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58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帝国的权力是一定的。所以,各种利益集团之间,永远也存在着争斗。而且,因为整个帝国已官僚化了,换而言之,绝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豪门家族存在。所以,不论哪个利益集团的首脑,想让大家都听他的话,也是无法实现的。
  皇帝处于权力的中枢,下面是一群想争夺权力的人,皇帝想收拾谁,也是小菜一碟。因为,哭着喊着想取代相关权力者的人,那是成群结队;皇帝一声令下要收拾某个人,肯定会有数不清的人扑过来收拾他。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天启当皇帝后,随便一个暗示,大太监王安就死于非命了;再随便一个暗示,就把东林党打得销声匿迹了;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崇祯当皇帝后,随便一个暗示,就把魏忠贤打得灰飞烟灭了。

  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官僚社会中。官员就是一个个的打工仔,你别看某个人是总经理,可以指挥整个公司。问题是,明天老板炒了他的鱿鱼,他当时就什么也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做为高级经理人,自然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帝国里呢,皇帝炒了你的鱿鱼,你还能干什么呢?
  日期:2013-12-31 19:49:08
  对于整个官僚集团而言,皇帝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官员而言,皇帝的爱憎却可以决定他的命运。比如,皇帝讨厌东林党,东林党当时就得靠边站;如果东林党还不服,当时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再比如,皇帝喜欢东林党,东林党人马上就众正盈朝了。
  作为一个皇帝最大的困惑就在于,他可以决定具体官员的命运,却无法决定官僚集团的命运。换而言之,邪党来了,官僚集团还是老样子;东林党来了,官僚集团还是这个样子;阉党来了,官僚集团还是老样子。总而言之,皇帝怎样折腾,也无法改变大家一块作假账、侵蚀帝国财产的事实。
  所以,当时天启的母亲(他父亲的宠妃)、祖母(他爷爷的宠妃)不愿意退回后宫,只是希望天启皇帝愿意尊重他们从前的利益,绝没有控制天启皇帝的意思。因为控制皇帝,在明帝国那种权力格局中,这本身是不存在可能的。这也就是魏忠贤权势熏天,却不敢与崇祯皇帝进行任何对抗,更无法组织起任何对抗的主要原因。
  因为,皇帝处于天下利益的汇集中心。而且,在成熟的官僚社会中,又无法产生什么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军政大佬。所以,皇帝借力打力时,那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换而言之,皇帝想收拾谁,谁也是死路一条。所以,你别看明帝国曾出现过权倾朝野的太监、首辅,但是,通常都是因为皇帝信任他、支持他。只要皇帝的信任、支持消失了,他们马上就什么也不是了。
  最典型的就是魏忠贤,他曾风光无限,但是信任他的皇帝一死,新皇帝一来,他马上就狗屁也不是了。
  对于皇帝而言,后宫总会有一些值得他亲近的人。这个女人不是太后,就是皇后;不是皇后,就是某个宠妃;不是某个宠妃,就是某个太监。如果大家总希望皇帝在后宫,不能亲近任何人,那就叫扯淡。因为,你就是这样要求一普通老百姓,那个老百姓也会和你急的。因为,你他妈的管得个宽。
  问题是,皇帝处于天下利益的汇集中心。所以,任何一个人能与皇帝拥有亲近的关系,就相当于抓住了五千万元的大奖。
  基于东林党的意思,他们希望皇帝只亲近他们,和他们指定的人。比如,在后宫只能亲近大太监王安(因为,王安愿意与东林党合作);在外面,只能亲近所谓的正直官员(也就是传说中的东林党)。问题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皇帝不是傀儡,他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

  不要说官员想这样控制皇帝了,就是普通老百姓,想这样控制自己的儿子,十有八九也无法实现的。
  日期:2013-12-31 19:52:22
  东林党与太大监王安,害怕皇帝的祖母、母亲(皇帝父亲、祖父的宠妃)分享他们的权力。所以,就把这两个女人逼走了。问题是,皇帝的奶妈出现后,东林党又能怎么办呢?
  从理论上,皇帝早就不吃奶了,所以皇帝的奶妈早就应该离开皇宫。问题是,皇帝一心要留下自己的奶妈,官员难道还能与大太监联合起来,一块冲进皇宫,把皇帝的奶妈赶走,再进行一场类移宫的政治斗争?显然是不行的。因为,真是人说人了,你管了个宽。
  从某种意义上,朱常洛(当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能当皇帝,甚至朱由校(天启)能当皇帝。主要是因为东林党一直上窜下跳的支持他们。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没有东林党上窜下跳,万历皇帝就有可能让福王继承皇位了;福王继位了,朱常洛自然没有机会当皇帝了;而朱由校自校自然更没有机会当皇帝了。

  从这层意义上,东林党在保国本一事上,虽然对于帝国并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但是对朱常洛、朱由校(天启皇帝)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但是,说到移宫一事,则对朱由校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至于对国家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因为有没有移宫的事,朱由校也是乾纲独断的皇帝;换而言之,谁敢试图控制朱由校,都是死路一条。
  移宫一事,虽然让朱由校远离了他父亲宠妃、爷爷宠妃的影响,却让皇帝受到他奶妈的影响。换而言之,东林党与大太监王安联手,把可能主宰后宫的两个女人清理出局了,却让皇帝的奶妈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李氏(光宗的宠妃)、郑氏(万历皇帝的宠妃)没有退入后宫,所谓的客氏还能主宰后宫吗?估计就很难的。因为,太皇太后在宫中;太后也在宫中,皇后还在宫中,一个皇帝的奶妈算什么东西?
  更主要的是,如果客氏没有主宰后宫,魏忠贤能权顷朝野吗?
  虽然历史不会这样简单。但是,这至少可以证明,所谓的移宫一事,只是为客氏、魏忠贤崛起铺平了道路。但是,它对帝明帝国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影响;而对东林党,更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日期:2013-12-31 19:53:23
  至于所谓的红丸案,就更是东林党清理异己力量的手段罢了。因为,皇帝病死了,东林党却上纲上线的,要把责任归于某些人,他们的动机,本身就是值得怀疑。
  事实上,给皇帝看病时,最大风险就在于,如果你把皇帝治死了,恐怕就得给皇帝偿命了。这也就是,许多皇帝得重病后,本来有治好的机会,却只能错过治疗机会的主要原因。因为,任何一个医生也不敢采取冒险的治疗方案。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你用保守的方案把皇帝治死了,最多只是失职(虽然有可能被杀头),但是你用冒险的方案把皇帝治死了,那就有可能卷入谋杀的嫌疑(这绝不是你一颗脑袋可以了事的)。在这种背景下,除非皇帝最亲近的人、而且非常有身份,也能承担起相关的责任,才可以实施冒险的治疗方案。

  其实,从红丸案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东林党的行事风格。
  东林党行事的风格,就是没事坐在那里扯淡,什么正事也不干。所以不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休想把责任与他们联系起来。
  一切是显然的,既然你们东林党最关心皇帝的死活,为什么不给皇帝推荐良医,寻找好药?或是拟定一套你们认可的治疗方案?为什么非得等皇帝死了,才去追究相关的责任者。
  东林党在具体工作上,大都是如此的。
  其实呢,东林党就是靠这种法宝在政治舞台上混事的(例外的人,恐怕也就是孙承宗)。总而言之,有可能承担责任的事,他们都靠边站。所以,遇到极为扯淡的事,东林党那就是上窜下跳,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但是,遇到正经大事,东林党从来都是当好好先生;总而言之,他们才懒得坚持自己的意见,更不会去干可能承担责任的工作。总而言之,我这么一说,你这么一听,有了事,你可千万别找我。再总而言之,我当年也曾这样说过,所以有了功劳,那就是我努力的结果。

  这也就是崇祯皇帝对东林党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因为,皇帝并不需要你讲什么大道理,大道理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讲出一大堆。皇帝是需要你负责具体工作的,换而言之,你觉得我们现在的工作方法不对,你给我们拟定一套可以具体实施的工作方法;你觉得他们干工作的方法不对,你就代替他们负责相关的工作。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成天在旁边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有意义吗?如果你只是普通老百姓,你只是局外人,这无可非议。问题是,身为国家高级官员,你也就报着这种态度工作,你这不是扯淡吗?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