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60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21 13:10:56
  孙可望在逃过李本高的追杀阻截之后,昼夜兼程打算逃往贵州。而李定国派去追击孙可望的刘文秀却心存犹豫:因为孙可望怎么说都是义兄,而且并未薄待自己。(虽说这次在曲靖差点被其杀个人仰马翻,甚至有可能被其一锅端,但是真的要其对孙可望下杀手,恐怕刘文秀也会心中不忍,而且颇为不安。孙可望对于刘文秀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仇恨,最多也就是兵败四川而被其夺了兵权,但是随后孙可望又给予了防守大后方云南的重任,其实只是略示惩戒而已。而刘文秀把云南拱手让给当时处于劣势,而且是孙可望死对头的李定国,虽然说都是义兄,但是依然有故意帮助李定国做大的嫌疑。)因此刘文秀对现在落败而处于劣势的孙可望实际上并未打算豁出性命去追杀。

  刘文秀在追杀孙可望的安排上是另派遣一名总兵带一千兵马走小路,在收编孙可望溃败之后的散兵游卒的同时,防止孙可望在小路聚兵突然杀个回马枪;而刘文秀本人则带着部下从大路追赶。其实孙可望兵败曲靖之后追随其败逃的亲信人马不足千人,哪里敢从大路走?所以刘文秀的安排很显然有问题,而且有玩火的嫌疑。倘若孙可望在小路伏击所部只有千人的追击部队,并收聚兵败曲靖之时的败兵以充实队伍,完全有可能再和王自奇、关有才在永昌的队伍联手对曲靖这个粮仓构成威胁。所谓让部下一名总兵带着千人去防止孙可望在小路聚兵,这实际上并非稳妥之策。除非刘文秀认定孙可望必走大路,而往小路派去的千人根本就是专门去收集溃散的散兵游勇。但是刘文秀很显然不是个算命的,因此这种安排倒是有点故意放孙可望逃回贵州的意思。

  孙可望带着亲信人马沿着小路狼狈败逃,由可渡出乌撒,计划再走黔西逃往贵州。刘文秀却带着兵马只从大路追赶,直到盘江查问,刘文秀方才知道孙可望正在从小路逃往贵州。可是即使得知了孙可望的行踪,刘文秀依然顾念着昔日兄弟情义,并不忍心急追猛赶。(可是又不能太明显的放纵孙可望就此逃走。)于是刘文秀只是带着兵马每天追着孙可望追一站路,而且都是缓缓追去,其实是刘文秀怕追上孙可望不好相见。

  孙可望一行知道背后有追兵,自然拼命狂奔,哪里还顾得上考虑是谁在追赶自己?每天都被追得人困马乏,同时还伴随着饥饿和惊恐,孙可望一行每次刚打算休息的时候,刘文秀的追兵却又逼近了。
  就在这种追的追,逃的逃,刘文秀还要在关键时刻故意保留一段距离的情况下,孙可望带着亲信于某日半夜狼狈的逃回了贵阳城。
  孙可望到了贵州省城贵阳之后,与冯双礼相对而泣,甚至根本不能相信还能活着回来。孙可望深恨白文选泄露自己的偷袭计划还投顺了李定国和刘文秀,将白文选留在贵州的妾胡氏扔给手下的兵去任意淫虐,可是胡氏被淫虐之后仍然未死,孙可望又将胡氏杀死泄愤。
  此时城外忽然炮响三声,满城军民都不知所措,都以为城中残兵必然不足以抵抗李定国所派来的兵马。(冯双礼自思和李定国、刘文秀都还有些交情,就在对孙可望的态度上有了很大变化。)冯双礼趁机告诉孙可望说:“追兵已至平坝。”孙可望谁都可以不相信,但是在这次兵败之后,对于冯双礼的话肯定是言听计从。于是孙可望携带着家口辎重打算逃往镇远,可是由于孙可望兵败而追兵将至的消息已传至贵州各处,孙可望调动各处驻防兵马,根本没人响应。原本首鼠两端的诸将见孙可望去云南带去十万兵马都未能取胜,自然开始盘算站到李定国和刘文秀一边,以求保全身家甚至是获得利益。因此只有文臣杨惺光和武弁郑国、张应科、叶应桢、康国等人愿意追随孙可望逃往镇远。(这些人倒不是什么忠心为主的肝胆之辈,而是因为在孙可望手下借着威势尽干些窥人阴私、监视言行的勾当,而且肆无忌惮的行凶作恶,让永历帝和朝中大臣对他们的行为人人疾首,所以没办法留下来等待投靠李定国和刘文秀,若是这伙人留在贵州只怕这帐就有得算了。)

  孙可望落魄至此,已完全没有了主意,只好带着家口辎重以及那几个愿意走的文官武弁,还有少量兵马按计划往镇远撤退。临行前孙可望留下冯双礼保守贵阳,觉得说不定还能依靠冯双礼死死守住贵阳而拖住后面的追兵。
  其实之前城外的三声炮响是刘文秀派人间道而进放炮以催促孙可望赶快出逃,同时也借此给贵阳城内的残余兵将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放炮之时刘文秀的大部队根本还没有到达贵阳城。(实际上刘文秀也没想将孙可望赶尽杀绝,甚至连和孙可望相见都感觉很为难,因此而故意为之。)
  刘文秀估计孙可望去的远了,这才缓缓带兵到达贵阳城。冯双礼对刘文秀的到来并不惊讶,也没有再做抵抗。
  蜀王刘文秀率部进入城内安抚各处已定,方才和冯双礼计议大事。刘文秀将贵州一省机要事务尽数委托于冯双礼,并将黔中孙可望原来所布防的各营镇提调分配完毕,安排好各营镇的防区,这才班师回昆明复命。孙可望早在刘文秀进入贵阳前就率众逃之夭夭,刘文秀到达贵阳的时候孙可望已经走了四天的路程,因此刘文秀并不打算继续追赶孙可望。一半是为了料理孙可望所放弃的贵州一域,而另一半则是刘文秀见孙可望已经是穷途末路,并不忍心再对义兄痛下杀手。若不是刘文秀故意放跑孙可望,只怕孙可望连贵阳城都未必进得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家口辎重?

  另一面,在昆明城中的永历帝见到李定国回师救援,肯定是喜出望外。李定国率部入城,向永历帝报告战况,并陈述白文选以及马姓三将为战胜孙可望做出的贡献,要求永历帝给予奖励。
  永历帝对李定国等人以少胜多击溃孙可望十万大军,并乘胜追击解决了省城之围,还对失势的孙可望穷追猛打表示嘉奖鼓励。对于在此次战役中有功的诸将,永历帝也按李定国的要求给予封赏:白文选被封为鞏昌王,马进忠被封为汉阳王,冯双礼被封为广阳王,马惟兴被封为淮国公,马宝被封为郑国公。其余所有参与此役的将佐士卒和文武官僚都各封赏有差,其中率突击部队拼死冲击孙可望连营,践踏敌军的窦名望等人以及督战于后的祁三升都被晋封为候伯不等。

  永历帝在追祭阵亡的将士之后,派人送玺书慰劳刘文秀,并特意派人慰劳掌管贵州的冯双礼。 
  此时,被李定国在横水塘击败的张胜在逃命途中被百姓擒获,被解往昆明,永历帝和李定国决定将其处以磔刑。(这个张胜居然是因为肚子饿了去民家求食不得,而被百姓捉住送往昆明。不知张胜在嵩明**掳掠之时,可曾想到还会去百姓家讨口吃食.....可见造物弄人,事情的进程完全不是按人的意思而发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