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杰》
第31节

作者: 王第QQ87019347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纪泽前往欧洲就任外交官,他接替的是前任驻英法使臣郭嵩焘的职务。郭嵩焘是曾国藩的旧友,他虽然不懂外语,但是对于外交是十分懂行的。郭嵩焘为清朝办理了多年外交事务,最后却受到了顽固派刘锡鸿等人的攻讦,最后回到湖南老家还受到了乡人的辱骂,被斥责为勾结洋人出卖祖宗,可见当时国人的愚昧程度。曾纪泽不顾郭嵩焘的前车之鉴,毅然在异国他驻扎下来,争取在外交上打开新局面。

  曾纪泽正式履职之后,除了拜会英法政要之外,还为清朝订购了英国的炮舰,并且游历了欧洲各个工业国,仔细考察了他们的工商业和社会活动。除此之外,曾纪泽还代表清朝与巴西建立起来外交关系,拓展了本国的国际生存空间;但是由于华工在美洲遭遇了虐待,所以他拒绝向巴西派出劳工。另外,曾纪泽还主持整顿了清朝驻英法使馆,把租赁房屋改为自建领地,以便长期在那里办理外交事务。在修建使馆的过程中,曾纪泽亲自参与楼房设计,并亲自监督建设施工,力争新使馆既要显示出清朝的大国风范,又避免沾染上奢靡浮华之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建设资金短缺,曾纪泽竟然从自己的薪水中垫付了部分费用。曾国泽的公而忘私和兢兢业业为他赢得了普遍好评,虽然国内官绅依旧普遍愚昧而保守,但是再也没有几个人攻击他这个驻外使节了。

  曾纪泽在驻英法使臣的岗位上干得顺风顺水,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他毕生最大的成就,是作为清国驻俄使臣,通过谈判拿回了新疆伊犁地区。原来,公元1864年,少数民族首领阿古柏在新疆发动叛乱,宣布新疆独立于清朝之外;而后左宗棠率部平定了阿古柏叛乱,但是沙俄趁机侵入伊犁地区;清廷委派崇厚赴俄谈判索回失地,结果崇厚却在沙俄的压力下,擅自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承认了沙俄对伊犁大部分地区的占领,并同意清朝向沙俄赔偿五百万卢布的军费。清廷为了挽回这一损失,便将崇厚召回治罪,并于公元1880年委派曾纪泽兼任驻俄使臣交涉此事。

  曾纪泽到达沙俄首都圣彼得堡后,与俄国外交大臣格尔斯以及俄国驻清国公使布策,在谈判桌上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斗争,双方举行了五十一次正式会谈,每次曾纪泽都是据理力争,最后总算与俄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件》,即《中俄改订条约》,以多付对方四百万卢布军费的代价,从对方手里收回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经过此次谈判成功,曾纪泽把大清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赢得了国内朝野的一片赞誉之声,同时也赢得了西方外交界的尊重,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公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曾纪泽不顾李鸿章的反对,坚决要求对法采取强硬态度,结果被清廷免去了驻法使臣的职务。这是曾纪泽外交生涯中的一场失利,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立场,从而赢得了国内舆论界的好评。同年,曾纪泽还创作了一首国歌,叫做《普天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次年,曾纪泽在英国首都伦敦的《亚洲季刊》上,用英语发表了一批著名的社论《中国先睡后醒论》,向世界宣布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来了。曾纪泽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使命感,但他并未认识到中国社会问题的衰败实质,所以招致了严复的批评。

  公元1885年,曾纪泽被清廷召回国内,先后担任了海军衙门帮办大臣和户部右侍郎,并曾供职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曾纪泽回国之后,曾经积极谋求担任两江总督一职,可是李鸿章和左宗棠都不支持他的这一诉求,因为他的叔父曾国荃正在担任两江总督。假如曾纪泽能够多活几年,那么他是有望成为两江总督的,但是他与曾国荃死于同一年,所以也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公元1890年,曾纪泽病逝于北京时,年仅五十一岁。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史大纲》中是这么评价曾纪泽的:曾纪泽是我国当时最了解国际形势的外交家,他对使俄换约时秉持不矜不伐操心虑患的态度,真不愧为曾文正公之子!

  日期:2013-12-29 20:03:37
  第十五章 一生功过
  第一节 主要成就

  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成就,当然是他主持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避免了太平军祸乱全国,挽晚清大厦于既倒,拯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假如没有曾国藩,那么历史上也会有湘勇,但是未必会出现湘军,满清王朝在与太平天国的较量中就未必能占据上风,就会有更多的国民惨遭太平军杀害,中国儒家文化就会被不伦不类的拜上帝教所取代。满清王朝本身未必有多值得捍卫,但是它与太平天国相比还是具有文明优势的,曾国藩的创举和壮举是符合当时多数国人的利益和愿望的,这才是他与湘军集团走向成功的基石。在统帅湘军消灭太平军之后,曾国藩拒绝了皇位的诱惑,凭着超强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裁撤了湘军,从而避免了国家的持续动荡,这也是可圈可点的。

  曾国藩平生的第二大成就,就是开启了晚清时代洋务运动的先河,从开办安庆军械所开始,先后开设了金陵制造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等大型企业,推动了中国工业近代化,与西方列强在坚船利炮和机械制造方面拉近了差距。曾国藩并不是晚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是这一理念的第一践行者,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都是在他的统筹下被研制和建造出来的。曾国藩在洋务运动和剿捻事业中的总体成就,是小于他的学生李鸿章的,但他始终秉持着以我为本的理念,绝不轻易接受西方列强肆意插手清朝内部事务,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也坚持了个人的原则立场。

  曾国藩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开展洋务运动中居功至伟,但是他本身是个文人政治家、理学大师、桐城派古文家、湘乡派创始人,而不是专业军事和洋务人才。曾国藩继承和发展了桐城派大师方苞和姚鼐的风格,独创了别具一格的湘乡派文风,具备汉赋的雄辩流畅,又不失雄奇瑰丽的意境。曾国藩一生著述颇丰,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另外他还著有《为学之道》、《五箴》和《冰鉴》等著作,都广为流传长盛不衰。

  在思想政治上,曾国藩主张剔除嘉庆以来的颓靡和腐化之风,并终生身体力行之。曾国藩始终是以正人君子的要求来严格自律的,他在初为京官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不为君子即为禽兽”的绝对二元论原则,通过反身自省逐步把自己锻造成为一名理学大师。曾国藩用他清廉正派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周围的许多人,也为后世留下了值得效仿的榜样。曾国藩的子孙之所以没有出现贪官,湘军集团之所以能成为耕读文明的传承者,这主要是由曾国藩个人的品行决定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