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42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收的粮食都得用船来运,所以收水脚钱100文。
  因为收来的粮食,用船运完了还得用车运,所以再加300文的车脚费。
  因为押送粮食的过程中,人吃马喂都不是白来的,所以再加100文口食费。
  因为收了粮食,先得放到库房里,占用仓库,看管仓库,都需要钱。所以再加100文库子费。
  因为收取的粮食,得装成包,所以还得收取100文蒲篓钱;

  因为收取的粮食,得拿竹子编的筐子装,所以再加100文竹篓钱;
  因为运输走水路,随时可能遇到大风大浪,要让它平平安安的,沿途要拜神拜佛;所以再收100文拜费钱。
  朱元璋在诉说官员肆意乱收费时说:害民如此,罪可宥乎?
  朱元璋痛斥官员乱收费,应该可以证明,按中央文件精神,或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本不会产生这样多的附加费用。
  我们必须得知道,朱元璋时代尚且如此,其它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官家的秤通常就不准;换而言之,一石东西,往秤上一放,常常连八斗也没有。什么你家秤的,与这里秤的不一样,那只能证明你家里的秤不准,这还用说吗?
  日期:2013-12-25 20:46:12

  还有呢?就是粮食的成色。从情理上考虑,说到交公粮,谁也想把家里不好的粮食(陈年的、质量差的、甚至变质的)交上去。这无所谓对与错,只是人的私心本能在作怪。但是,大家都这样玩,政府岂不是亏大方了。
  问题是,粮食的成色应该以什么标准算?这就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了。当然了,按中央的文件精神,大约也是比较人性化的。换而言之,这个标准虽然比较高,但是绝不苛刻。问题是,官员们订出来的标准,通常就非常苛刻了。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想再让老百姓适当的多交一部分粮食。
  因为,你的粮食质量太差。你把好粮食都留着自己吃,就拿这种粮食糊弄公家,你也太黑了吧。如果大家都这样玩,我们就收回这种粮食,怎么向上交差呢?所以,赶紧把粮食拿回去,换好的来。什么是好粮食呢?官员肯定会拿一些样本,让老百姓看好。问题是,且不说老百姓家里未必有这种粮食,就算有,这种粮食的市场价也远远高于普通粮食。
  面对这种苛刻,老百姓通常只能自认倒霉。换而言之,不用官员明说,老百姓也只能多交点;甚至得多交很多。

  也许有人会说了,我交银子,各种损耗自然没有了;而且银子在质量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说这话的,肯定也是外行。交银子怎么就没损耗了?你交上的都是碎银子,官员上交时,都是大银子。把这些小银子换成大银子,你以为是件容易的事。换而言之,雇一批银匠重新入炉溶炼,不需要工钱?没有损耗?关键是这种成本与损耗是多少,你让官员一算账,那可多了。更主要的是,运送银子的成本更大,因为这种贵重物品的保管、押送,万一出了事算谁的?
  更主要的是,大家都交银子,政府收赋税时,家家都急着卖粮,粮价能不下跌吗?官方收你银子的时候,肯定不会按这种市场价格收。平常市场价一石米1两银子,因为大家都急着卖粮,市场价一下变成了0.9两银子。政府自然还会按1两银子的价格收你的赋税(弄不好,还会按1.1两,1.2两的银子收)这一里一外,你得需要拿出多少粮食。
  所以,面对长年能存在的潜规则,你千万不要以为,你简单的这样一做,那样一做,就可以避免。
  张居正的改革,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政府按银子收税,这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这种收税方法,对官员乱收费,可以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但是,结果呢?显然也没有最初预期的那样理想。
  日期:2013-12-25 20:56:05
  这样一系列折腾下来,普通老姓交的赋税,估计就会翻倍了;甚至会翻几倍。当然了,因为政府通常的赋税,每亩只有10斤米左右,所以翻一番也就20斤,再翻一番,也就40斤。从普遍意义上,并没有超出老百姓的承受范围。

  也许有人会说,官员收这样重的赋税,地主岂不是更着急?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没有仔细看前面的内容。因为,为什么政府一亩地收10斤米的赋税,最后会变成20斤,30斤、甚至40斤呢?就是因为有许多人在逃税啊!换而言之,许多人一亩地会被收20斤、30斤、甚至40斤米的税,自然就有许多人一亩地,连5斤、甚至3斤米的税也用不了。
  相关的过程,完全符合马太效应。本来呢,田地多的人,应该需要纳更多的税;结果呢?他们纳的税最少。田地少的人,应该少纳一点税;结果呢?他们纳的税最多。
  政府征收辽饷时,也是类似于此的。上面制订政策时,认为就向老百姓多收2斤或3斤米的税,应该不会超出老百姓的负担。问题是,在下面执行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本来呢?从明文规定去看,正税、加派的税,加起来也就十一二斤米;最多不过十三四斤米。问题是,在现实的执行中,底层百姓需要交的赋税,那就多的去了。
  日期:2013-12-25 21:02:30

  从表面上看,肆无忌惮的乱收费,只是官僚集团的行为。实际上,官僚集团显然缺乏这种能力的。比如,一个县官如果伙同几个下级官员,就敢肆无忌惮的乱收费,肯定会被抓进监狱的,会不会被枪毙,也得看皇帝心情好不好。因为,光天化日、乾坤朗朗,你以为这世界没人管了?
  更主要的是,只要有些强势老百姓(或是有钱有势的,或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或是有影响力的)挑头,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一折腾,敢这样干的官员,当场被人打死了,十有八九也是白死。因为,官员敢这样害民,谁敢说他死的不活该?
  就算皇帝,想要维护律法的尊严(因为官员有错,也得政府审判、执行,老百姓群殴死他们,这算什么事)也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官员这样胡折腾,皇帝还敢替他们讨还公道,岂不证明官员这样干,就是皇帝暗中支持的?哪个皇帝敢担这种罪名呢?
  事实上,如果没有众多老百姓支持,不要说一个小小的县官了,就是皇帝敢这样干,也会收不了摊子的。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皇帝收矿税,被弄得土眉哄眼看出来,只要看看税监一再被愤怒的群众打死看出来。
  所以,官员在这样做时,通常都是以帮人偷税漏税为前提的。

  只要乱收费代表了众多强势老百姓的利益,那事情就好办了。因为,代表了强势老百姓的利益,看到官员肆无忌惮的乱收费,就只剩下一些屁本事也没有的老百姓在大呼小叫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