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40节

作者: 洹上野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8 18:56:24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皇上的话威严不再,载湉是发力了,下面的大臣是明智的,谁都能看出大权在谁那里,为官这么多年没有这个洞察力,算是白在官场里混了。所以,圣旨下了几十道,新政进行了几个月,除了不识时务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几乎没人响应。
  慈禧虽此时已撤帘归政,看到年轻的光绪这样杀气腾腾,也开始坐不住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老麻雀,她准备来个整风运动,就在光绪宣布新政的第二天,翁同龢被开缺回籍。
  关于翁被革职的原因,史学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慈禧的主意,另一说为光绪本人对他这位老师不满,只因翁帝师在皇上面前对康有为涉嫌诽谤,说他是“居心叵测之人”,从后来康的行为来看,老翁虽然有时候糊涂,这一眼看得也够毒的。
  不管是谁赶走的,有这个结果大家都算清静了。翁同龢临行当天,袁世凯又“虚伪”了一把,他派人送去了薄礼和盘缠,聊表慰问。都说你姓袁的维新是虚伪,是投机,可你的“虚情假意”用在一个下野的重臣身上,让那些虚伪论者怎么理解你的“城府高深”呢?有人说装一个好人不难,难的是装一辈子好人,像你这种大半辈子还在“装好人”的人,都虚伪到什么地步了,看来你果然是“隐藏得极深”了。

  对于一个被贴上标签画上脸谱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被人怀疑。再说了,是好人并不代表不玩权术,在政治圈里混尤需如此。
  罢黜了翁同龢,慈禧还没消停,自古皇上身边没小事,嗅觉灵敏的阴谋家看到任何一丝风吹草动,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军权,没有枪,什么时候都是待宰的羔羊,习惯了宫廷争斗的慈禧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她找来了荣禄,这个对她忠心耿耿掌握着大清枪杆子的人。一见到荣禄,慈禧直接给了他直督的位子,先把京师附近的军权拿到手再说。
  9月4日,光绪罢免了几个守旧大臣,第二天又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为军机章京,参与推行新政。慈禧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她觉得,皇帝这事做得有点过分了。
  果然,慈禧又来找光绪谈话了,和上次一样,她觉得变法可以,但违悖祖宗章法把老规矩都推翻,放弃有经验的老臣不用,只相信一个康有为,还要拉日本的伊藤博文进来过问清国内政,这样下去再不管是不行了。
  临走之前,慈禧跟光绪透了信儿,说想过段时间带他去天津阅兵,早在两年前她就想去看看了,只是公务烦身一拖再拖,这才决定前行。
  光绪心里都明白,这么多天以来,老太太暗箱操作的那些风吹草动他都看在眼里,作为慈禧的侄外甥,他对这个女人还是了解的。中国传统历来重视血缘亲情,可我们看了太多的电视剧,亲情最不值钱的,就是在宫廷里。
  光绪感觉到了紫禁城的剑拔弩张。
  康有为也想到了枪杆子的重要性,其实他早就知道,只是光绪手里没人他也没辙,单靠一群赤手空拳的年轻人根本成不了事。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子,他才没有底气地说出了一个人,那个曾经与他高谈阔论大谈维新的袁世凯。
  拿定主意之后,康有为以礼部侍郎徐致靖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让徐交给光绪,拉拢一下袁世凯,这是康有为在戊戌事件中的第一次代笔造假。
  9月11日,光绪让荣禄传话,命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来京。
  14日,袁乘京津专线赶到北京,下榻于法华寺。

  与袁同时到京的还有伊藤博文。伊藤此时已经卸任日本首相,声称是以个人名义来中国游历,在天津和荣禄等人做了短暂会谈后,和袁世凯坐了同一列进京的火车。
  伊藤博文之所以来京,是受光绪邀请,光绪能请伊藤,因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举荐,而李提摩太,则是康有为向光绪介绍的,康三天前向光绪提议召袁进京的同时,还提出让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担任清国的变法顾问。
  让一个有政治背景的外国人做本国顾问,四年前,这个人还主动与清国挑起战争,这是名副其实的引狼入室,康有为不但幼稚到了极点,脑子还进水了。
  慈禧当然不会同意,袁世凯离开小站当天,她就密令荣禄调集董福祥的甘军驻扎北京长辛店、聂士成的武毅军调集天津,又让崇礼担任京城亲军统领,各军进入警戒状态。安排妥当之后,为防袁有变,荣禄还封锁了新建陆军的军火库,谎称英国军舰已经开到大沽口附近,命袁速回天津。这样一来,就算袁世凯想帮忙,光绪也成了手无寸铁的光杆司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