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35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怀璧的匹夫没有反抗能力,又恶名昭著,这怀中之璧不但非被人抢去不克,还要在抢完之后被人踏上一只脚,仅此而已。
  日期:2014-11-13 20:41:20
  到了永历三年(1649年)十月,鲁王政权正式在舟山驻跸。以舟山的参将府作为鲁王的行宫,暂时安定了下来。由于之前奉命接管票拟的刘沂春要回福建,所以鲁王用张肯堂作为东阁大学士继续接手刘沂春的工作。升擢户部侍郎孙延龄为户部尚书,让前来勤王的右佥都御使李长祥和张煌言同时担任兵部左侍郎。此时的永历朝廷自保都困难,广东眼看就要落入清军之手,更加难以和鲁王政权协同作战了。鲁王想起日本国的某大名和冯京第等人有口头承诺,就派冯京第和黄宗羲共同赴日本去再次要求援军(也有种说法是派澄波将军阮美为使者,并没有提到冯京第和黄宗羲的名字)。可是冯京第和黄宗羲此去依然没有带回什么有用的消息,依然空手而回。自此,各方明室残存势力都对向日本乞援失去了兴趣,就再也没有去过日本要求过援军。黄宗羲在去日本回来之后,以自己尚有老母在家为由请辞,获得了鲁王的批准。

  此时,厦门的郑成功接到了永历帝四处派送的蜡封诏书。在权衡利弊之后郑成功决定接受永历帝的封号,从此开始自称延平王。但不论是起初所封的招讨使还是永历帝所封的延平王,“国姓爷”郑成功都并未为抗清事业出过力。只不过满足于坐守一隅,笑观成败而已。这和郑家尚未分裂时其父郑芝龙的策略如出一辙,父子两人果然在这件事情上意见相同,简直是一丘之貉。此时永历朝廷正在苦苦坚持,而郑成功并不考虑出兵敌后牵制,反而扯去了拥护隆武帝的破旧幌子,开始使用永历年号纪年。因此永历朝廷在两广的防守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整个大陆上唯一正统的明朝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却并没有得到多少来自其他势力的帮助,这是一个很尴尬、很残酷的现实。

  永历四年(1650年)三月,四明寨的王翊前来舟山朝见鲁王。鲁王拜王翊为兵部左侍郎,打算利用王翊和李长祥的兵力来骚扰清军。王翊也很争气,在永历四年(1650年)八月前后破新昌,拔虎山。鲁王升擢王翊为兵部尚书。此时浙江各地仍然有人聚集义兵,建立山寨抗击清军。例如萧山的石仲房,会稽的王化龙、陈天枢,天台的俞国望、金汤,奉化的吴奎明、袁应彪等人都各立山头,星罗棋布于浙江各地。但是这些山寨借着抗清的名义,到处掳掠敲诈,根本和土匪没啥区别,只有李长祥、张煌言的部队战斗力弱,且屯且耕,不去扰民。

  王翊的山寨此时在这些山寨中势力最强,手下有万人左右,分设五营五司。王翊主兵,而和王翊一起起兵的王江负责粮饷。王江虽然是个书生,但是敲诈勒索非常有办法,劝募钱财只针对大户富室,从来不去骚扰平民百姓。而且王江非常擅于开展基层群众工作,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来收取税收,百姓相对乐于接受。所以王翊的队伍向来不缺乏粮饷。浙江诸城见到王翊的队伍来了就是白天也得赶快把城门关上,胥吏不敢催租缚民,都以保守城池安全为幸事。王翊认为明室不可能就此终结,中原不可能日久无事,就带着队伍从上虞跑到奉化,准备去接应抗击清军、恢复明室的王师。然而此时清军已将明廷原有势力打得支离破碎,只有永历帝朱由榔还在广东、广西坚持,另外就是漂泊海上的鲁王政权到处去骚扰清军,以及福建郑成功的队伍算是依然站在明室一边。王翊找不到心目中的王师,就投靠了鲁王政权,因为鲁王政权可以给与他和他的部属以战略支持,还可以支援物资和武器,最重要的是可以封给王翊等人很体面的官爵。所以王翊才会与此时率领四明寨的部属,攻占新昌和虎山。

  永历四年(1650年)九月,郑彩跑去和郑成功争夺厦门,然而由于实力有所差距,郑彩为郑成功所败。此时郑成功在其父郑芝龙降清之后,已经整合了郑家所余实力。
  (郑彩当时也分裂出去,公开支持鲁王。而郑彩在鲁王政权中虽有重建拥立之功,但是鲁王手下浙江系的臣僚如熊汝霖、郑遵谦等人依然与之作对,就是后启用的刘中藻等人也和其分庭抗礼。所以郑彩其实并未因拥戴鲁王而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因为杀死熊汝霖和郑遵谦而被边缘化,最后造成郑彩一党离鲁王而去的结果。郑彩和鲁王政权之间的关系其实更应该说是相互利用而已。)
  郑彩在被郑成功击败后屯兵沙埕,而鲁王政权却派来张名振带了水师去落井下石,将郑彩所率的余部击破,以报复郑彩推倒油瓶不扶,反倒率部而去之仇。(郑彩一党拥戴鲁王的计划可以称得上是赔本而吆喝也没赚到的典范。)
  鲁王政权在舟山此时已然恢复元气。 鲁王朱以海任命兵科给事中徐孚远为国子监祭酒,并派周瑞、周鹤芝带着三百楼船分屯于温州的附近,作为舟山的鲁王水师主力的援护,犄角相持,以待清军。
  永历四年(1650年)十一月,清军打算进攻舟山。但由于舟山和浙江的诸山寨都有联系,犄角相望,一时难以应付。尤其是四明寨的王翊,手下兵马众多,硬拼的话清军消耗会很大,这让清军非常头疼。于是清军决定分兵两路清除山寨势力:一路走奉化,一路走余姚,会师于大兰山。清兵连营三十余里,四处派出游骑兵以清除路边的细作。王翊被逼得没办法,逃入海中以躲避清军搜捕。
  冯京第此时病卧鹤顶山中,被手下捆起来,送给清军邀功。清军劝冯京第投降,冯京第宁死不从,被清军杀害。清军此次将浙江各山寨势力清除殆尽,以防止此辈在山中接应鲁王的水师作乱,并进一步准备攻击舟山。而舟山的鲁王政权早已做好防御措施,并和周鹤芝、周瑞部犄角相望,互相支援,只不过没有去理会被作为弃子的冯京第和王翊而已。

  鲁王占据舟山,确实有以舟山以窥吴越的想法,但是目前的力量和时机条件都不成熟。只能让浙江的众山寨先捣乱一番,若能扩大战果,再做区处也不为迟;若是被清军剿杀,那就当做随手而掇的弃子放弃好了。王翊和冯京第就属于这种弃子,尤其是王翊,为了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衔,率部破新昌、拔虎山,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王翊完全自备干粮和人马,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复明这个看起来诱人而伟大的目标。然而此时的局势是永历朝廷苟延残喘,基本已无反击清军之力;而鲁王政权立足舟山已是不易,根本毫无进取之力;郑成功则继续按兵不动,静观局势,并不打算为明廷而有所作为。如此局面之下,王翊所期待的王师又能在那里呢?

  可怜王翊人品还非常不错,鲁王麾下的诸臣文官都称御史、侍郎,武官都称都督,而王翊就是到最后才因为战功封了个兵部尚书的虚衔。若非王翊心向明室,率众投清只怕最少也得除授个总兵之类的实职,只不过王翊并不屑为之,而是仍然在寻找协同王师光复明室的机会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