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9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名振本来命令战船出海,屯驻舟山、石浦、定海三处。结果鲁王家眷刚从定海出海不久,定海副将张国柱就投降了清军。(定海这地方是去不了了。)而石浦靠大陆太过接近,不便防守。众人与鲁王商议去舟山暂住一段时间看看情况。
  日期:2014-10-03 09:24:51
  结果船到了舟山,掌握舟山水师的黄斌卿居然拒不接纳众人。(这个黄斌卿自鲁王监国时就被封为肃虏伯,率兵屯舟山以便宜行事。)鲁王被拥戴监国的时候,黄斌卿还率船前来参与勤王,貌似忠良节义之辈怎么好好的做出这种事情来?其实实际上这人和福建郑家一样,就是个官字头的海盗,什么忠孝节义之类的,在黄斌卿其人看来恐怕永远没有金银利禄来的实在(郑家是以盗为官,黄斌卿是以官为盗,正好调了个个)。鲁王麾下诸将在钱塘江边浴血奋战的时候,这位黄斌卿居然攻杀了同掌水师的荆本彻,吞并了荆的人马。王之仁和王鸣谦船到舟山,黄斌卿名为迎接,却暗中伏下兵士,劫掠财物。贺君尧与朝中众人不和,携带大量财物来到舟山,黄斌卿也是故伎重施,掳走了财物。朝廷重臣尚敢如此,手握兵马犹敢下手,寻常百姓更是难逃其毒手。鲁王朝廷一直忙于江上防务,根本没人有心思来处理这名掌握舟山的官字头海盗这些杀人越货的劣迹。但是这次,走投无路的鲁王朝廷前来避难,黄斌卿居然不接纳,实在是出乎众人所料。众人无奈,又在别人地头上声张不得,只好暂时漂泊外洋,寻找机会和新的根据地。

  丙戌年(1646年)七月,叛降满清的定海副将张国柱与清将韩固山、吴胜兆率水师三万(船只六百),由松江至舟山,意图攻取舟山。清军水师围住黄斌卿,大战横水洋。黄斌卿虽然擅长打劫,但是水战本事却差得不行,被清军打败。黄斌卿只好厚着脸皮去求鲁王朱以海和张名振。张名振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派手下阮进前往支援黄斌卿。
  黄斌卿一见阮进就带来七艘船和八百士兵,颇不以为意。谁知道这位阮进原来也是海盗,不过阮进这海盗极为擅于水战,颇有陷阵先登的本事。阮进先以四艘战舰为主营,然后以三艘战舰张帆冲浪,溃围直入。清军的沙虎船只要敢缨其锋芒者,当之立沉。阮进的战船穿梭于清兵的船队之中,周旋进退皆能如意。而清军颇不习水战,船又比较大,就是打过水仗的降将张国柱也扛不住这样的敢死冲锋。一会儿工夫,阮进已经击沉敌船三十余艘,又开炮射击,击碎敌船二十余艘。清军五艘大船,急忙避开远去数十里。阮进看了看身边的士兵说:”我一定要追上干掉他们。“于是,率船扬帆直进,果然追上敌船,击沉四艘。只有张国柱所部的一艘大船侥幸逃脱。

  阮进奋勇,回帆再战,又连续击沉数十艘敌船。清军败退入夹港,而港内地形如葫芦,无处可出。阮进于次日尽碎清军船只二百余艘于夹港。经过这一役,清军浮尸蔽港,死者逾万。阮进大名从此响彻海上,仿佛当年甘宁,海上船只不论敌我见到阮进之战船必然心怀敬畏。

  围是解了,黄斌卿还从这一场战斗中俘获大量的清军船只和军械。然而黄斌卿这人仍然不识相,居然认为张名振手下有阮进这样以一当百的人才是心腹之患,各种羡慕嫉妒恨,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的撺掇阮进干脆背叛鲁王朱以海和张名振跟着自己混。阮进嘴上虽然不说什么,心中却对黄斌卿的为人颇不以为然。
  鲁王政权在漂泊了好多天之后,也终于得以在舟山暂时驻跸休息。
  与此同时,丙戌年(1646年)八月二日,清军马不停蹄的进军福建,前锋势如破竹,一路无阻,已经到了仙霞岭。清军破金华时告密有功的汉奸阮大钺也随军缓缓南行。当阮大钺到达仙霞岭时,他已经患有轻微疾病。宿营时,同行的清军将领心肠不错,对阮大钺说:”你老啦,何苦跟着我们这么急着跋山涉水?不如先留在这里好好调治病症,然后你再慢慢赶上来也行啊。“阮大钺正盘算着如何借清兵只收报复隆武朝廷,听到清将如此说,怫然不悦说:”我虽然老了,但是也能挽强弓,骑壮马,现今要攻占福建,这个重任舍我其谁?你这么这样说话?“阮大钺想了想又说:”哼,查一查,肯定是东林党、复社那些家伙背地里说我坏话。“那名好心的清将是个粗人,本来完全是出于一片善意。听他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也根本不懂什么东林党、复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好没好气的对阮大钺说:”那你就这么跟着大部队走,我可没有不让你立功的意思。“第二天早上,清军全军翻越仙霞岭,阮大钺逞能下马步行,行动还矫捷。阮大钺用鞭稍指着骑在马上的清军说:”你们这些年青健壮的汉子,怎么还不如我一个秃老头?“说完连看人的眼神都发出了闪芒芒的光。清军看到阮大钺这老家伙精神这么好,倒也颇为之喝彩。然而过了五通岭,阮大钺忽然呼吸喘急,上气不接下气,蹲在一块石头上就这么突然死了。与马士英一起祸害崇祯帝之后四位皇帝的祸首罪魁,就这么兢兢业业的倒在了去福建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的路上.......

  丙戌年(1646年)八月十一日,清军直犯浦城,巡按郑为虹力尽被执,喷血大骂清军,结果被杀。都督洪祖烈等人城破殉国。清军轻松突破一路防线,攻陷建宁,抵达剑津。而援立隆武帝的功臣郑芝龙手握重兵,依然袖手旁观。
  就在福建防线形同虚设被迅速突破的情况下,隆武帝思来想去,认为手中的些微兵力用来抵御士气全盛的清军实在是不靠谱。于是隆武帝朱聿键盘算做战略转移。由于郑芝龙那边已经闹翻,海上通道已经变得基本不可能,朱聿键只好带着家眷近侍一路逃往江西,然后再由江西可奔至广西、广东,以避清兵锋芒。朱聿键还同时发诏至各地号召心向明室的义兵前来勤王。结果磨叽了好多天,直至八月二十一日方才起行。亲随的忠臣和家眷随行,还带着十车书籍随行,又哪里像个逃难的样子?

  到了二十七日,除了厦门和沿海几郡为郑家盘踞外,福建大部分被清军攻取。二十九日,隆武帝等人行至瑞金地界,被清军俘获,随后被原样押送回福州。隆武帝朱聿键与皇后曾氏以及阁老朱继祚、黄鸣骏同时于福州被害。隆武朝廷已经毫无翻本的希望。
  明朝江山此时唯一名义上继承正统的皇帝再次不幸死亡,仅所剩广西、广东两省尚不知道心向何人。短短三个月不到时间,屯兵数十万于钱塘江畔的鲁王政权和号称正统的隆武政权悉数败亡,所经历的各种意外事件虽然事出有因。但鲁王政权的粮饷问题和隆武政权的重臣拆台仅仅是因一蚁穴而溃堤坝的诱因,两个朝廷互不合作,甚至互杀来使,互相之间掣肘才是败亡的主要原因……(未完待续)

  日期:2014-10-04 17:47:32

  话题转回到舟山,鲁王政权作为一个流亡政府,困守舟山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主意。黄斌卿虽然貌似忠顺,实际上底线在哪?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根本没有人能够猜得透。众将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暗中防止此人为祸。就在这个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福建郑家派郑彩前来,要奉迎鲁王政府入闽。对于这个举动,众臣颇多猜测,议论不已。郑家本来援立隆武帝朱聿键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而郑芝龙最近与隆武帝撕破了脸大家也略有耳闻。此次郑彩来迎,不知道这算计颇重的郑家是何打算?也许是阴谋?也许是机会?鲁王朱以海与众人协商后,决定观望之后再做区处,以免把鲁王和众人都赔了进去哭都来不及。(何况此时闽地也基本为清军所占领,即使郑家愿意放弃隆武帝而拥戴鲁王,只凭海盗式的骚扰和抢掠,又怎么能克复江山呢?)诸多疑问不得而知,众人只好好言招呼郑彩,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