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简明、完全的蒙古帝国历史》
第39节

作者: 鹏o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着,他将三人编到俘虏的队伍中,将他们当做战利品分配给了大将忽亦勒答儿。并让他们世代子孙都要为忽亦勒答儿效劳,这等同于剥夺了他们的贵族身份,降为了奴隶。
  克烈部就这样在猝不及防中被征服后,这场突兀的战役保证了铁木真最终的完全胜利。蒙古部各方分掳了克烈的财产。但铁木真需要的几个头目,王汗,桑昆和扎木合却不见了踪影。铁木真下令快速追击,他担心这些人如果还活着,必然会在远方从新组织抵抗力量。王汗罄身逃出后,跑到了克撒合勒的捏坤河附近,希望得到乃蛮部的庇护。

  乃蛮当时是唯一未被蒙古征服的独立政权,自然成了那些不顺从铁木真人的唯一集聚地。与克烈一样,乃蛮也是基督徒,不过有人说他们所信奉的是更加正统的东正教。乃蛮的内部政权也不稳定,太阳汗塔阳与其兄不亦鲁黑为争汗位,互相不和。两军交战,结果塔阳败北,退到了图瓦一带,自别一部,称为北乃蛮。在不亦鲁黑被铁木真与王汗的联军击败后,塔阳成了乃蛮的实际统治者。
  王汗在与铁木真共同征讨不亦鲁黑时就得到了塔阳的暗中支持,这时他也自然将乃蛮视做自己最后生存的寄居地。然而,他在捏坤河却被乃蛮哨望者豁里速别赤以流浪汉的罪名逮捕。
  王汗依旧威风凛凛地说:“我乃是克烈部的王汗。”
  然而,如今饱受沧桑的王汗瘦骨嶙峋,不但没有威严,反显得自大讨厌。豁里速别赤不相信他就是王汗,认为他出言不逊,当场就把他杀死了。可怜王汗这个叱咤草原半世纪的一代枭雄,竟死在了一名不文者的刀下。
  王汗的儿子桑昆则一路远逃,为了补充生活物资,他在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大肆洗劫,结果被国主黑邻赤哈剌以兵讨杀之,并将尸体弃于荒野。克烈部的王统就这样断了。

  日期:2013-11-03 17:54:59
  虽然扎木合依然没有踪迹,但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铁木真确立草原霸权了。蔑儿乞,塔塔尔,克烈部,扎阑部,这些曾经显赫骁勇的草原部族都已被蒙古的铁骑荡踏粉碎,铁木真的理想,组织和计划居然在不知不觉间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规模。
  克烈部百姓被征服后,照例被被铁木真手下的各方豪雄分掳,实力再一次被削弱。铁木真特意将该部最善战的只儿斤部人收编到自己亲卫营中。对于王汗旧部中与自己交好的人,铁木真也予以了特别照顾。比如王汗的弟弟札合敢不,铁木真就加以优待。克烈在与蒙古对峙时札合敢不表现得十分冷淡,并且铁木真曾经娶了他的长女亦巴合别吉。此时,铁木真再次下旨,让自己的四儿子拖雷聘娶了札合敢不的另一位女儿,她就是后来被称为蒙古武则天的唆鲁禾帖尼。而札合敢不一家也世代忠臣于蒙古,被誉为成吉思汗的第二条车辕。另外,镇海和塔塔统阿这样的治国人才也都未受到任何责罚,他们统统被招至铁木真麾下,并在其后为蒙古帝国立下了重大的功绩。

  如今的草原上,乃蛮是唯一避开了战争灾难的独立政权,那里也自然成了被铁木真打败的其他部落流亡势力的避难营。铁木真清楚,这些人是绝不会选择顺从于自己,他们只消还有一丝活动空间就会利用各种方式骚扰自己的统治。蒙古虽说非常强大,但铁木真的追随者大多都是那些被其征服部落的百姓,如今他刚刚君临蒙古,这些人的心里应该还是很容易产生蠢蠢反意的。稍有不慎,铁木真的政权就将荡为尘埃。

  不把乃蛮征服,就绝不算真正成就霸业!铁木真下定决心。他在斡儿纳兀山的山腰处设营,准备出征乃蛮。不过,征讨乃蛮需要横穿高原,当时正直初春,马匹过于瘦弱,不适宜跋涉作战。于是,将领们提议最好能将行军日期推迟到秋季。铁木真听后也觉得此时出征乃蛮过于操切,除了作战的技术原因外,行政上也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相比外部敌人,部落内部的矛盾更加不容忽视。如今的蒙古已不同过去,民族众多,人员混杂。铁木真在创建部落之初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治理起来比较简单。现在,铁木真管理的乃是全体草原人民,为此,他除了需要更加广大的生活空间及更丰沛的生产资源外,还需要一个方法使这个庞大的群体运转起来,帮助他使部落能够稳固地供自己的意志支配。

  铁木真想到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于是他选择从整饬军务入手。他将军队分成了:“左手万户”,“右手万户”,“中军万户”三个部分,分别让木华黎,博尔术,沉白担任万户长。在万户下面还有“千户”,“百户”,“十户”,整个部落的行政体系自上而下逐级管理,这使得政权机构变得更加精细,职权范围也越宜明确,每一层的隶属关系都如同扣紧了螺丝般使政权愈加稳固。
  早在出征塔塔尔部之前,铁木真便打算施行“千户”制度,但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用平衡军队规模的方式剥削旧贵族的势力,从而方便自己控制部落。如今铁木真推行此制度的目的已不仅限于此,更重要是为了通过这种掺沙子的方式,混合部落中的各种异族势力。
  此时在铁木真麾下生活着泰亦赤兀人,蔑儿乞人,朵儿边人,翁吉剌人,乞颜人,克烈人等众多民族,这些人不可能轻易地淡忘思旧的情绪,铁木真首要的任务就是统一这些民族,不然,蒙古仍然将处于混乱状态。于是,那些曾纵横草原的威武部落都如同大漠尘沙一样被涤净了,取而代之的是蒙古族这个崭新的民族名称。
  为了防止族民们旧情复燃,铁木真扒下了那些异族人民千百年来穿着的传统服饰,敕令他们换上统一的蒙古服。从此已后,他们相居于同样式的古列延中,尊崇相同的伦理,过相同的节日,说相同的语言,甚至连作战所用的武器也是相同的。铁木真还酝酿着为蒙古引渡文字和供物品交换的货币。但这些想法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铁木真主要考量的仍然在于它们的政治作用。他用严厉的法律检视这个名称的推广力度,一旦有人从事具有过去民族特色的行为就会受到残酷的惩罚。

  之后,铁木真又再次强化了用于保卫自身的怯薛,将其扩充到了10000人,这等于一个图蛮(万户)的大小。如此庞大的亲卫军并不仅仅负责保护大汗,他们还要为部落征战时提供弓矢,并负责司膳和辎重,管理各种资料,建造修葺庐帐,看守府库和药库,还有专门安排大型庆典的卜祝,可谓悉事据守。这些本应属于国家机构从事的事务如今都由铁木真的亲卫掌握,一来表明铁木真要将控制进行到底,另外也体现出蒙古部作为国家的形影依然模糊粗糙。

  虽然怯薛人数众多,但它的核心仍然是那些负责常年近身保护大汗的人,他们被称为扯儿必,共由六个人组成,他们主要掌管担负白天和夜间职守的150名卫士,这些卫士被统称为怯薛丹,即轮番护卫者的意思。他们的主要使命是保护大汗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负责看管大汗家里的奴婢和仆役。怯薛丹有着严苛的选拔制度,他们的都是从千户长或百户长的子孙中挑选出来的,无论身体素质,搏斗技能或模样都是最顶尖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