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中国向左,欧洲向右》
第11节

作者: 伦敦街头的流浪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次,这位杰出的统治者还深谙文字的力量,在于文明国的较量中,他日益强烈地感受到要使自己的子民接受教化,并创建了蒙古自己的文字,用蒙古语写成了蒙古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成吉思汗法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宪法意义的法典,它将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开,建立了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而两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比英国十九世纪贵族苦苦争取来的判例制度早了600年。这位卓越的具有先进眼光的世界征服者,在达到权力的顶峰后,毅然将权力分给了臣民,这无论是亚历山大还是屋大维都不可相提并论的。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已经说明,辽阔壮美而又生存条件恶劣的大草原赋予了它的子民最为自由的秉性下,自由也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权力。而“成吉思汗”这个称呼本身也闪耀着民主的光辉,它意味“全世界人民的统治者”,强调了“人民”,而非“全世界的统治者”。成吉思汗成功把蒙古从奴隶制带向了民主制,尽管这种贵族制仍像今天的英国贵族制一样实行世袭,但它仍是民主的,在《成吉思汗法典》约束下的蒙古帝国,甚至超越了古希腊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制。

  当然,这位聪明的统治者不但用文字赋予自己的子民以民主,他还懂得利用文字为自己宣传,并命人用蒙古语写成了《蒙古秘史》,今天我们能够对蒙古的历史如此熟悉,而不至于像亚特兰蒂斯一样随着城邦的毁灭而回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这本历史书起了很大作用。当然,按照成吉思汗的意愿写成的《蒙古秘史》,它更像是成吉思汗本人的传纪。这位聪明的统治者不但创建了文字,还非常懂得善用文字,

  而在对异邦人的统治中,成吉思汗也非常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统治深入人心。征服花刺子模后,成吉思汗控制了这里的铸币权,并将铸币上用蒙语印上“成吉思汗”,然后用伊斯兰语印上“全世界人民的统治者”。这位宽容的统治者对异邦人的统治也是极为自由的,成吉思汗控制下的花刺子模可以自己任命自己的行政长官,并制定自己的法律,按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说自己的语言,他们仅仅需要对成吉思汗缴纳3.3%的税赋。这种宽松的统治政策甚至比花刺子模王朝更加仁慈,人们缴纳更低的税赋,可以自由经商,治安也更好,信奉安拉的穆斯林甚至更喜欢这位异教徒的统治。而成吉思汗也从未像基督徒和穆斯林一样对任何已政府的国家和地区推销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以最大的自由和最宽广的胸襟接纳了所有宗教的信徒,所有人都可以在成吉思汗统治下的土地上自由生活。在行至西藏时,信奉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甚至被喇嘛教所深深吸引,他的这一宗教偏好还被自己的子孙所继承,

  最为重要的是,这位伟大的统治者十分重视贸易。游牧民族以肉为食,他们无法从本地食物中获取维生素,只能从中国的茶叶中摄取。所以,无法自给自足的草原生活决定了这个游牧民族必须依靠贸易,而对花刺子模的征服战争也由贸易纠纷引发。1200年,成吉思汗派出一支500人的商队到花刺子模王朝,希望与这个长期封闭的且垄断了丝绸之路要道的西亚大国通商,自负的花刺子模王朝却将蒙古人的商队通通杀死,木不可遏的成吉思汗因此决定用武力打开穆斯林的国门,并为被杀的同胞报仇雪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某些事情上成吉思汗表现得过于残暴,比如征服撒马尔罕后,蒙古大军实行了大屠城。但我们不要忘记,成吉思汗曾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艰辛的童年,遇到过无数次死亡的考验,就像前文说的,在这种生存环境下如果不能做到残忍,或许他早已被优胜劣汰的游戏法则所淘汰。其次,成吉思汗在九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因此才落得如此田地,所以,他对复仇的欲望也渴望强烈,进行的复仇行动也最为猛烈,所以,在花刺子模杀了他的500名商人,他便已经决定要以最残忍的手段报复撒马尔罕。而在对撒马尔罕的战争中,他的一个孙子和女婿被射杀,这更加刺激了他的复仇欲望,并进行了大屠城,屠城结束后仍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怒火,因此他不惜向北和向南对逃亡的花刺子模残存王朝进行追击。

  消灭了花刺子模的成吉思汗从此改变了世界格局,在十字军与蒙古大军左右夹击下的伊斯兰逐渐从欧洲的优势地位中败下阵来,欧洲基督徒因此坚信祭司王约翰的真实性,甚至连教皇本人也开始相信自己杜撰出来的神话,因此而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符合基督教义,在花刺子模被灭之后,欧洲上下一片欢欣鼓舞。而在亚洲,受蒙古压迫而不得不南迁的金朝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土开始加剧了对宋朝的入侵,因形而上学的辩论而卖直求荣的宋朝官员则吸附了帝国的全部精力,南宋的宫廷斗争和社会矛盾更加剧烈。但好消息时,消灭花刺子模的成吉思汗重新疏通了丝绸之路,传统的欧亚贸易要道因此又繁荣起来,这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不同国家的技术交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