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
第9节

作者: 秦时月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犬丘之战,我们无法从史书中看到具体的情形,但考古的发现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更多的信息。
  目前所知最早的赢秦青铜器是不其簋(簋为先秦时代贵族盛放食物的容器),可惜遗失器身只存器盖,簋盖有铭文,称为“不其铭文”,该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80年,山东滕州后荆沟墓葬中出土了两个簋,有身有盖。其中一个簋身内发现了“不其”铭文,居然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不其簋盖上的铭文几乎一致,而且铜器尺寸也完全一致,都是23.2厘米,纹饰也一样。因此,历史博物馆的不其簋盖似乎正是后荆沟那个簋的原盖,而后荆沟墓中不其簋的盖竟然是后配的。簋身和盖何时分离的?秦国的铜器怎么会埋在鲁国来呢?期间又发生了那些事呢?没有答案。

  日期:2013-07-07 23:13:24

  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曰:“不其,朔方严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余命汝御追于罂,汝以我车宕伐于高陶。汝多折首执讯。戎大同,从追汝,汝及戎大敦搏。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禽折首执讯。”伯氏曰:“不其,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工。锡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从乃事。”不其拜稽手,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用丐多福,眉寿无疆,永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享。

  不其簋铭文
  根据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考证,《不其簋》的铭文,讲的就是周秦联军大破戎狄之役。李先生指出,铭文中的不其就是嬴其,先秦行文“不”字常用作无义助词,仅表语气,故“不其”即其。嬴其死后被追称为庄公(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秦庄公名其)。《不其簋》乃庄公自作器,故直用己名。铭中显示,这次伐戎行动的总统帅为“伯氏”,他上对周王负责,下可指挥不其。按先秦的习惯,对伯父和同辈长兄均可称伯,李学勤先生认为此伯氏乃庄公之兄。有的学者认为伯氏为嬴其的伯父(嬴其父为秦仲,仲排行老二),还有的学者认为伯氏是周宣王手下南征西讨立下赫赫军功的南仲。

  驭方:王国维说驭方即御方,“古中国呼西北外族之名,方者,国也。”
  西俞:即西隅。
  羞:进。
  宕:打击。
  執訊:抓住活口。
  大同:大集结。
  敦:打击。
  肇敏戎公:娴于军事。《诗经?大雅?江汉》:“肇敏戎公。”

  用從乃事:忠于职守。
  铭文翻译过来的简单意思是:戎狄各部侵扰周朝西方之地,周天子命伯氏和不其联合组成周秦联军抗击,追其于西地,得胜后,伯氏回镐京献俘报捷,不其率兵继续追击与戎狄发生战斗,斩获甚多。戎狄各部集合起来向不其的军队发动猛攻,双方进行了规模巨大而且惨烈的战斗,不其终于获得了胜利。战斗结束后,为了嘉奖不其,伯氏赏赐给他很多东西。
  当然,仅仅通过铭文中的个别字句便断定不其铭文所载便是周秦联军大破戎狄之役,其可靠性还存在许多争议和商榷,但当年发生在西陲一带的这场战斗一定是令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
  周秦联军大败戎狄,改变了陇山一带的格局。从此以后,戎狄的气焰被打压下去,最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周王朝的西部边陲恢复了安定,首都镐京的国防基本可以高枕无忧,姬静也可以腾出更多的力量对付其他方向蛮夷的叛乱。此战之后,姬静册封嬴其继承秦仲“西垂大夫”的爵位,并把犬丘封给了秦人,继续扶植利用秦人防御西陲;同时册封秦仲最小的儿子嬴康于梁山,嬴康一支从秦人脱离出去建立梁国,春秋中期被一家子秦穆公所灭。

  西垂烽火最大的赢家还是秦人,新得到了祖地犬丘,再加上原来陇上之“秦地”(既甘肃清水、张家川一带),地域进一步扩大。西垂犬丘是秦人的祖居之地,乃是秦人的魂魄所在,经过数带人的苦心经营根基雄厚,而且这一带是平原,又有西汉水流过,水草肥美,盛产盐卤,正是秦人农耕畜牧的理想天堂,这一切是陇上“秦地”和陇东“秦地”无法比拟的。出于部族发展的考虑,嬴其索性将居地迁到了犬丘。

  西戎各部经过此战元气虽然大伤,但力量尤存,周王朝和秦人毕竟无法将他们种族灭绝。嬴其明白,戎狄各部是被周秦联军打怕了,如果把他们往绝路上逼,搞不好人家再次联合作困兽之斗,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嬴其对他们基本执行了稳健的和平外交,在和平的环境中,秦人的实力日渐壮大。
  但秦人与戎狄毕竟有解不开的芥蒂,尤其是秦仲的死,在秦人的心中更是莫大的耻辱。嬴其的长子名嬴世父,他具有典型的秦人基因——勇武强悍而有仇必报,他看着老爸的和平外交不顺眼,发誓:西戎杀死了我爷爷秦仲,我如果不杀死戎王,为爷爷报仇,便不入犬丘。于是,带着一帮志同道合的族人离开居地去找戎狄算账。嬴世父这样的人的确有血性,但不适合做领导,领导应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像他这样一味蛮干,快意恩仇,弄不好要将部族带向灭亡,所以部族的继承人交给了老二,可惜史书没有留下老二的名字,只知道他的谥号——襄,即秦襄公。

  嬴其是秦人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领袖,他少年时挽救部族危难免于覆亡,后来执行稳健的和平外交,嬴其在位一共44年,这期间史书上没有记载秦人与戎狄之间发生大规模战斗,有了和平才会有发展。他死后7年,二儿子便受封为诸侯,追奉他为秦庄公。
  日期:2013-07-10 17:38:56
  第二章  崛起关中
  1、襄公立国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姬静归天,他的儿子姬宫涅即位,就是周幽王,历史上的末代亡国之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上台之初好大喜功,周戎之间的战端又启,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780年,周幽王派伯士率军讨伐六济之戎(注:位于陕西西部一带的戎狄部落),结果被击败,伯士战死,不知这里的“伯士”是不是不其簋铭文中帮助秦庄公击败戎狄收复犬丘的“伯氏”。这场战争以及周人的失败,再一次打破了陇山一带周秦戎狄之间的相对和平,处于陇山以西的秦人将再一次面临戎狄围攻的危险境地。

  而就在秦人部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公元前778年,在位44年之久的嬴其也归天了,由他的二儿子即位,就是后来的秦襄公。新旧领导人换届之际,正是政局不稳之时。处于陇山周围的戎狄各部蠢蠢欲动、阴谋联合攻秦。面对这种危局,新上台的秦襄公施展了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腕。《史记》记载,秦襄公在元年,将妹妹缪嬴嫁给了丰王。此处的丰不是以宗周镐京为中心的丰镐之地,而是丰水,丰王是居于丰水流域岐山一带的西戎部落首领,实力强大。岐丰一带正处于周人龙兴之地周原附近,与陇西的秦人距离遥远,双方没有直接的厉害冲突,但却有着共同的敌人——陇上及陇东的戎狄。敌人的敌人是最可靠的朋友,秦襄公和丰王都明白这个道理。古时两国往往利用联姻或互派质子以建立和巩固联盟,秦襄公将亲妹妹嫁给丰王正是与丰国结盟牵制戎狄的需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