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52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08 18:29:20
  永历帝觉得若是孙可望能和李定国和睦如初,那当然是目前形势下的最好选择。就打算派白文选和张虎带着诏书去告诉孙可望这个想法。
  在饯别白文选和张虎的宴会上,永历帝朱由榔对白文选和张虎说:“卿等往道朕意,务必使两王复敦相好,能够事事为祖宗社稷起见,卿等功名将垂竹帛。”

  白文选和张虎去贵州见孙可望,先不说永历帝讲和之事,反倒在孙可望面前编了一段李定国兵败的惨状,讲笑话一样的讲给孙可望听。孙可望听完不置可否,白文选又对孙可望说:“国主倘若以兄弟旧好为念,不必苛求李定国。若是必要擒之,借臣精兵两万,我当立致定国于麾下。”孙可望此时听着白文选的花言巧语,心中却在痛恨白文选在安龙坏了自己的大事。孙可望越听越怒,认为白文选想继续哄骗自己,命人拿下白文选立刻杀死。

  可是孙可望手下文武官员都来说情。此时孙可望的家眷又还在云南,孙可望只好命人将白文选痛打一顿板子,并把他拘禁起来。孙可望让张虎回去复命,并且还非要李定国亲自谢罪不可。
  张虎只好孤单的回去见永历帝。
  永历帝仍然不死心,又派王自奇和张虎再去找孙可望。王自奇见了孙可望,居然也对他说李定国孤军易擒。孙可望见王自奇所说的情况和白文选所说的大致差不多,顿时心生疑虑。孙可望觉得万一是真事,自己不但冤枉了白文选,还失去了战机,但是却又不能完全相信此事,以防中计。孙可望思考了一番之后,爽快的释放了白文选,但是不敢再让能说会道,却不知道到底站在哪一边的白文选回昆明。同时拒绝了永历帝的讲和,却暗中嘱咐王自奇到时作为内应。

  王自奇、张虎回去覆命,王自奇力言孙可望必不可和。永历帝觉得已尽了努力,也就不再派人前去找孙可望议和,从此不再提及此事。王自奇却在覆命之后,辞归去了楚雄。(后面我们还会提到这位王自奇)
  李定国在知道孙可望不肯讲和之后,日夜操练兵马,同刘文秀一起忠心辅佐永历帝,颇有邓禹、冯异之风。永历帝也颁下诏书:“凡云南士绅军民,勿以卑贱自安其分。若有一得之长,有关于国计民生者,不妨直书奏章,不必拘奏本之体。即直书其名,奏为某事,备录原委,交通政司递进提交,即使有妄言者也不追究。”并且朝廷还推行重学校、讲乡约、举老年、恤孤寡、访节孝等举措改善社会风气,重视弱势群体,倡导节孝礼义的新政。又规定凡一应祭典,都按照云南旧例举行,规格和祭品均不得减损。这些举措其实大西军原来都曾推行过,现在的永历朝廷老调重弹,其实用意只是想循着当年大西军的足迹,踏实的在云南盘桓生息。如果有机会甚至打算以此作为根本进取中原…………。不过这些都只是打算。目前,永历帝和李定国等人所要面对的主要敌人可不是清军,而是军力强于李定国等人的孙可望。

  如果此时孙可望率领大军而来,刚获重生的永历朝廷是否能够抵挡得住,还真是个问题。
  (第十三章  无悔兄弟睨于墙 完 下一章 百战艰难戴吾君)
  日期:2015-01-08 20:33:10
  第十四章  百战艰难戴吾君

  就在永历十年七月,刚获重生的永历朝廷却突然出现了不协调的声音。光禄卿高绩和御史邬昌琦等人居然具疏说马吉翔、庞天寿谗邪专权,而晋王李定国和蜀王刘文秀与之友善,恐怕滋生奸弊,重蹈孙可望覆辙。
  这高绩和邬昌琦倒是很忠君爱国,可是这次所上的奏疏打击面实在太广了。马吉翔、庞天寿在入安龙之前确实说得上谗邪专权,可是入安龙之后永历帝和永历朝廷根本说不上还有什么权柄,马吉翔和庞天寿等人更是没可能专权,或者应该说是无权可专。  马吉翔、庞天寿这一党人属于那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角色,一旦没有强权人物站出来手握权柄的时候,马吉翔、庞天寿等人就跳出来肆无忌惮的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如果有强权型人物出现的情况下,马吉翔、庞天寿等人根本就不敢站出来争权,只能改变策略,附庸于强权之后,舔脓吮痔而获得利益,甚至不惜置永历帝于不顾。这类人属于典型的跳梁小丑,并无什么匡扶济世的才能,却又自诩忠于朝廷,实际上在骗取信任之后,却尽干见不得人的勾当。口蜜腹剑和欺瞒是这一党人的惯用伎俩,两面三刀和扎害良善是他们的特长。而马吉翔和庞天寿等人确切的来说与马士英、阮大钺一党还有所异同,马士英、阮大钺和马吉翔、庞天寿等人虽然都是权奸误国,但是马士英等人在反对派的声讨和不合作之下,依然能够游刃有余的结党卖国,甚至能够在皇帝都不予接纳的情况下还依然被手握重兵的勳将待如上宾。而马吉翔和庞天寿只能在骗得皇帝信任的情况下,借着皇帝的名义去打压大臣,甚至连禁军都掌握在手中,还要担心皇帝哪天会翻脸不认人。马士英、阮大钺作为奸臣的手腕显然要高过马吉翔、庞天寿等人不止一筹。但是这两拨人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为了自身的贪欲,可以无视皇帝乃至朝廷的利益,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即使是颠倒黑白也在所不惜。

  不过在这个时候,马吉翔、庞天寿结交晋王李定国和蜀王刘文秀基本可以认定确有其事。因为马吉翔和庞天寿会认定李定国和刘文秀将成为新的强权人物,因此不可能不去巴结讨好,以图混个脸熟。其实主要目的还是在重生的永历朝廷里再次挤入掌握权力的小圈子。这种所谓的友善实际上是李定国和刘文秀抬手不打笑脸人,以及对于马吉翔、庞天寿一党不是很了解造成的。
  高绩和邬昌琦的上疏实际并非杞人忧天,马吉翔、庞天寿等人历来就是如此,即使是孙可望那样残暴刻薄的角色,马吉翔等人依然可以百般钻刺,以求获得赏识。如今换成了李定国和刘文秀,可是又有谁能够保证这不是永历帝和他们的蜜月期呢?若是万一翻脸,这马吉翔等人又将立刻成为跗骨之蛆,阻碍妨害永历帝的意图被贯彻实施。甚至如同在被孙可望挟制在安龙之时一样,连发个密诏都要先想办法将其支开。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永历帝既然赌博式的选择了李定国作为新的依靠,就不该担心此事,可是事有万一,如果马吉翔等人使劲撺掇,事情很难说到底会变成怎样。

  高绩和邬昌琦的奏疏虽然主要针对马吉翔等人,但是还是言及了李定国和刘文秀。这让李定国和刘文秀很难做出反应,只好暂时不入朝廷陛见永历帝,以免被人背后恶语中伤。永历帝对这份奏疏也很头疼,若是高绩和邬昌琦只是针对马吉翔、庞天寿等人,那还好借故给予马吉翔等人处罚。(反正马吉翔一党也在之前的安龙移跸事件和传诏李定国之事上并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可是目前如此需要李定国和刘文秀的时候,却有言官上书涉及到他们俩,这当然让永历帝无法立刻做出处理。看到李定国和刘文秀不来上朝,永历帝慌了手脚,立刻派人传诏将高绩和邬昌琦两人革职并施以廷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