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中国向左,欧洲向右》
第17节

作者: 伦敦街头的流浪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15 13:37:35
  很抱歉各位,因为昨天账号被封,所有今天才回复。
  昨天莫名收到消息,说我的账号被版主@江上苇 封杀,后江回复说是因为不能在他人的贴子里发了链接,于是我赶紧检讨,看看自己究竟发什么链接了,这才发现自己在 :《【天涯人文社区】关于教皇(教宗)的若干事(内容共同建设,开放编撰)》这个帖子中贴了13世纪这篇拙作的链接,可是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明明说明希望各位踊跃晒观点,提供有这个主题有关的资料,我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就算版规中真规定不得在他人帖子中贴链接,那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啊,何况我仔细阅读版规后,发现根本没有这一规定,莫名其妙就封人账号,这样的版主实在太客气了!好在及时跟社区运营@化成小六 联系,化成小六非常热心和及时地帮我解决了问题,在此非常感谢!

  日期:2013-03-15 13:38:19
  很抱歉各位,因为昨天账号被封,所有今天才回复。
  昨天莫名收到消息,说我的账号被版主@江上苇 封杀,后江回复说是因为不能在他人的贴子里发了链接,于是我赶紧检讨,看看自己究竟发什么链接了,这才发现自己在 :《【天涯人文社区】关于教皇(教宗)的若干事(内容共同建设,开放编撰)》这个帖子中贴了13世纪这篇拙作的链接,可是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明明说明希望各位踊跃晒观点,提供有这个主题有关的资料,我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就算版规中真规定不得在他人帖子中贴链接,那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啊,何况我仔细阅读版规后,发现根本没有这一规定,莫名其妙就封人账号,这样的版主实在太客气了!好在及时跟社区运营@化成小六 联系,化成小六非常热心和及时地帮我解决了问题,在此非常感谢!

  日期:2013-03-15 13:48:5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欧的经济在十三世纪都有了长足发展,但两者有着明显不同。农业方面,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步主要表现在农田和农作物的扩张,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农具的改进,然而,促使原始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却没有丝毫改变,宋朝的农业仍然保守而封闭。欧洲则不同,虽然庄园经济的生产模式并没有变化,但影响经济的最关键因素生产关系却有了至关重要的改变,十三世纪末佛罗伦萨废除农奴制后,大批农奴成为自由人,虽然他们并没有获得土地,但却为蓬勃发展的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拥有大量土地的庄园主,连绵的土地使农业进行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不同分工的雇佣农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劳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在手工业方面,中国的手工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从业人数上都有了长远发展,然而,对大部分百姓来说,纺织业只是农业生产之外的副业,其从业目的也是为了自给,而非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对于稍微上规模的制瓷业造船业等,也多半是由政府持有的官窑,官场,吸引的就业人数非常有限。欧洲的手工业则完全不同,单是毛纺织业就养活了佛罗伦萨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丝绸之路被蒙古大军疏通之后,欧亚的贸易更加盛行,这为欧洲的手工业制造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邦的手工业更加发达,吸引的就业人数也越来越多,到了下个世纪,以作坊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已经转变为工场手工业,这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大工厂时代奠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保障。贸易方面,中国唯一存在较大市场的盐铁一直由政府垄断,民间鲜有人士能够完全依靠贸易生存,即便能够发展贸易,也需打通政府关系,使资本成为官僚的附庸品。而且,在繁重的税制与恶性通胀下,中国称得上规模的贸易一边倒向了出口,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也仅局限在边疆城镇与广州泉州福州等沿海城市,以及依靠政策倾斜建立起来的首都临安。南宋末年,内贸市场甚至萎靡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欧洲的商业面貌则与此完全不同,以意大利各城邦为代表,贸易是无所不在的商业行为,上至教皇皇帝,下至市民,每个人都在与他人进行频繁的商品交换,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使贸易更加盛行,前往亚洲淘金的商人络绎不绝,交易的商品种类以及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这给欧洲社会进行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总体来说,欧洲无论是贵族,大庄园主还是自由人,每个人的生活物资均依赖于交易获得,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口则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交易只是偶尔进行的奢侈行为。对比中欧的综合经济水平,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依靠长期的农业经验积累使得生产技术相对娴熟,首都临安穷全国之力外加北方移民被打造成国际上最为繁荣的都市,然而,整体经济却封闭饱受死气沉沉,帝国并没有利用各项领先技术使经济体朝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欧洲的部分自由人虽然面临着失业的难题,工人的工资有时会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压榨地难以维持生计,但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贸易金融,欧洲的经济体正在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