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9节

作者: 洹上野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生活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第一次落到十四岁的袁世凯身上。
  对于兄弟的死,吴长庆“抚棺痛哭”,看着袁家由盛而衰,只剩孤儿寡母,他和刘铭传一起料理了好友的后事。
  是年冬天,袁世凯护送着父亲的灵柩,和嗣母牛氏从南京回到老家项城。

  日期:2013-10-29 12:04:09
  二 大泽龙方蛰
  第二年春天,袁保恒从西北左宗棠军营回到项城,看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看到了袁世凯。此时距袁生父保中去世还有几个月时间,而在那个日子来临之前,袁世凯就已经感受到了失去父亲的痛苦。
  自从南京回来,袁无师教授,多少有些疏于管教,天天在家没个正事,早先胸怀抱负的少年沦落到斗鸡遛狗混迹市井的境地,时不时还和人打架,这哪是大户孩子的作风,看到袁家后人这般景象,袁保恒决定让他继续读书。
  这一次,袁世凯随叔父保恒去了北京,先由当时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的袁保龄看管。次年,袁保恒调回北京任刑部左侍郎,世敦、世廉也一起被带至京城陪读。学生多了,师资力量也要跟上去,袁氏兄弟索性一并请了三个老师,分授写字、作文和作诗。由于袁世凯天生好动,叔父袁保龄对他进行了“区别对待”,他上课爱交头接耳,叔父就用桌子把他和两个哥哥隔开,还把他住的房间搬到了老师的隔壁,实在忙不过来就由老师监督他学习。

  少年袁小四果然比在济南和南京时安分多了,也刻苦多了,三位老师又都是名师,袁同学的学习颇有成效,文章虽尚不入门,但起码有了很大进步。
  同时,袁保恒也注意到了对晚辈在做事方面的特意培养,和袁保庆的方法一样,本该是自己做的一些公务上的小事,袁保恒都是让他这个侄儿代为去办,袁世凯资质在此,好像非常得其要领,往往办得非常得体出色,因为办事机敏,小四颇得两位堂叔的欢喜。
  不久,老家项城传来消息,袁的生父袁保中生病去世。这对少年的袁世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他已经过继给叔父袁保庆,且三年服孝期未满,袁保恒就没有让他回家奔丧,而是继续留在北京学习。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悲痛。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袁世凯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他开始变了,学习也更加努力,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还爱上了课外书,如果你认为袁同学读的是言情小说之类,那就错了,他读的是兵法。和大多数上课读闲书的同学遭遇一样,袁同学的小动作很快被老师发现了。后来袁同学就制定了一个计划,白天复习功课,晚上研究兵书,他要向他爷爷一样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尤好读兵书,师禁之,乃昼习词章,夜究兵书)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晚上熬夜读完兵法,第二天天不亮就接着起来学习,常常一天睡的不到四五个小时。(昼夜并进,每寝不及二三时)

  到底不是个不争气的纨绔子弟。
  袁世凯很明白,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看来,袁同学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有选择的读,除了应试的必修课四书五经,他只读实用的书,什么武侠言情修真穿越,统统不看,他没有那么多精力,也不会在文艺上面耗费精力。他不喜空谈,主张刻励实行,力求实际,这大概与他天生的性格、个人追求以及从小受嗣父实用理论的启蒙是分不开的,后来他对维新派的空谈无动于衷却自己放手搞新政也正是延续了这个理念。
  说起学问,他自有一套看法,“讲学者必须起而能行,举所言皆征诸实,乃见真学问,真本事。”不得不承认,这位落榜生的观点即使放在今天,仍不失为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为什么本科没有职专工资高?这就是答案。
  袁同学什么时候有了研读兵书的爱好了呢?提到这个问题,他对以前的“年少无知”做了深刻检讨,“过去我好奋匹夫之勇,现在学了万人之敌,才知道好勇斗狠实在无用,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有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他这不是吹的,走进书房你就能发现,什么三韬六略、阴符兵经,该有的基本都有,不该有的他也有所涉猎。看来袁同学年纪虽小,在认知上却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往事不堪回首,唉,那时候太肤浅了。

  小四同学不看菜谱看上了兵法,据说是有慧根的。在南京时,他那位曲老师给他留了道作业,之后就和人下起了棋,小四站在后面偷偷观战,瞬间灵感涌现,回房写了一篇文章,“道千乘之国,若著此局焉。夫著棋不厌诈也,治国亦不厌诈也。治国非为著棋乎?”这那是在写文章,根本是在指点江山,指点还不好好指,玩什么兵不厌诈。这天资不搞军事还真是暴殄天物。

  据一些考证中提到,在北京学习的这三年时间里,袁同学读书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白天晚上两不误,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一度出现咳血现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确实是需要意志和毅力的。
  一个人但凡能在一生中有莫大的成就,就必定有其别人无法比拟的过人之处,素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袁世凯,这一点着实难能可贵。袁后来落第将诗书付之一炬也说明,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努力,是不会有如此强烈的举动的。
  但有时候,用功真的只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尽管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缺憾,但并不一定就能如愿。上学的都知道,学习这东西是看天赋的,尤其是成为天才级学生。
  这个道理很快就在袁同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日期:2013-10-29 21:47:04
  1876年,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
  由于不是北京户口,小四只得返回原籍,几天之后,他回到了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
  科举制度发展到清朝,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和现在一样,当时也是每个行政区域都有科举考场,根据每个省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分配招生名额。出于公平和避免徇私舞弊,对于异地科举,也是有着严格限制的。现在每到高考期间,户籍制度和异地考试的问题都被炒得沸沸扬扬,如此看来,这政策是有些年头了。
  成绩贴出来了,袁考生看了好久没找到自己的名字,他想,可能是落榜了。
  小四的猜测是对的,他的确没考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无法替代的地方,只是看你自己有没有发现,或者是发现了,时机有没有到来。对袁世凯也是一样。
  落第之后的袁考生很沮丧,本以为付出就有回报,说到就要做到,可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也许一直狂放不羁壮志凌云的袁同学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但是,出人头地、实现抱负,科举是最为正式的途径。

  于是,他想再试试,再读三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晚婚也好不到哪。眼看年龄不小了,那就把失落先放到一边吧。这年十月,十七岁的袁世凯按照家里的意思,回家就把婚结了,女方是淮宁县的一家土财主,于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