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19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文帝很怜悯和同情缇萦的孝心,于是下诏书废除了所有人的肉刑,用别的刑罚替代。比如原来要脸上刺字的,改为男的修城墙,女的舂米;又比如应该割去鼻子的,改为三百鞭;原来应该斩去左脚的,改为五百鞭。本来已经判为修城墙和舂米的,各自服刑到一定年数后释放。
  他的做法和秦时候的严刑峻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们看看实际效果。
  秦二世的时候,严刑峻法,曾经到了街上走的人一半都受过刑罚。
  而在汉文帝刘恒手里,刑罚反倒大量减少,甚至于一年之内这么大的国家只审判了四百起案件,出现了停止动用刑罚的景象。
  这个数字是什么意义呢?你可以对比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件很出名的事。

  有一年李世民将监狱里390多名死刑犯人放回家一年,约好来年秋天回来报到,后来一年之后这些人一个不少的都回来了。
  这是在有名的贞观之治期间,一年死刑犯尚且有将近400人。而文帝时候,一年的案件总量才四百起。
  你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治安有多好!
  日期:2014-10-09 08:34:06
  四是他下诏救济鳏(死了老婆的人)、寡(死了丈夫的人)、孤(孤儿)、独(没有子女的老人)、穷困之人。
  还下令:“八十岁以上者,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另外还赐给布帛和棉絮。”
  这些东西,要求各县县令要亲自检查,由县丞、县尉、啬夫、令史亲自送过去。
  每个郡国的二千石长官要排除负责检查的都吏,循环监察所属的各县,发现不按诏书办理的都要给予责罚。
  五是他下诏废除了关隘检查制度,民众出行不用带身份证明,可以自由迁徙。
  六是废除了诽谤罪和妖言罪。让民众可以畅所欲言地批评朝政。

  七是他下诏不受贡献。当时有人拍马屁,来献千里马。文帝说:“天子出行的时候,前有鸾旗,后有属车。啥问题也不出的话,一天行程也不超过五十里,率军出行的话,每天只走三十里。我一个人乘着千里马,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呢?”于是,文帝把马还给了进献的人,报销了他路上的费用,并且下诏说:“朕不接受贡献。四方之人不要前来贡献。”
  他还采用了晁错的建议,下令:民众可以输送粮食到边塞,根据输送的粮食多少,分别授给高低不同的爵位。
  这招非常高明,有点像魔兽世界里的捐布冲声望。一举三得:
  一来边塞有免费而充足的粮食供应,减少了赋税的征收,连运输费用都省掉了。

  二来大家抢着买粮食,粮食的价格就上去了,种粮的农民能得到实惠。
  三来有钱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爵位(类似于军衔,不是买官卖官)。爵位的意义是名声,就像这边的太平绅士一样,是一种荣誉。
  文帝可以说是老子所谓“无为而治”的典范,真正做到了“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要随便翻动)。
  在他的统治期间,国家安宁,民众富裕,后世很少有皇帝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很多人崇拜他的孙子汉武帝,认为他为中国开拓了许多领土。但我认为,国家领土大,不如国富民强。藏富于国,也不如藏富于民。

  即使有再大的领土,有再多的成就,如果民众负担很重,生活压力很大,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远徙他国,才能过上轻松的日子,我认为意义也不大。你说呢?
  日期:2014-10-09 12:32:40
  ◎ 〇 被宠杀的小王爷 —— 梁王刘武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的一个儿子,与景帝同母所生。母亲窦太后,一共就只有三个亲生子女,除了这两儿子,还有一个女儿:长公主刘嫖。
  先大略介绍下背景。梁王生活的时代,就是汉景帝党政的时代。
  景帝一生,如果说为政,只是沿袭了父亲汉文帝的风格,以民众休养生息为主。
  但是做不到父亲那样,连续十一年不征税。文帝一死,他就恢复了征税,不过只收三十分之一,3.3%,民众的负担也不算重就是。
  他在位的十六年,和父亲文帝在位的二十三年,合起来将近四十年,中国真正变得国富民强,汉书评价为“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是太平盛世的典范。
  这个华丽的背景牌汉景帝介绍完毕,我们来八一八母亲窦太后、弟弟梁王刘武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
  以他们的父亲文帝当政的水平,在家应当也是比较公正的,不至于偏爱哪个孩子,不喜欢哪个孩子。
  但是母亲窦氏就不一样了,虽然大儿子更有出息,继承了皇位,窦氏更喜欢的却是小儿子梁王刘武。
  刘武因为受到宠爱,封国内有四十多座城,封地是全国最肥沃的土地。给他的赏赐多的数不清,府库中所藏的金钱多到接近一百万万,珠宝玉器比京师还要多。
  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兄弟,景帝刘启对弟弟也很好。每当梁王来到京城朝见的时候,景帝都派出使者,持皇帝的符节,用皇帝专用的车辆,远远到函谷关前迎接。
  梁王刘武到达长安以后,所受的宠幸无人可比:无论在皇宫里,还是外出,都和皇帝坐同一辆车。在长安城中留住,一住就是半年。

  梁王手下服侍他的人,都在皇宫里有登记,可以直接出入天子的殿门,与服侍景帝的宦官没有差别。
  有一年冬季,梁王到京城来朝见天子。当时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和梁王宴饮的时候,从容的说:“我去世以后,皇位传给梁王。”
  梁王表示辞谢,虽然知道这未必是认真的,心里也感到欢喜。他们的母亲窦太后尤其开心。
  但是窦太后的堂兄之子窦婴听到这样的话,主动捧了一杯酒,献给景帝说:“这个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父子相传,是高祖和群臣的约定。皇上怎么能够传给梁王!”
  窦太后因此憎恶窦婴。窦婴因此借口有病而辞职。窦太后甚至把窦婴从能够出入皇宫大门的名册上除名了,不许他朝请。梁王从此变得益加骄横。
  日期:2014-10-09 17:16:03

  当时发生了一起“七王之乱”,简单的来说,就是七个王一起造反。为首的吴王是刘邦的侄子,他的太子曾经和那时的皇太子刘启(也就是现在的景帝)一起下棋,发生了纠纷,皇太子拿起棋盘对着吴太子砸了一下,就把他砸死了。吴王因此深恨刘启,但是因为他是皇太子,也不可能杀人偿命什么的,也就没什么办法。加上文帝当初处理的比较好,不仅不责怪他不再来朝见,反而赐给他几案和手杖,表示理解他年纪大了,允许他不去朝见皇帝。所以终文帝之时,吴王都没有造反的心思。

  可想而知,到了刘启以皇太子的身份顺利即位以后,吴王有多么不服,当然也有他自己的野心原因在内,他就联合另外六个王一起造反了。
  这里有一点需要额外讲一下,是吴王在管理自己的吴国时,有一项德政,就是因为他的国内有冶铜、制盐的财源,百姓不但没有税,而且没有赋(徭役),每当百姓应该为官府服役的时候,总是由吴王发给代役金,另外雇人来服役。在吴国的日子真好过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