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的那点事——细数钢贸链各环节罪与罚》
第15节

作者: 专用马甲122
收藏本书TXT下载

  24、国企之小结
  日期:2013-11-27 11:40:04
  24、国企之小结
  节选虚拟经济的定义:“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
  笔者不懂经济学原理,以有限的认知枉断。实体经济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是人类通过劳动而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而虚拟经济只是对实体起到辅助作用,只是在某些地方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切勿本末倒置啊!
  反观现在的某些大地方国企,某些有着“共和国长子”美喻的大央企,本应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保值增值,为经济的调节发挥作用,但实际却是凭着“人民”给予的资源,在市场竞争中与民争利。凭着“人民”给的信用,在市场及资本运作中飞扬跋扈。本应走在“创造”的最前沿,可实际却是冲在“收益”的最前头。

  又何止是钢贸,现在哪行哪业,只要有利可图,哪里没有充斥着国企的身影!顶着人民的后盾,不去创造价值,生产价值,却还披着实体的外衣,打着实体的幌子,游戏般将账户上的数字从这个增变为另一个,前赴后继,乐此不疲。这种戕害经济,扰乱经济的做法早已与身负使命背道而驰。其部分“长子”,“次子”的部分行为,又与弑母何异?
  分公司之间抢货,打官司;被同一个客户同一个手法欺骗多次;刚进入行业还一单没成做就被骗好几个亿;出事如无头苍蝇,危机处理方法让人贻笑大方;欺瞒股民;只为保身,不计损失;铺张浪费,好大喜功;对上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对下工于心计,发个指令都故意含混,让下面的人去揣测,对外则趾高气扬,装腔作势……
  涉及钢贸的企业的名字我就不点了,也算是兑现我不点名的承诺。但你们的总上级国资委若真有心,若真想着一点为国为民负责,也该来好好查查,该处理介入的纠纷也该介入,而不是简单的交由法院处理。钢贸仅仅是冰山一角,他们甚至不满足于钢贸商的资金流量,把资金流到钢厂,流到更上游的矿石,矿砂,涉及资金量之巨,令人咋舌。(PS:附送一条“旧闻”,被喻为中国钢铁物流企业重组第一案的五矿、浙江物产收购科弘系。 有兴趣自行百度)

  民企出了问题,就是老板出了问题,责任还得背负到底。而国企出事了,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新到任领导对旧账甩手不管,甚至拒不承认。多么严重的事情都能找个替罪羊,盖以“不务正业,深受其骗,认真反思,悔过自新”掩去,他年不久,又能东山再起。悲呼!
  某央企高管曾无比痛苦的跟我说,我辛辛苦苦几十年,才爬到这个位置,就因为这事,现在被革职,这半年来就是不停的写检查,不停的写交待,出来办事情想要报销发票都得提前打申请,薪水也停了,每个月只发一点生活费。
  我心里想着:子叹如今,犹忘初乎?人前显贵,背受利惠,何等风光。今日大浪,尚能自保,子昔日之友尚囚笼中,步寸不行,如鱼待砧板,涕哭之状,又忘乎?——翻译成人话就是:滚你妈的个逼!
  你,还记得该负的职责吗?!
  日期:2013-11-28 15:15:57
  银行、银行
  25、银行的基本概念
  借这个机会先来简单的普及下银行的知识。业内人士跳过,或请批评指正。
  通俗的理解,银行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地方,然后衍生出其支付中介,信用中介等其它功能。银行按其职能划分有多种,我们常听到的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当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5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即平时我们常说的5大行,“中农工建交”。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是两个机构;另外想必有个词大家肯定听过,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资料显示上述国有银行于2010年7月份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革。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相关知识,不是这里叙述的重点,跳过了。
  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有12家:浦发、兴业、招商、民生、浙商、中信、光大、广发、渤海、华夏、平安、恒丰。
  再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不用术语,只是简单的理解其就是商业银行的上级单位。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也是货币的唯一发行机构,所以你能看到的人民币上都会写着“中国人民银行”。从个人角度上来说,上述银行基本上都满足了日常的金融需求。

  话说很久以前,商人把黄金存在金匠那,金匠便开个凭证给商人。需要用钱是商人可持凭证到金匠处拿回自己的黄金,后来商人发现即使不把黄金领出来,只把凭证给交易方也可以。再后来金匠发现原来自己开的凭证就能当黄金使,于是便有些人起了邪念,开起了假凭证。可当假凭证流通到市场之后完全没有被人发现,金匠发现只要自己开的假凭证数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要不是所有的商人同时来取回自己的黄金,那么这种假凭证就完全具有真凭证的作用。

  上述金匠便是银行的雏形,而保证“一定范围之内”的“假凭证”便是现代银行中“准备金”制度的来源。至于不是所有商人同时来取黄金这条至今无法可破,也就是即使今天任何一家银行,如果所有客户同一天来取款,都得倒闭。笔者写到这突然想,从诞生之日起便决定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欺骗”基因呢?呵,这个就交给哲学家去思考吧。
  现在的银行一样,一方面吸收社会存款,另一方面将这些存款再放贷出去,从其中赚取差价。如果一个银行有10个人存款,每人存1万,即吸收10万存款。按理说这些钱都是客户的,银行是没有权限将钱另做它用。现在法律赋予银行有权限可以另做它用,但银行也得保证客户想用钱也能随时取得到。于是便有人想:收了10万块,那能往外贷多少,又最少要留多少在银行绝不能贷出去呢?后来这个人通过大量数据实践之后发现了一个系数X。即假如系数X是20%的话,就是银行吸收了10万存款,一定要存在银行不动的是2万,能往外贷的是8万。如果X调大的话,则存在银行不能动的钱变多,往外贷的钱变少,反之同理。

  这个决定X值的人就是上文提到的“中国人民银行”,而X值就是我们所说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X就说明银根紧缩,市场上可流通的钱少了,贷款难了。下调X则说明释放了部分存款准备金,市场上可流通的钱多了,贷款相对容易了。于是这个X值逐步演变成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成为央行间接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在X值定好,也足够合理并且有人监管,但银行本身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解决,就是上面说的“不能所有商人同时来取黄金”。当涉及人员基础越多,范围越广,上面这种现像可能性就越小,但小归小,总得要防备啊,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只能告诉你,没办法!所以银行的存在是基于社会大众的百分之百的信任,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第二个哲学问题出来了,银行的诞生是以欺骗为雏形,怎么搞到最后他却成为了大众无条件信任的机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