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9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面说了,刘邦当初也是个地方小官,不是像陈胜武广一样被逼到无路可走了,那他为什么要起兵呢?起因就是他奉命送囚徒到骊山去做苦工,路上陆续有囚徒逃跑。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看得不是很严。如果他把所有人用绳子捆成一串,再配合手铐脚镣什么的,肯定不会有人逃走,但是那些囚徒在路上也会痛苦很多。
  发现有人逃走,一般人的反应,就是会加强对剩下的人的警戒。但是他不,他对剩下的囚徒依然管得不严,所以陆续都有囚徒能逃得掉。
  不仅如此,他估摸着等到了目的地,所有的囚徒都要逃光了,于是索性放了剩下所有的囚徒,对他们说:“你们都去吧,我也要从此逃亡了!”

  刘邦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一般中国人很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比如说**当中,充满了狂热的气氛,很多人就因此干出了批斗自己老师,甚至打死人的事儿。
  再比如现在的社会环境,流行金钱至上,很多人就拼命去赚钱。流行考公务员,就一窝蜂去考公务员。
  秦国当时法令严苛,动不动就要连坐。在这种严苛的气氛下,大部分人都不敢不严苛对待其他人,以减少自身的错失。
  在这一片严苛的环境中,刘邦没有受影响,依然如此宽容,这就很难得了。
  他这样做,不但自己的前途没有了,还得承担放走这些囚徒的责任,以后都得落草为寇了。在当时的环境下,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那些囚徒们被刘邦感动了,有十来个人愿意追随他落草为寇。他就带着这些人,在硭、砀山一带的山泽间做强盗。到他真正起兵之前,追随他的人已经有一百多个了。
  你知道《水浒》的故事,最后那些人都死得很惨,所以做强盗并不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秦的军队,又比宋那时候要强悍多了,认真起来,剿灭一伙小强盗并不难。
  所以如果不是正好身逢秦王朝覆灭的时候,刘邦为自己的宽容付出的代价,很可能就是下场和宋江一样。
  日期:2014-09-27 12:04:35
  第二个例子,是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刘邦被封在巴、蜀、汉中,也就是现在四川一带。四川一带路不好走,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那时候被秦国征服的时间又不是很长,对中原人来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地方。
  刘邦手下的将领和士兵都来自中原,思念故乡,唱家乡的歌,而且每天都有逃跑的人。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历史上很有名的事情,叫“萧何月下追韩信”。

  是说有一天刘邦手下有个叫韩信的人逃跑了,刘邦非常倚重的丞相萧何亲自去追,两天以后才回来。
  刘邦看到他回来,又惊喜又发怒,骂他:“你为什么逃跑?”
  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谁,值得你亲自跑去追?”
  “韩信。”萧何说。
  刘邦一听就认为他在撒谎,说:“将领们逃跑的有好几十个了,普通士兵更加不知道有多少,你都不去追,却说是追韩信这么个无足轻重的人,纯粹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逃跑的将领很容易再重新找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天下无双的杰出人才。大王您如果打算一辈子就呆在巴蜀这一带称王,那你是用不上韩信的。但是你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第二个能给您图谋大业的人了。看您自己做哪种选择了!”

  这个韩信日后证明了萧何特地去把他追回来确实是有道理的,这个暂且不去说他。
  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宽容。他一定是没有追究那些逃跑的将领和士兵。
  如果他规定,逃跑的都得抓回来沙头,甚至一五一十的连坐,所有的人都得互相看着,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逃跑了。但是他显然没有这样做。
  日期:2014-09-27 21:04:16
  第三个例子,是刘邦进入关中(秦国的首都咸阳一带)之后,废除了秦繁复严苛的法令,只是约法三章,规定:杀人者偿命,伤人以及盗贼做相应的赔偿。

  他和将士们谈到怎么处置投降的秦王子婴,刘邦手下的将士恨透了秦的暴政,纷纷说要杀掉子婴。
  刘邦说:“楚怀王之所以让我先入关中,就是因为我能宽容待人。现在子婴已经投降了,再杀他,不好。”终于没有杀亲王子婴。
  这里有几点需要解释一下:一是前面已经讲过楚怀王被秦人杀了,都很多年了,这里怎么又会出现一个楚怀王?
  就是因为楚怀王被骗死在秦国,所以楚国的民众都很怜悯他。楚国在六国里,又是唯一君主没有什么过错,被秦国打硬仗灭亡的。
  那时候就流传下来了一句话:“楚虽三户,灭秦必楚。”意思是就算楚国死得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人。
  所以陈胜吴广在起兵的时候,除了公子扶苏,还打着楚怀王的旗号,号称他们建立的是楚国。
  为了聚集人气,项梁就找来了楚怀王的孙子:芈心,拥护他为新的楚怀王,以顺从民众的愿望。
  这个楚怀王和各路将领做了一个重要的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在关中称王。”
  秦国都城的地形非常好,依山带水,易守难攻。自从韩国的那个水利专家修了水渠之后,关中又特别富庶。如果谁能在关中称王,确实是件好事儿。
  但在当时,秦军还很强大,征服六国的余威尚在,连项羽的叔父——项梁都兵败,死在了秦军手里,所以大家认为这虽然是好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做到的,很可能就在征服的过程中死翘翘了,还不如去征服一块别的土地,安全得多。

  只有项羽为了给叔父项梁报仇,自告奋勇和刘邦一起进关。
  但是,楚怀王手下的老将们都说:“项羽这个人很是凶残,曾经在攻破襄城的时候屠城,将城中军民一个不留地全部活埋了。凡是他所到的地方,无不残杀毁灭。如果派他去,恐怕秦国人听说了都害怕城攻下以后被杀,咸阳就会固若金汤。不如改派一个宽容的人,以仁义为号召来劝降。秦国的人被他们君王的暴政所苦,已经很久了。如果他们发现来的人是个宽厚的长者,不施侵暴,说不定就望风投降了。这点项羽恐怕做不到,目前的将领们看起来,只有刘邦一个人平素就很宽容,有长者之风,派他去比较好。”

  日期:2014-09-27 23:35:31
  刘邦进入关中的时候,除了上面说过的,废除了秦的严苛法令,只约法三章以外,还禁止部队掳掠,秋毫无犯,甚至连民众送来的食物都拒绝了,说自己军粮够,不劳父老乡亲们破费了。
  让前来犒军的秦国民众都很感动,唯恐刘邦不做他们的王。
  而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关中之后,果然在咸阳大屠杀,咸阳的民众不知道死了多少。
  他还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并且火烧了阿房宫,火三个月都没熄。这跟鬼子进村,南京大屠杀,以及火烧圆明园有什么差别?

  项羽的残忍还体现在不少方面,比如说活埋了二十万投降的秦军,煮死了不少人,比如他的一个手下,叫做韩生,就因为人家对他进了忠言,他不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