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日记:三国原来可以这样读》
第11节

作者: 口合口合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大哥你不说出来我们以后怎么验证你说的话呢?到时候你就是诳我们也不知道啊!”益德总是这么憨厚,从他身上我算是知道什么叫长相和情商不成正比了。
  “开玩笑,我是那种诳人的人吗!”
  他话这么一说,我和益德相互看了看,居然都没有做回答。这态度明显让大哥很生气,于是他抽出了自己身上的那两把宝剑,然后在桥下的一块大石头自顾自地刻了起来——这两把剑原是别人赞助的一大块铁的一部分。大哥原本想打造一把剑,结果发现原料多了一点点,不忍心浪费的情况下他只好打造了两把稍小一点的剑,还很风雅地取名为“双股剑”;到现在,这两把剑已经锈迹斑斑了。

  “我把那两个人的名字刻在这石头上了,十年后你们再来看此石便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了……益德,不许偷看!好了,大家都吃饱了吧?好,走,接着上路!”
  哼着小曲,我们又整理好行李(其实就是几件破衣服),然后继续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日期:2014-09-13 11:09:21
  十一 时来运转
  机遇来了有时候挡都挡不住。在我们哥仨漂泊了差不多五年后,一个人拯救了我们。他不是别个,正是让三弟羡慕嫉妒恨的屠户同行,当朝国舅、大将军何进。
  事情是这样的:皇上驾崩了,大将军掌权,他手下劝他趁机做掉十常侍,而太后却不同意,于是一个叫袁绍的二代就给何进出主意说要他召集天下之兵汇集洛阳,然后向太后逼宫。何进一听挺有道理的,于是一边派了一些手下外出募兵,一边又召唤了一些已经在外带兵的武将进京——董卓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我和益德都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何太后要反对哥哥杀宦官,也不清楚大将军为何要做这种决定,但大哥说得好:儿子亲还是哥哥亲?太后虽然是个妇人,但王莽、梁冀的故事还是知道的,所以当然不能让哥哥太做大——今天皇帝姓刘,太后就是太后;他日若是皇帝姓何了,太后也就是一个公主而已,这能相比吗?
  至于何进为什么要召集外地军队进京,大哥表示也不能理解:若真要杀宦官,大将军的正常人部队难道擒不住那群阉人?干嘛如此兴师动众?益德觉得可能是人多气势足,像他以前杀猪一样,杀之前也要喊一堆乡亲一起观看。大哥听了笑道:你那是杀猪,现在是要杀人。猪不会有同党,人可是有社会关系的。搞这么隆重,万一事情泄露十常侍反击怎么办?这几十年下来天下的阉党也不会比士人少多少呢!

  事实上这消息确实泄露了,因为连我们这种逃犯都知道了。至于大哥真不愧是老江湖,他甚至从各种小道消息中打听到有个叫毌丘毅的何进部下要去丹杨募兵,于是我们三人就“碰巧”在洛阳和丹杨的必经之路上休息,然后又“碰巧”遇见了毌丘毅,最后就顺理成章地被编入了他的部队,如此一来,我们之前殴打国家公务员的罪名便被瞬间洗白了。
  为什么大哥是大哥,看到了吧!
  丹杨位于淮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据说那里的人民是南方蛮夷的同类,一个个都好勇斗狠,嗜血成性,所以朝廷很喜欢去那里征兵。我们哥仨怎么说也算是武艺高强的人物,一听说那里遍地都是同类,也十分高兴,于是便风风火火地跟随毌丘毅都尉一起南下,但路才没走几步,我们便遇险了。
  一群流寇包围了我们的部队,然后,毌丘毅刚征的几百人便一哄而散了。当时我们也有两个选择,跑,或者不跑(废话)。要说跑的话其实真无所谓,毕竟大家本来就一直在跑路,所以我也不在乎继续跑下去——益德也这么觉得。
  但大哥却不答应了。
  他说道:“我们已经荒废了五年光阴,若再这般等下去,难道要就此终了一生吗!”
  听他这番话,我和益德也幡然醒悟了。是啊,跑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时机可以洗清档案,就算是拼死,也要保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小崽子们来吧!跟你爷爷决一死战!”

  我们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武器,然后见人便砍杀了起来。大哥的双股剑我前面已经介绍了,我的兵器原本是一把枪,五年前打黄巾的时候在战场上捡了把断了柄的砍刀,于是便将刀刃和枪绑在了一起,成了一把长柄刀。我们年代这种兵器是很罕见的,所以弟兄们便给我的刀取了个响亮名字——青龙宝刀。其实呢,除了看起来拉风吓唬人外,这玩意儿砍人效果极差,而且只适合步战,等到要马战时我都是卸掉刀刃直接用枪刺的,不然胯下的坐骑会因为忍受不住一人一枪一刀的重量而左右摇晃把我摔下去。

  三弟的兵器更坑爹。他原本是叫铁匠给他打一根长矛,结果那厮打铁的那晚喝多了,把长矛打成了晒衣杆,足足有丈八之长——后来大哥严重怀疑自己双股剑缺的料是到益德手上去了。而且长就长吧,铁匠还把他矛头打的歪歪斜斜的,冷却后像是一堆废铁。益德原本想揍死那乡巴佬,但大哥却劝说他道:这兵器如此卓尔不群,正配得上你这非一般的人啊!益德这才作罢。后来益德果然在黄巾战场上出了名,大家纷纷来参观他的“丈八虫矛”,益德觉得“虫”字不好听,所以便改名唤作“丈八蛇矛”了。

  就这样,我们三人双剑一刀一矛一枪地便上前和贼人干上了。打的同时大哥还教我们轮流堵住都尉不让他逃出去——他要是逃了我们要立了功找谁?要死那就一起死呗!
  所以都尉每次找到机会可以突围时,益德就冲上去一把拉住了他:“大人,那边有危险。”然后便一脚把他踹回了战场。我和大哥干的事也差不多,只是相对于三弟来说要稍微温柔一点而已。

  绝不做冤大头,这是大哥说得最好的一句话;之一。
  战斗从正午开始,一直打到傍晚才结束。事实证明,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从这群贼人的衣裳来看,那确实是穷得叮当响的;他们出来打劫,大概也没有张角那样崇高的理想,应该就是想抢口饭吃而已。但为了抢口饭把命丢掉?不值得。
  我们这边的人基本都死光了;当然,也没多少。就战后的统计来看,真正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战斗的人不会超过五十个,其余都尉招募的壮丁都跑光了。问我为什么知道?很简单,仗刚打完就有几百人跑了回来重新投靠了都尉。按他们的说法,自己是打算冲出外围找周边政府寻求帮助所以才跑路的。
  这个不是不可能,但是总共就几百人,然后几百人都选择了跑出去求助,只有五十人留下来战斗?当然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当兵也好做贼也罢,还不都是要混口饭吃?为了吃饭丢掉脑袋,谁愿意?
  但话又说回来了:打仗还是得靠正规兵,强拉的壮丁不靠谱啊!
  至于都尉,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穿我们哥仨的“阴谋”,但相对而言,起码我们是留下来奋战的人,比起丢下他不管的还是要好多了的——虽然我们对他有点太关照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