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 108种思维 108种人生 108种结局 总有一款适合您》
第19节

作者: 冯一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雷横一出场书中就交代“那步兵都头姓雷名横,身长七尺五寸,紫棠色面皮,有一部扇圈胡须,为他膂力过人,跳二三丈阔涧,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原是本县打铁匠人出身,后来开张碓房,杀牛放赌,虽然仗义,只有些心地匾窄,也学得一身好武艺。”紫棠色面皮,从长相来讲,这样的人是不能受辱的,正常人什么情况脸会变这个颜色?要么是冻的,要么是气的。
  至于能跳过二三丈阔涧,所以叫做插翅虎,这又是施老先生的笔法,如同金钱豹子汤隆一样,过去说如虎生翼,其实要表示雷横凶猛能跳,直接叫飞虎雷横也未尝不可。插翅,指插翅难飞,插翅难逃。暗喻了雷横性格中的缺陷,会导致人生中注定劫数难以躲过。
  雷横这种人总体来讲是很值得尊敬的,事母至孝,对朋友也讲义气,当然,雷横有些心地匾窄,比如看在晁盖面子上放了刘唐后,却又收晁盖的银子,这才惹出赤发鬼和他大战一场。另外关键的一点是雷横不太懂得变通。朱仝在先后放晁盖和宋江时,总是担心雷横不放人,故意骗他去打前门, 这里可以看出雷横平素为人有些死板,给人印象是不会做人情,欠缺变通。否则以他和朱仝这样熟的关系,朱仝不至于摸不清他的脾气,担心他不放人。雷横和朱仝出发点都是放人,但是做出来的结果,却给人感觉朱仝是白脸,他在唱黑脸,这就是性格不会变通导致的缺陷。

  有血性的性格,如果能耐再比较大,又没有明师指点修身养性的功夫,那就非常容易惹祸了,雷横和白秀英的第一次冲突,其实要是放在普通人,别人讥讽了几句,也不至于拳头说话。 “ 白秀英托着盘子,先到雷横面前,雷横便去身边袋里摸时,不想并无一文。雷横道:“今日忘了,不曾带得些出来,明日一发赏你。”白秀英笑道:“‘头醋不酽彻底薄’,官人坐当其位,可出个标首。”雷横通红了面皮道:“我一时不曾带得出来,非是我舍不得。”白秀英道:“官人既是来听唱,如何不记得带钱出来?”雷横道:“我赏你三五两银子,也不打紧,却恨今日忘记带来。”白秀英道:“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白玉乔叫道:“我儿,你自没眼,不看城里人,村里人,只顾问他讨甚么?且过去自问晓事的恩官,告个标首。”雷横道:“我怎地不是晓事的?”白玉乔道:“你若省得这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众人齐和起来。雷横大怒,便骂道:“这忤奴,怎敢辱我?”白玉乔道:“便骂你这三家村使牛的,打甚么紧?”有认得的喝道:“使不得,这个是本县雷都头。”白玉乔道:“只怕是驴筋头。”雷横那里忍耐得住,从坐椅上直跳下戏台来,揪住白玉乔,一拳一脚,便打得唇绽齿落。众人见打得凶,都来解拆开了,又劝雷横自回去了。”

  白秀英这样的人家,何必和她口舌之争又当众打人?如果觉得丢了面子,雷横在当地毕竟是个都头,完全可以以后再找机会借机生事闹她的场子,比如天天带一帮人坐着听戏不给钱,只要不打人违法,怎么闹都好办,就算白秀英背后有人撑腰,那县官是场面中的人,只要不给他把柄,他也只能从中间调和,雷横自己也就不会有那一场官司。
  有血性的人最不能容忍他人侮辱自己的家人,像雷横这样连口舌之争都处理不好的,那后面打伤人命是很自然的事。而这样的性格也是容易被人利用的,他自己上山后又去劝朱仝入伙便是一个明证,这才惹出了“朱仝听罢,半晌答应不得,便道:“先生差矣!这话休题,恐被外人听了不好。雷横兄弟,他自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出头不得,上山入伙,我亦为他配在这里。天可怜见,一年半载,挣扎还乡,复为良民。我却如何肯做这等的事?你二位便可请回,休在此间惹口面不好。”

  施恩不望报,以朱仝的为人,说出这样的话,是对雷横的做法很不满意了。所以有血性,其实是个好事,但是后天还要修行,否则自己容易陷入麻烦不说,更容易被人利用,处处得罪人,可以说以他的性格,如果不是占了和宋江晁盖都是老乡的便宜,即便是在梁山,他的座位也不可能这么靠前。
  雷横的结局,是在征战方腊时阵亡,按水浒传的思路,雷横虽然有孝,义气这样的优点,但是性格中的缺陷如此明显,结局也就是很自然的插翅难逃了。
  总结:血性要由一颗理智的心来支配 能如此,就是中山先生说的尚武精神。如雷横者,徒具血性和一身本领,却只能是匹夫之勇,虽然事母至孝,但性格缺陷太过明显,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日期:2014-09-22 10:36:13
  人仙魔百变皆可 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
  过去有一句话,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余在幼年时常听长辈说这一句老生常谈的话,那时年纪小,未经世事,心里总是不以为然。总觉得很多人不读书也很厉害,而后人生屡逢灾难,找一个小城躲起来闭门读书,才明白原来不是命运多舛,其实是人生修行不够。
  在中国传统社会,私塾先生教小孩子读书,往往只要求背诵,不要求理解,这后来成为传统教育模式被批评的原因之一,现在想来却大有道理,一个小孩子,就算跟他说了古代圣贤说的道理,他又能明白什么?还不如让他硬背下来,最好是能按着道理去做,如果不行,起码还可以在这个孩子长大后,真正遇到事情时,自然就会想起这些小时候就记过的道理,应用于实践。对比现在某个国家的小孩学的东西,表面上个个都是经受十几年高等教育的人,其实很多人发现读了十几年书学的东西在社会和人生中根本用不上。

  这当然不能怪读书的人,他们是受害者,读了一辈子的书,最关键的问题安身立命却解决不了,于是纷纷说读书无用,也不知道是书真的无用,还是某个国家教育的悲哀。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功五读书,前面四项,生下来就有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出生在普通甚至是贫困的家庭,只有读书这一条,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历史上多少上不起学却靠自己借书苦读而成就人生和价值的故事?太多了!
  《易经》开篇乾坤二卦已经讲明天地人生的法则,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人心也会变,所以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命运风水,都是会变的,如果风水不变,那些封建帝王的陵墓号称龙脉,怎么连枯骨都已经随风而逝?
  唯有自强不息,才符合这个运动的世界,初中物理不是就已经说过,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吗?那如何在运动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书,只有读书,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多少人一辈子花在了咬文嚼字和引经据典上面,书的意义,在于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在于快速吸取前人的智慧应用于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如此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