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
第11节

作者: 夏冬雪2011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哈哈,夏大教授,什么时候来的?”
  还没等我回应,张秀就对着服装尽头喊:
  “丽丽,快过来,夏老师来了。”并一把把我拉到了收银台。
  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子心事重重地走了过来。丽丽面容清秀,但皮肤发暗,毫无光泽。
  “丽丽是我最好的姐妹,你得帮帮她。”
  丽丽看了我一眼,张了张嘴,但什么都没说。
  “哎呀,我就烦你这个劲,冬雪也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呀……”
  从张秀的话语及丽丽的表情中,我感觉一定是涉及隐私的问题。张秀的店里人来人往的,确实不适合谈这类问题。
  我打断了张秀的话,问:
  “张秀,你这里有能聊天的地方吗?在这里聊天别影响你生意。”
  张秀环视了一下四周,刚要说话,丽丽就抢着说:
  “要不改天吧,等哪天夏老师有时间了再说吧。”
  “改什么天呀,对了,到库房吧,咱们到那说话吧。”张秀快言快语地说。
  “库房多乱呀,也没个坐的地方。”丽丽小声说。
  “那你到底想说不想说呀?“张秀有点急了。
  “那就委屈夏老师了。咱们拿几个小凳吧,行吗?”看张秀有点急了,丽丽征求着我的意见。
  “行,没问题。”
  库房里面到处都是成捆的衣服,我们把衣服归拢了一下,就坐了下来。张秀可能感觉坐在小凳上不舒服,一屁股坐到了衣服上。
  “冬雪,丽丽是我最好的姐妹,现在她遇到难事了,你得好好帮帮她,要不,我可不认你这个朋友……”

  张秀刚刚坐稳,快速的话语就冲了出来。
  “丽丽,遇到什么难事了?能说说吗?”
  “也不是什么难事,我也拿不准,才同张秀说了……”
  “这还拿不准?我可真服了你了。算了,还是我说吧,她老公有小三了,她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给她出不少主意,她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我才想到你了……”
  这个张秀真有意思,给我打电话时为什么没说呢?
  “给我打电话时你怎么没说呀?”我特别想知道张秀的思维运行轨迹。
  “怕你不愿意给别人帮忙呗……”
  原来在张秀的心目中,我对服装的青睐远胜于为他人帮忙。这是什么思维逻辑呀?其运行方式完全以自我为常模呀,这大概就是自以为是吧。
  正在这时,服务员喊张秀有事。看到张秀离开了,丽丽慢慢地说了起来。
  丽丽现在是全职妈妈,每天照顾儿子、丈夫起居,也很忙碌。丽丽的老公家是外地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现在一家外企任部门经理。近一段时间,丈夫时常很晚才回家,电话也比以前多了起来,更让丽丽产生怀疑的是有些电话丈夫总要放低声音说话或到别的房间接电话。丽丽偷偷地翻看了丈夫的通话记录,发现有一个号码时常给丈夫打电话,这个号码丈夫没添加为联系人,所以也不知道姓甚名谁。

  日期:2014-01-24 18:56:11
  丽丽用别人的手机给这个号码打了电话,听声音对方是个年轻女性。丽丽自称是快递公司的,有个快件因地址不清需要核对。对方说那你送到公司来吧,报出的公司就是丽丽老公所在的公司。
  这下丽丽崩溃了,认定丈夫有外遇了。经过多次语言试探丈夫并未露出蛛丝马迹,丽丽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便同张秀说了。张秀马上提出同丽丽一起到公司大闹一场,让那个“小三”原形毕露。可丽丽感觉太过了,怕错怪了丈夫;张秀又说那咱们就把证据抓到手,看到时他还能说啥。便让李松跟踪丽丽的老公,李松跟踪了几天,什么都没发现……张秀又出了好些主意,什么离家出走、找几个人恫吓女孩、把所有的钱全部控制起来……丽丽感觉都不太妥,张秀这才想起了我。

  “丽丽,如果证据证明你老公确实有外遇,你准备怎么办?”我提出了问题,这应当是丽丽在采取行动前首先要想清楚的事。

  “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呀?那要看他怎么办了?”
  “如果他知道你掌握了他的情况,坚持离婚,你怎么办?”
  “我不离,坚决不离。我不能让他同那个小妖精在一起。”
  “那你为什么还要掌握证据呀?”

  说到这,张秀进来了。马上说:
  “为了治他呀,把柄攥在手里,他能不老实?我才不信呢。”
  “你也是这么想的?”我问丽丽。
  “也不是,我就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如果这件事你永远都无法知道真相,你怎么办?”
  “我还真没想过。”
  “有什么好想的,找呀。我就不信真相永远找不到……”张秀抢着说。

  “如果真相就是他背叛了你,你准备怎么办?”我问张秀。我想通过张秀的回答促使丽丽从多角度看问题。
  “那还不好办,打呀,直到打服了为止。”张秀想都没想就说。
  “如果永远打不服呢?”我问张秀。
  “那就永远打,我就不信打不服。”
  “丽丽,你想过这种永远打下去的日子吗?”我问。
  “没谁想过这样的日子,那不是没办法吗。”还是张秀抢着说。
  “如果我们采用另一种方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及自己的担忧同老公开诚布公地说说,行不行?”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怎么说呀?说我知道你同那个女的好了,现在给你个机会,你全部招了吧……”张秀说了起来。

  我哈哈大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演员永远是不入流的,因为他们永远是在演绎自己,一辈子都无法演绎他人。
  我只好率先垂范,试图通过演示给丽丽开辟一条新的沟通渠道,感觉这条渠道应当适合丽丽。人在紧急时刻处理问题的路径基本上“习得”而来,这种习得多来自父母的行动路径。但要打破“习得”这种思维惯性,确立一种新的认知路径是不容易的,引领就成为当务之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