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57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上所述,就是法国人搞“静坐战”的几点原因!
  对于法国人的这个态度,我的看法是,法国人其实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想过去招惹德国,他们完全是跟着英国人的脚步走的。
  一战结束之后,惨胜如败的法国怕德国怕的要死。法国人觉得就凭自己的力量根本就搞不定德国,所以他们希望英国人和美国人能保障法国的安全。这种将自己的国家寄托在英国和美国身上的思想一直占据着法国政治家们的头脑。
  所以对德宣战是取悦英国的一种作秀,而发起“静坐战”则是出自法国人的本心。可以说,要是拿破仑知道自己的子孙居然沦落到了这个地步,我想他一定会诈尸的。

  日期:2013-06-17 21:34:23
  英法在西线的表演让希特勒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或许宣战只是英法为了维护其大国的体面使然。而实际上,英法两国对跟德国交战并无很大的决心。
  根据自己的这个判断,希特勒再次向英法抛出了橄榄枝。10月6日,他在皇冠歌剧院发表演说,公开呼吁和平。他说道:“西方的这场战争为什么要打?为了恢复波兰吗?凡尔赛条约中的波兰再也不会崛起了。关于建立波兰国,这个问题应该靠俄国和德国解决,而不是靠西方。那还有什么理由打仗呢?应该承认,许多重要问题或迟或早终是要解决的。在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被屠杀前,在数以十亿计的财产被毁灭前,坐在桌旁解决这些问题,岂不是更明智吗?”

  说完了这些体己话之后,话锋一转,接着就是战争威胁。希特勒接着说道:“命运将会决定谁是谁非,只有一事是肯定无疑的。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从未出现过两个胜利者,而常常是一方被征服。我们唯有祈求上帝,让上帝为第三帝国和其它各国指出正确的途径。然而,若丘吉尔先生及其他先生的意见占上风,那么,这将是我最后一项声明。然后,我们就将战斗,在德国历史上绝不会再出现一个1918年11月!”

  由于德国元首呼吁和平,使害怕与英法交战的民众大大松了一口气,不少德国人马上就走上街头唱歌跳舞,就好像和平条约已经签署一样。

  不过,德国显然高兴的太早了。第二天,针对元首的和平建议,法国总理达拉第迅速给出了答复,他说,除非保证能让取得“真正的和平和普遍的安全,否则,法国绝不放下武器”。
  法国总理的意思很好理解,波兰必须恢复,德国必须道歉,不然和平免谈。要说法国总理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还回个话响应一下希特勒。不像英国人,鸟都不鸟希特勒!伦敦方面对德国元首的和平建议半点儿回音都没有。
  英法还是这么个态度,那和谈就搞不拢了,希特勒干脆做了最坏的打算。10月9日,他发布了“第六号战令”。该战令扼要地说明了对法国的进攻将通过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来进行。
  10月10日上午11时,7名军事将领前来总理府报到。在发布新的指示前,希特勒宣读了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是他自己写的,这是他对一些军事和政治问题思考之后得到的研究结果。
  拿着备忘录,希特勒说道:“自1648年第一帝国分裂以来,德国和西方就是敌人,而这个斗争也必然会这样或者那样打下去,打个水落石出。但是,对立刻结束战争,我并不反对,只要在波兰取得的成果能被接受。如果,西方不接受我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必须毁灭西方国家的力量和能力,使之永远不能再反对欧洲日耳曼人民国家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
  当希特勒明确地提出了要毁灭英法之后,有些将领马上就提出反对,认为不易仓促发动进攻。这一点儿,希特勒并不否认,不过,他说时间在敌人那边。
  他说,由于跟俄国签订了条约,在波兰又取得了伟大胜利,德国终于可以,多年来首次在单一的战线上发动战争了。取得了东方之后,陆军便可以倾全力对付英国和法国。他着重强调说,不管是什么条约或者公约,都不能确保苏联长期保持中立,令苏联不发动进攻的最大保障就是立刻显示德国的力量。

  对于意大利是否还会与德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希特勒说这完全取决于墨索里尼还能活多久。罗马的形势可能瞬息万变。比利时、荷兰和美国的中立也一样。他说,时间对德国不利,因为尽管目前德国占有军事优势,但是英法两国正在缩短差距。若进行持久作战,危险必大。德国粮食和原料供应有限,而德国的生产基地鲁尔区又极易受空袭和远程大炮的袭击。
  说完了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之后,希特勒又说起了军事方面的问题。他说,1914至1918年那种阵地战必须避免,进攻必须依靠坦克和在波兰发展起来的空中战术,装甲部队将领头突破。他告诫将领们,必须随机应变,另外,他还有声有色地告诉将领们,向防守薄弱的敌军阵地发起集团进攻,便能动摇敌方战线。
  不得不说,希特勒的一套说辞摆了事实,讲了道理,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认为,德国陆军还没有做好与西方交战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不过,作为了解希特勒脾气的人,德国的将领们知道元首向来说一不二,要是谁敢提反对意见,说不定就是一顿大骂。由于担心希特勒发飙,将领们统统默不作声,没有当面提出反对意见。
  希特勒见将领们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还以为他们已被他的演讲说服,于是宣布散会,让将领们下去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德军将领们纷纷一碰脚跟,应了一声:“是,我的元首。”随即飘然而去。
  日期:2013-06-17 22:21:21

  就在希特勒调兵遣将,打算干掉英法之际,在伦敦,张伯伦仍然在为如何回复希特勒的和平建议而苦恼。在德国元首发布入侵令的当天,也就是10月9日,张伯伦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中他说希特勒开出的和平条件并不令人满意,于是他建议英国回复必须强硬。大臣们同意了这一建议,但是又决定推迟两天再作公布。
  10月11日上午,一条小道消息传遍了柏林,该消息说张伯伦政府已经倒台,新的英国政府热爱和平,一份合理的停战协定就要签订。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所有人都沸腾了。就连卖白菜的老太太们,都由于过度兴奋,而将她们的货物抛向天空,并将其完全捣毁。
  柏林人都疯狂了,他们完全陷入了欢乐之中不能自拔。直到柏林电台出面否认这则消息,人们才从幻想中醒来,继续面对德国与英法处于战争状态的现实。
  10月12日下午,经过一周的拖延,张伯伦终于对希特勒的和平建议作出了答复。他在下院宣布,德国建议既含糊其辞又捉摸不定,英国拒绝接受。如果希特勒需要和平,那就不要光说空话,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他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撤出波兰,公开道歉),以证明他真诚地倡导和平。
  张伯伦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讲完之后,下院只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显然,不少头脑已经冷却下来的英国议员们对英国与德国的战争缺乏热情,他们甚至已经在为对德宣战而后悔。不过,事已至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绝对不会向法西斯低头,他们要战斗到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