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50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白文选这个时候又跳了出来,看见叶应桢如此肆无忌惮的威逼皇帝,就招手叫叶应桢过来。白文选对叶应桢说:“国主(孙可望)怕李定国降清,所以才让你和我来迎驾入滇,其实是怕皇帝遭遇不测。办这种事要缓期宽待。要是像你这样凶狠的压迫催促,朝廷的皇帝和王公大臣可是金枝玉叶,比不得我等性命。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你能担待得了这个责任吗?如今我去派人探听虚实,要是李定国果然带着清兵前来,那时候移跸入滇为时不晚。若只是李定国还兵滇黔,他和孙可望是一家人,我等若过分逼迫皇帝等人,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说完这话,白文选自己就率着百来口骑兵出城而去。至于到底是干嘛去了这谁都不知道,但是依照当时的情形,有很大可能是去找到李定国诉说安龙的状况,催促李定国进兵。(至于什么探听虚实,白文选也就这么一说,估计他自己都没当回事,更加无从谈起什么李定国通清,还带来清兵之类的鬼话。)以白文选这口才,做名武将有点屈才了,凭着这张能把没有的事情说的活灵活现的嘴,做文官都绰绰有余,忽悠人能把人给忽悠死。

  叶应桢听了白文选的话,暂且不再逼迫永历帝等人,移跸入滇之事也就缓了下来。白文选也天天去侦查李定国的动向,可是都是在远山放鹰犬,并不再由大路进行侦视。如此支应了数日,周自贞重新雇佣来的民伕也有三百来人到了安龙,此时已经是正月二十一日。叶应桢见人伕已经来了三百来人,就又催促永历帝一行发驾移跸。白文选不管再如何哄骗,可是叶应桢毕竟是孙可望派来的心腹,哄骗不成难道还能来硬的动武?更何况叶应桢来安龙就是为了督办永历帝移跸入滇之事。此事一拖再拖,叶应桢何时能够交得了差?此事周自贞的民伕已经雇佣来了,就是白文选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新说辞来,只好坐观叶应桢催促永历帝起行。

  到了二十一日半夜,白文选和刘镇国等人率兵马到安龙城下,对城内大叫:“城内守门军人,速报朝内:不得轻易擅自开门出去,晋王李定国的兵马就要到了。城中切记要谨慎。”说完,就策马而去。安龙城中听得此消息的人都大喜过望,登上城头盼望李定国早点到来。
  捱到天明突然四处弥漫着浓浓的大雾,根本看不清物事,即使是咫尺之内也都是如此。忽然听见城下有人叫门说:“我是晋王的长随夏太监。”守城的兵士辨认清楚,这才敢放其入城朝见永历帝。夏太监面奏永历帝说:“李定国马上就到了,派臣先疾驰前来奏明皇上。因为冬季冰冻难行,孙可望又故意派人倒树塞路,骑兵一时不能通过,因此要稍迟才能抵达。”永历帝君臣听说如此,都额手加庆。既脱离了被逼着限期移跸的危险,又有李定国前来扈卫迎驾,大家都感觉李定国此时就像救星一样。

  随着夏太监的报告,果然没有多长时间,安龙四周响起了炮声,马的嘶叫声远达数里。李定国部抵达安龙附近,并在编九山头结寨,李定国带着骑兵部队入城陛见永历帝朱由榔。

  永历帝和李定国君臣互相抱扶大声痛哭。永历帝其实并未见过李定国,此时方才首次见到这位自己付以重托的晋王。永历帝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只好说:“久知卿忠义,恨相见之晚。”李定国却流泪奏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本来欲取两粤以迎銮驾,可是不但不如臣愿,反而贻陛下以忧愁,臣万死无能自赎。”永历帝看到自己的赌博居然得到了回报,当然十分开心,就对李定国好言温慰,并赐坐看茶。

  两人喝完茶已是午刻,李定国告辞还营,知道白文选并未远去,就派夏太监等人前去追上白文选等人让其留下。
  夏太监等人在普平寺追上白文选。白文选本来已为永历帝在安龙等待李定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如今若去依附李定国那是水到渠成,若是去见孙可望那可就凶多吉少了。白文选在考虑之下,决定回去找李定国。在与李定国讨论之后,白文选和李定国共同入朝,打算依然让永历帝移驾幸滇。
  永历帝摸不着头脑,但是如今李定国和白文选已然有了定论,永历帝只好命令打点行装,雇佣民伕,打算二十六日移跸之用。
  日期:2014-12-18 21:35:40

  正月二十六日开始,永历帝以及宫眷和文武官员集体从安龙往普安前行,李定国分兵守盘江,以防备孙可望忽然派兵来袭。一直到永历十年(1656年)二月初旬,永历帝一行方才到达云南曲靖。李定国命令以武英营官署作为行宫,染黄柱,设拜石,所有文武官员都留在曲靖护驾。李定国又派四营人马驻守曲靖四门,以防有奸细混入城中。李定国安排妥当之后,亲自率精兵数千径入云南而来。

  此时的云南由刘文秀负责防守。刘文秀手下有亲卫标兵各营扈卫,还有王尚礼以及其手下各标镇营留守兵数千,在武定还有贺九仪的五千兵马驻守。刘文秀此时可调拨用来防守的总兵力约有五万来人,其实相对于兵力缺乏的李定国部来说,这个兵力已经数倍于已经分兵留在曲靖防守的李定国部精兵。但是刘文秀并不打算急于进攻,一直等到李定国进入安龙,方才商议去查探虚实。
  等到去查探虚实的探子回来,已经得知永历帝到曲靖。刘文秀找来王尚礼等人商量,可是有人说要派兵迎击拒守;有人说要调集王自奇、贺九仪的人马一起进攻李定国部;还有的人要坚守不让李定国进昆明城,各种意见议论纷纷而无法定论。李定国早已在这个时候长驱直入,率部抵达松林,刘文秀根本来不及调兵进攻和防守(或者应该说刘文秀根本没打算进攻和防守)。
  刘文秀派黔国公沐天波先去迎接李定国,而自己和王尚礼等人在城东归化寺迎候。李定国根本未遇敌兵,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归化寺。在和刘文秀等人相见之后,李定国和刘文秀并辔入城,军民安堵如故。此后昆明城中才知道李定国就带了五、六千兵马,根本不是什么想象中的大军。但是李定国已然控制局面,李定国与刘文秀以及属下各镇营联络已定,将兵马合起来总共约有三万人。
  由于刘文秀的故意放水,李定国才能如此成功的联络永历帝并迎驾至曲靖。刘文秀为何如此彻底的不抵抗,甚至是帮助李定国以极弱势的兵力完成这个基本不可能的任务?也许是刘文秀和李定国有密约?也许是刘文秀和孙可望的关系只是流于表面?也许是刘文秀对于孙可望夺其兵权心怀怨恨?也许刘文秀是李定国派去孙可望身边玩无间道的优秀演员?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无法去追寻历史的真相。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刘文秀这个人也在孙可望和李定国两边游移好久,才从开始的骑墙派转变为倾向李定国。

  这其中可能还有对于传统的敬畏,因为永历帝好歹还是明室正统传至此时唯一的皇帝,始终在政治上还有相当的影响力,是以对刘文秀的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孙可望僭位不成且凶狠残暴,也是造成众将防守李定国不力,甚至帮助李定国进入安龙,以及出工不出力导致李定国未受任何阻挡,而迎奉永历帝入滇成功的主要原因。(孙可望僭位不成对于相信迷信的众将来说肯定有着不小的影响。)而孙可望凶狠残暴的性格却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众将全部都因为畏惧孙可望的凶狠残暴,而奋力迎击防守李定国进入云贵,那样的话即使有个别的将领倾向李定国而放水也不会造成很大问题,孙可望可以立即用极严厉的处罚来解决少数部将放水的问题。可是由于李定国神出鬼没,而且统战工作做得非常好,孙可望在云南的防守兵力变成了形同虚设的无用之物。甚至连刘文秀都带头放水,手下的部将就是不想放水也得随大流。大多数人放水的情况下,谁不放水反倒去卖力防守李定国,不但会立刻遭到众将群起而攻之,就是逃去见孙可望也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孙可望如此凶狠残暴,就连刘文秀兵败四川都要夺去兵权,普通将领如此情况去见孙可望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所以造成李定国人马不足万人的情况下,居然从安龙迎奉皇帝之后很顺利的进入昆明,甚至都没有动过兵刃。这简直和把云南一省拱手相让没有什么区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