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第32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9 22:40:00
  “干嘛?”
  “还不是犬场的事?建犬场的经费是批了,可是还得买地啊。你知道的,犬场的选址很重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选屋宅地址要风水好,犬场其实也一样,风水好的地方养出的狗才有灵性。我这次要么不建,建就要建全国最好的,从选址开始就要精益求精。乔绍章的茶场那儿有块地很漂亮,只占他茶场的一角,但后面靠着丘陵茶山,前面还有一面小湖,最关键的是那湖还是活水。我想问他把这块地买来作犬场。”

  “呦,翰良兄什么时候也会看风水了?哈哈。”
  “我哪儿会看什么风水啊?只不过是明白犬场风水与阳宅风水其实是一回事儿罢了。之所以选在那儿,也是找城里有名的师傅孔坛心瞧过的。孔师傅还开玩笑说那块地用来作茶场真是可惜了,如果他是乔绍章,肯定把祖坟迁到这块地上,准保发大财。我说难道人家现在还不够发财吗?哈哈”
  “你这话有道理,我以前建灵山卫犬场,好在事先请玉玄子瞧过,要不然往北去一两个山头,肯定早就被日本鬼子毁了,三香至今还老提这事儿呢。”
  “是啊,我听三香说过一次。”
  “不过你买这块地,我估计玄。虽然只是人家茶山的一个小角落,一两个小山包占不了多大的地方,但这地方人家用来种茶挣的钱,怎么的也比卖地给你得的钱多吧?况且人家是茶商,恐怕你出再多价,人家也不稀罕。”
  “那可不一定,这乔绍章年纪跟你我相仿,为人礼信仁义,而且那么大的家业,只娶了一房老婆。乔绍章自幼家境不怎么样,不过人长得帅气、书又读的好,他夫人本是富家千金,两人不知怎么认识了,情投意合,后来为了跟他个穷小子,他夫人跟自己家里都断绝关系了。所以乔绍章发迹后,誓不再娶,就守着他老婆一个人,直到现在。”
  陈子阳认可地点点头。
  下午,两人来到乔府,门房引着到了正厅坐下。管家姓白,给陈子阳和董翰良沏上两盏上好的明前龙井。所谓明前龙井,指的是清明前三天所采摘的龙井嫩芽,如同莲子芯儿一般,极细极嫩,自古以来便是龙井中的上品。
  这时一条黑狗从外面跑了进来,不大不小,狮子尾,进来后就往陈子阳脚下一趴,边摇尾巴边抬头,滴溜溜盯着陈子阳看。陈子阳见了甚是高兴,刚准备伸手摸摸,谁知白管家过来就是一脚,黑狗嗷的一声被踢跑了。
  陈子阳心中不悦,但又不好发作,便问:“管家,这狗是你们府上自己养的吗?”
  白管家说:“咳,破狗一条,问它干什么。二位稍等片刻,我们东家马上就到。”
  茶刚抿了两口,乔绍章到了。董翰良起身行礼,“乔老板,我是省警官学校的董翰良,这位是我的朋友陈子阳。有点公事来烦扰乔老板。”

  “哎呀,什么老板不老板的,我看大家年纪相仿,喊我绍章就行了。有什么事直说吧。”
  “哈哈,绍章爽快人,那我也就直说了。目前欧美各国都在发展军警犬技术,并在警界和战场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绩,而我们偌大的中国这行竟然还没起步。现在我们学校开设了警犬专业,并着我负责建设一个警犬场。”
  乔绍章说:“这可真是件好事儿呵,强军强警,可是我能帮上什么忙呢?是缺经费吗?这我倒是可以帮上点忙的呢!”
  董翰良说:“绍章你误会了,经费上面已经批了。只是这警犬场不同别处,上好的场址应该选在丘陵之旁,有水有树有山包,这样的地方才容易出好狗,也适合犬只的日常训练与体能保持。我在杭州选址走了几天,最终选了一处地方真是养狗的绝佳之所,但那些山包之上遍种茶树,一打听才知道是你绍章的茶山。不过你别紧张,只是你茶山一角的一两个小山包而已。”
  日期:2013-12-11 22:19:00
  陈子阳故意插嘴到:“我说董翰良你这人就没意思,建个狗场还打人家茶山的主意,绍章兄你别理他,他是个狗痴,在他眼里没有比狗更重要的东西,别说茶山了,连金山他都不在乎,甭理他。”
  被陈子阳这么一说,董翰良面带愠色的瞪了陈子阳一眼。陈子阳装作没看见,继续喝他的茶。
  乔绍章一时没说话,想了一小会儿说:“倒不是我乔绍章小气,你们为的也是公事。但我是做茶叶买卖的,茶山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虽然只是几个小山包,但也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况且我说句外行话,你们别介意,你刚才说要在丘陵之旁,有水有树有山包,那杭州郊外这样的地方很多呀,为什么单单要挑我的茶山呢?”
  董翰良说:“绍章,我也是没办法啊,这样的地方确实不少,但可不是有山有水就一定适合建犬场呐。你们不玩狗的可能不懂,好风好水才能出灵狗,我这次建的是全国第一家警犬场,不论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国家的警犬业,意义都很重大,所以这第一步的选址我很看重。况且,我说实话,这地方还是找孔坛心瞧过的。”
  “你们也太小题大做了吧,绕圈子绕到这会儿总算说明白了,原来是这地方风水好你们才要买。人家找风水先生挑阴宅阳宅,你们连建个狗场也要找风水先生,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敢问你们是建狗场呢?还是造坟呢?简直荒唐!”
  陈子阳见气氛不太对,赶紧说到:“绍章兄,别着急,他也就是来跟你商量的,并不是逼你卖地。你如果不愿意就算了,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对了,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茶叶生意的?”
  乔绍章也觉得刚才自己的话有点重了,见陈子阳打圆场,便接过话来,说到:“其实也不怕二位笑话,以前我家境不好,开始时只是报社的印刷工。后来认识了我内人,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因为执意要跟我,闹得她父亲不认她这个女儿了,与家里断了联系。我心中是既惭愧又感激,发誓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干上茶叶这行的,算起来总有快二十年了。”

  陈子阳抬起头微微一算,说到:“你做茶叶生意之后,可曾与青岛商家做过买卖?”
  “你怎么这么问?难道你是青岛的,当年与我做过生意?”
  “我是青岛的没错,但不是我做的生意,而是我的一个朋友杨飞云,当时他父亲杨老爷子还在,我记得是他家刚买了新宅子不久后,从浙江这边运茶到他家大德昌茶行的十几条船全都消失了,一条也没回去。”
  “哎呀,可算找到了你们了。”乔绍章倏地一下站了起来,手里茶盏的水溅了一桌。

  陈子阳不解的问,“怎么回事?”
  “这事儿说起来颇为曲折,真挖根深究的话,他杨家该算我的恩人。当时我初做茶行不久,一次青岛有大客商到我们杭州定货,但是跟以往不同,他们那次不要西湖龙井却只要雁荡毛峰,杭州本地茶商大多是做龙井的,凑好我有一批雁荡毛峰准备发往北京的,于是我去找到他们大德昌,把这笔生意谈了下来,出奇的顺利,其实这里离雁荡山也不是太远,他们要是问别家要也还来得及,只不过我占了个有不少现货的便宜。但是他们财大气粗,要货量太大,我的货全上去还不够十分之一的,于是我连夜去乐清采购,最终凑了整整一十三条船从杭州出发,顺带着把我店里所有的明前、雨前龙井全都卖了。

  那时候我刚入行啊,哪做过这么大买卖,整整十三条船的茶啊,几百万两银子,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么一大笔生意会落到我头上,而且因为大德昌是带着自己的船队来的,不需要我们运,所以是当场付讫银款。
  当我拿着那几百万的银票走到我夫人跟前时,我至今都记得,她搂着我的肩膀,看着我俩那几间破屋子,哭了。”
  讲到这里,乔绍章声音有点颤抖,眼眶红了。然后接着说:
  “虽然他们有自己的船队,船员也都是自己人,但出于谨慎,我还是跟着押了船,心里想着到青岛拜会下杨老爷子,表表谢意。
  谁知道船队行至海陵附近鹰狩岛时遇到了小日本的舰队,什么也不说就是一阵火炮机枪,当时我跟的是船队的尾船,看见前面火光交织、樯橹碎片横飞,赶紧跟船老大还有几个船员跳了海,最后游上鹰狩岛躲了一整夜。
  第二天白天几个过往的渔民把我们救上了大陆,说那是小日本的船队,近段日子一直断断续续往北边开,现在想来可能当时小日本就在打胶州湾的主意,一直暗地在往青岛附近调集海军。
  船员们是大德昌的,可是出这么大事儿,十几条船几百万银子打了水漂,估计也就都没敢回去报信儿。我倒是真心想赔,可是一来这笔买卖到“货物上船、船离杭州”之后跟我就没关系了,因为毕竟是大德昌自己的船队,我不负责运输;二来这些船上都是我的货,茶全没了,我要是再赔银子,于情于理也说不通。
  当时想等生意再做大点,找个机会还这个人情。可是没多久日德开展,青岛陷入战乱,我靠那笔银子确实把生意做大了,但再没能找到杨家人。
  人要知恩图报,虽说这钱不是他们送我的,但我一直视他们为恩人,没他们这笔生意,我乔绍章翻不了身,也对不起我夫人,……”
  说到这里,三人都唏嘘不已,而我们在本书开头“亲王凶邸”一章中所说的蹊跷事情:“杨家大德昌茶庄的十几条船,从浙江运茶回来途中,在海上突然就没了踪影,整整十几条船啊,说没就没了,而且是连人带船楞的凭空消失了,赔了几百万两银子”,至此也有了答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