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7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国士兵们实在太无聊了,精力过剩,就比赛投大石块,比谁投的远。王翦知道后说:“这样的士兵可以用了。”
  而此时的楚国军队,也等了一年了没有仗打,实在受不了了,准备调动军队去别的地方。
  就在楚国军队调动的时候,王翦率兵出击,果然大破了楚军,俘虏了楚王,把楚国的地方变成了秦国的一个郡。楚国就此灭亡。
  日期:2014-09-25 10:01:23

  第五个才是燕国。这个也是真正靠打下来的。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的故事,我跟你讲过。那之后,秦王大怒,燕王以为献上太子丹的人头就可以了结此事。但是秦王不肯,硬是派人灭了燕国。
  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是齐国。灭亡之道也是收买、离间和诱降。
  本来,齐国不与秦国接壤,又有一个非常贤惠的王太后,当时的齐王在位四十多年都没遭遇过战乱。也因为他一直依靠母亲,王太后一去世就不行了。
  他任命的相国接受了大量秦国的金银珠宝,凡是有齐国的人去秦国,秦国就给他许多金银。于是这些齐国人回国之后就成了带路党,劝齐王去朝拜秦王,不要去援助那五个国家对付秦国,也不要修建战备设施。
  正因为不修战备措施,所以秦国得以对齐国采用闪电战,突然攻打进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秦王派人诱降齐王,说愿意分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就傻乎乎的投降了。
  然后秦王的确给了他五百里地,安置在一片松树和柏树之间,什么食物也没有,最后就这样活活饿死了。

  六个国家里,一个是自己投降的,三个是靠收买、离间和诱降,只有两个是真正硬打下来的,其中真正难打的就是楚国,秦国也是倾举国之力才做到的。
  你可以看到,如果这些国家坚决抵抗,团结一心的话,秦国其实是很难打下来的。
  日期:2014-09-25 10:04:40
  ◎ 成也奸计,败也奸计——被腰斩的李斯
  秦国的首相,最出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前几天讲过的商鞅,另外一个,就是今天要讲的李斯。
  为什么说他成也奸计,败也奸计呢?让我们先看看李斯在秦国到底干了点什么?
  昨天说过,六国最后灭亡,除了楚国以外,靠的都主要不是武力,而是各式各样的奸计:花大量金银收买佞臣们中伤有才能的大臣,使六国的国君亲小人,远贤臣。

  这种节操无下限的搞法,是谁提出来的呢?就是我们本章的主角李斯。是他向秦王献计,这样对付六国的。
  这在战争时期,倒也正常。毕竟战争是不择手段的。
  但是统一的秦帝国建立以后,李斯不可能改变,他仍然是这么个节操下无限的人,干的事儿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也就因此注定了他日后的失败。
  日期:2014-09-25 10:17:00

  话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非常得意,到处巡视他的国土,到海边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鱼,派人射杀了。
  回去他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这告诉我们环保意识很重要,要爱护动物,不管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
  中国人非常忌讳死、坟墓、遗嘱这些东西,仿佛离这些词儿远远的,人就不会死。实际上早立遗嘱是个好习惯。
  作为国君,你至少要立个太子。所谓太子,就是预备继承王位的人。不一定是儿子,也可以是兄弟,或者是兄弟的儿子。
  总之你得指定个继承人,万一你死了权力可以顺利交接,不至于权力中心真空。

  六国里面的魏国,就因为魏王不早立太子,死后有权利的继承人之间相互攻打,整个国家差点亡国。
  后来的诸侯都吸引教训,一般都会先立好太子。
  日期:2014-09-25 10:37:59
  当然也有太子立得太早出问题的,比如说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就是早早就立了太子章。后来又喜欢上了一个吴娃(吴国的姑娘),喜欢到改立吴娃生的小孩赵何为太子,甚至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生前就让赵何当上赵王,自己做太上皇。
  吴娃死了以后,赵武灵王又开始怜悯公子章,甚至开始考虑“一国两王”的方案。还没等他考虑好,公子章就等不及造反了。造反失败,躲到赵武灵王的宫殿里,还是被杀了。
  杀公子章的大臣们担心赵武灵王追究,索性围住赵武灵王的宫殿,围了三个多月,一直到他活活儿的饿死在里面~~
  在君主制的历史上,到底立谁为继承人始终是个大问题,更不要说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
  其实这二十多个儿子里,秦始皇理智上知道最有才能的人是大儿子——公子扶苏。但是他最宠爱的却是最小的儿子。
  这里要讲到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预言,是一个方士从海上得来的,只有一句话:“亡秦者胡”。
  秦始皇知道这句话以后,非常认真对待,认为这个胡指的是胡人(外国人),于是让大将蒙恬、公子扶苏都到塞外去攻打匈奴,免得胡人亡了秦国。

  他唯独忘了自己的小儿子,名字里也带个“胡”,就叫“胡亥”。
  日期:2014-09-25 11:10:33
  当秦始皇病的要死的时候,他终于理智起来了,写了封信,让人叫公子扶苏回来,意思是准备交代后事了。
  但是掌管玉玺的人名字是个宦官,名叫赵高,是胡亥的师傅。对他来说,最符合他利益的莫过于立胡亥为太子了。
  所以他秘密的扣押下了秦始皇的诏书,没有交给信使送出去,就等着秦始皇挂掉,好开始他的一系列阴谋。
  没多久,秦始皇果然如他所愿挂掉了。
  需要李斯作出选择的时刻到了。身为秦国的丞相,如果赵高的奸计得不到李斯的配合,那是基本没有实现可能的。
  赵高拿来说服李斯的话,原理很简单,就是:“您在公子扶苏那里的地位比不上蒙恬,一旦公子扶苏即位,您就不再是丞相了!不如考虑下胡亥~”
  如果李斯为人正直的话,他这时候就会拒绝。这样,他虽然可能不能再担任丞相了,但是至少可以寿终正寝。
  但是前面说过了,他虽然有才能,却是个节操无下限的人,自然也干不出那种坚持做人底线的事情。好吧,他有没有底线还是两说。
  在他做出选择的时候,他实际上也选择了自己将来的命运。
  日期:2014-09-26 09:28:08
  在李斯和赵高的共同谋划下,他们伪造了一份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篡改了秦始皇给公子扶苏的诏书,要求他和蒙恬自杀。
  公子扶苏和蒙恬就这么自杀了。胡亥顺利的登上了皇位,这就是秦“二世而亡”的秦二世。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是因为秦始皇生前的规定,只要秦朝在,每一任皇帝都用数字命名,他是始皇,以后的叫二世、三世、四世……一直这么下去,直到万世,就跟iPhone似的~
  胡亥登上皇位以后,在赵高的“辅佐”下,干了许多坏事,加上秦国的法律本来就严苛异常,到了什么地步呢?路上走的人,有一半都是受过刑罚的罪犯,死人的尸体堆积在街市中,都来不及处理。所以天下的人纷纷揭竿而起,开始反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