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 108种思维 108种人生 108种结局 总有一款适合您》
第26节

作者: 冯一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孙胜第一次见面,说得还比较委婉,晁盖却直接就说了是不是生辰纲?幸好公孙胜不是官府派来的卧底,要是的话,晁盖纵然能脱干系,估计也要费不少银钱。而后一行人事发,上梁山遇到王伦后,再看晁盖的表现“且说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众头领饮酒中间,晁盖把胸中之事,从头至尾,都告诉王伦等众位。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自己沉吟,虚应答筵宴。至晚散,众头领送晁盖等众人关下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伏侍。

  晁盖心中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迷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只是冷笑。晁盖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吴用道:“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晁盖道:“观他颜色怎地?”
  晁盖以诚待人,把自己心中所想,全都跟王伦说了,而后也根本没有意识到王伦的神态变化,晚上回去后,还心中欢喜。诸君,这样的一个人,哪里是宋江的对手?
  到这里,就已经很明白了,晁盖这个人直心直性,心里想的只是义气深重,对朋友豪气干云,但对人际关系之间的细微变动,是丝毫不敏感的。后来在梁山被宋江架空,连金毛犬来送马都是送给宋江,可见是晁盖的性格已经早早注定了结局的。
  所以都说豪爽的人是好汉,好汉不假,但真的一旦牵涉到利益斗争,单纯的豪爽,是要吃大亏的。
  而在林冲火并王伦后,晁盖又说出了不合适的话来,话说林冲杀了王伦,手拿尖刀,指着众人说道:“据林冲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好么?”众人道:“头领言之极当。”晁盖道:“不可。自古‘强兵不压主’。晁盖强杀,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

  小子也相信晁盖不是在虚情假意的虚伪,但是要命的是太直白了,强兵不压主这种话,能由晁盖自己来说吗?说这话的意思是摆明了比山寨的林冲等人强嘛。这话吴用来说,公孙胜来说,都比晁盖来说要合适。小子聊到这里,想必有热血青年要唾弃这糟粕文化了,但是小子要说,说话要懂得顾及到听话人的感受。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情太多了,杜迁宋万这些本事平庸的也就罢了,至于林冲小气不小气,那个以后再论。但宋江一上山,吴用直接倒向亲宋派,就是一个明证,吴用何许人也?在第十三回末尾写得明白“吴用不慌不忙,叠两个指头,说出这句话来,有分教:东溪庄上,聚义汉翻作强人;石碣村中,打鱼船权为战舰。正是: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晁盖是生辰纲事件最倒霉的,甚至比杨志还倒霉。为什么这样讲?
  晁盖当时在江湖上的地位,未必高过柴进,可能略微高过宋江一点,为什么刘唐和公孙胜,要取生辰纲,都来找晁盖而不是柴进和宋江?
  日期:2014-09-28 11:42:45
  一方面,柴进身份在那里摆着,这种事他不会干,宋江呢?公门中人,找他干,保不准反被抓了,只有晁盖这样的,能干。另外一方面,江湖上估计晁盖早就有冤大头的口碑“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单只这一句话,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是晁盖来出这个头。
  七星聚义里面,公孙胜是云游道人,想做事,人手财力号召力都不够。吴用一穷教书的,武力值底下。三阮倒是能干,敢干,但是同样的问题,能量不够。刘唐的情况类似三阮。至于白日鼠,更是只能跟着混的主。所以这件事真正担最大干系的,当然只能是晁盖,说白了,另外的几人,干成了大赚,干不成大不了逃亡就是。晁盖呢?
  赔上了一片产业,自己成了草寇,得了个豪爽侠义的美名,而且最后当了很久的傀儡后,惨死曾头市。
  晁盖这个人,是只要有豪爽和兄弟情义,什么都可以舍弃的人。连施耐庵在写初期梁山时也忍不住感叹“自此梁山泊十一位头领聚义,真乃是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有诗为证:古人交谊断黄金,心若同时谊亦深。水浒请看忠义士,死生能守岁寒心。”
  “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在江州劫法场时,晁盖是记得百姓的,对比宋江打破大名府后,血流成河。两人的对立,是从天性中就注定的。而在时迁上山时,晁盖曾经说什么话来?“不说万事皆休,才然说罢,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正是:杨雄石秀少商量,引带时迁行不臧。豪杰心肠虽似火,绿林法度却如霜。宋江慌忙劝道:“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

  晁盖的为人和作风,已经是很明白的了,哪里看得上时迁这样打着梁山好汉旗号偷鸡摸狗的人?但宋江会做,时迁是他保下来的,吴用和戴宗同时在旁边劝,那么时迁杨雄石秀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亲宋派。除了越来越多期待招安的投降朝廷将领外,就连原先有可能支持晁盖的绿林好汉,也渐渐都被宋江拉拢,晁盖被渐渐的孤立了。
  到了曾头市这一回,如之前已经有过不少专家的解读,曾头市暗喻争头市,曾涂,曾参,(金圣叹版本为曾密)曾索,曾魁,曾升,曾家五虎的名字暗喻了此处宋江对梁山一把手的争夺。晁盖正是越来越感觉到镇不住下面的一些妖了,才有了听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其实对比曾头市,祝家庄先前也无礼了,没见晁盖这么愤怒。宋江越劝,晁盖越怒,生的不是曾头市的气,是宋江的气。
  晁盖点那二十个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共是二十个头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