就不可能了。比如现在的我们也只是希望黄巾别来高唐,可是陶谦也是这么做的自己的打算,于是我们就要吃亏了。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我们这儿的情况基本就是:所谓的地方自治,其实就是公开的地方保护主义。
  说白了,就是发达地方向落后地方转移矛盾而已。

  你觉得这有理?搞笑,那群新来的黄巾贼难道不是你们徐州自己产的吗?你们自己有矛盾不处理好,尽想着把包袱丢给临县临州,难道高唐的百姓们招你惹你了?如果大家都只想着转移自己的问题,那么当天下只有甩包袱的人的时候包袱甩给谁?
  “我们不会在这里常驻的。”大哥如是说道。
  他总是比我们想得深、想得远的,不然你以为我们为什么认他是大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