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6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4 15:54:55
  ◎六国最后到底是如何灭亡的
  中国这么大,秦国的军队当时总共才六十万,真要一个一个城市靠武力打过去,还真得费很长一段时间。
  要知道,汉朝的时候,曾经有人守一座孤城,就七千多人守了三年多,也没打下来。
  六国的任意一个国家,也至少有几十座城了,照这个办法一一打过去,绝不是几十年之内就能统一的。
  而事实上,从我上一回讲的赵国被活埋了四十万军队开始,只过了三十八年,秦国就统一了中国。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实际上,秦除了武力直接攻打以外,更多采用的是利诱、威压和反间的方法。
  每个国家都有佞臣,秦派人拿着金钱,去各个国家游说,共同尊秦国称帝。
  如果有比较有能力的大臣,比如信陵君,就用奸计破坏他与国君之间的关系。
  佞臣和带路党永远都存在,至于为什么会相信他的话,就是这些身为国君的人自己的问题了。
  日期:2014-09-24 15:56:06
  第一个灭亡的是韩国,六国里最小的一个。灭亡之道是自己投降的。送上了土地,献上了自己国家的玉玺,希望成为秦下属的一个小国家,继续存活下去。
  当时派去执行任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韩非子。
  韩非子代表韩国前去,却单独上书,说自己有办法能够灭亡六国,希望秦王给他一个机会。但是被李斯嫉妒,送给他毒药,让他自杀了。
  历史学家给他的评价就是:韩非子身为韩国的大使,却给秦国出谋划策,第一个想要灭亡的就是他自己的国家,死有余辜,一点儿也不值得可怜。这是题外话。
  秦兵没有满足韩王这个卑微的愿望。仅仅偏安了三年,秦就派人去把韩王抓了起来,韩国原有的地盘改成了秦下属的一个郡,叫颖川郡。
  以后你会看到类似的事情多次在中外历史上重复。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欧洲各国一开始是如何采用绥靖政策,但是并不能满足纳粹德国的愿望,只会让他胃口越来越大,后来差点打下了整个欧洲。
  韩国曾经采取过的抵抗措施,就是派了个水利学家去秦国,游说秦王修建一条长长的灌溉渠,希望借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

  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秦王觉察到了,想要杀这个水利专家,他说:“我这样做确实是为韩国延长了几年寿命,但是一旦建成,对秦国来说就是享受万世之利了。”
  秦王于是让他继续主持施工,完成了这项工程。后来秦国的关中一带盐碱地都因此得到肥沃的灌溉,收成很高,因此而更加富庶了。
  这就有点像在跳棋里,不忙着自己走,而是忙着堵人家的路。你站在那里不动,仅仅希望别人能慢一点,并不能真正有用。
  自己国家有韩非子这种人不能用,这本身就注定了国家的灭亡,更不要说最后是自己投降的了。
  日期:2014-09-24 23:20:11
  第二个灭亡的是赵国。秦国用的方式主要是收买佞臣,进谗言,离间赵国君臣。

  昨天已经说过,在赵括的领导下,赵国的主要兵力被一网打尽,此后就一蹶不振。
  赵国并不是没有试图反抗过。他们曾经试图重新起用廉颇。廉颇当时已经年纪颇大,赵王派人去看看廉颇怎样,还能用不。
  廉颇的仇人郭开,才不在乎国家是否灭亡呢,只想着阻挠廉颇又一次被重用,就给了使者很多金子,让他说对廉颇不利的话。
  廉颇见了使者,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挂上盔甲,自己上马,以表示自己还可以继续带兵。

  使者回报赵王,说:“廉颇将军虽然老,饭量还可以,就是跟我说了一会儿话,就拉了三次大便。”
  于是赵王就认为廉颇太老了,身体不行了,不再用他。
  实际上当时赵国还有一个四大名将“起翦颇牧”里的李牧。这个人非常有本事,在戍守赵国边境的时候打得匈奴十多年不敢来进犯。但是再有本事的人也抵不住一个听信谗言,又不自己考察的笨蛋Boss。
  秦国在李牧手里吃了败仗以后,知道打硬仗是打不过的,就用重金贿赂赵王宠爱的佞臣郭开。对,就是前面对廉颇进谗言的那个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诋毁赵牧,说他要谋反。

  赵王就这么傻乎乎的相信了,派了另外的不咋地的人去代替赵牧。赵牧不接受,结果就抓起来杀了。
  这样自断左臂右膀之后第二年,赵国就被秦国的名将王翦,攻下了首都邯郸,抓住了赵王。赵国从此灭亡。
  赵王被抓以后,赵公子嘉逃出来了,在“代”那个地方,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和燕国一起对抗秦国,但是没有成功,最后仍然被屠灭了。
  日期:2014-09-25 07:34:48
  第三个轮到的是魏国。秦国用的方式也主要是用离间计。

  魏国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给你讲过他“窃符救赵”的故事,他还是蛮有本事的,魏国本来不应该这么容易就亡国了。
  秦王忌惮的就是信陵君。他派人携带万金前往魏国,挑拨魏王和信陵君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就是说魏王您还不如信陵君有名,让魏王嫉妒。
  魏王天天听到这种话,最后就相信了,撤除了信陵君对军队的统领。
  信陵君知道自己被谗言中伤了,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很是伤心,过了四年就死了。
  这以后没有几年,秦国的军队用水淹魏国的都城,城墙塌了,魏王投降,仍然被秦军杀死,魏国从此灭亡。
  日期:2014-09-25 08:40:22
  第四个就是楚国。这个是真正打硬仗打下来的。
  秦王当时问将军李信:打下楚国需要多少人。李信说:只需要二十万就够了。
  秦王又用同样的问题问王翦。王翦说必须要六十万人。
  秦王就说:“王将军已经老了啊,怎么这么胆小呢?”
  王翦于是就称病辞职了。
  李信后来带领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被杀得大败。秦王没有办法,再去求王翦来指挥。
  王翦要求必须要六十万军队。但是六十万军队,基本上就是秦国全部兵力呢。都派了出来,整个国家就空虚了,秦王怎么肯呢?
  王翦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从接受任命的那天起,就向秦王索要各种各样的良田美宅,作出一副贪得无厌的样子。
  秦王大笑,说:“你为我做事,还担心报酬问题吗?”
  王翦说:“为大王您做事,就算做的再好,最后也是很难封侯的。不如趁着大王您现在看重我,多要点良田美宅,留给自己的子孙。”

  为什么秦王会大笑呢?
  要知道,一个将领带兵在外,君王能用来制衡他的,基本是就是手里扣留的他的家人,以及功名利禄这些东西。
  王翦作出一副十分在意家人,处处为子孙考虑的样子,秦王觉得自己手里握的底牌很重要,也就放心让他带兵出去了。
  这个人真的很聪明,可惜他不是楚国的将领。他越聪明,楚国越倒霉。
  王翦带领秦军到达楚国国境之后,把秦军约束在军事堡垒里,整整一年都不出去打仗,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