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第2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且不说这狗到底是不是与那“小瑞兽”一脉相承,本来细犬之中,青灰色的就极其稀少,属顶级,有古语为证:“青灰墨玉茹黄豹、斑锦霜花苍水虬。”陈子阳再细细一瞧那狗,好家伙,长的跟郎世宁为康熙爷画的《竹荫西图》中的那条狗是一模一样,最后,传言中陈子阳花了千两黄金买下了这条狗。道长用这钱重新盖了一座气派非凡的道观,还把殿内的真武大帝塑了金身,香火一直很旺,直到1938年日本第二次攻陷青岛,谭山观毁于战火。不过那殿内真武神的金身却未被破坏,据说被日本鬼子抢到了国外,后来辗转到欧洲,至今仍在某著名博物馆里收藏。

  开始陈家的宅子里还养的下他的这些狗,可后来越买越多,大狗又生小狗,陈家老太爷就不乐意了。于是宣统二年(1910年),二十一岁的陈子阳干脆在灵山卫买了几十亩地,仿照德国人在青岛BEAUNE犬场的标准也建了一个,叫做“灵山卫犬场”,而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日期:2013-10-22 05:33:00.0
  第二章 亲王凶邸

  陈子阳自从建了“灵山卫犬场”,整个就把家当全搬到了犬场里,经常一两个月都不回青岛城区一趟;再加上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家里给他谈的婚事却一概推脱,说什么也不娶,老太爷问他为什么?回话说现在狗还没玩够,不想谈婚论嫁,直把个陈老太爷气得差点没过去。
  陈子阳可不管这些,照旧整天与一帮道士品茶论狗。可能有些看官不明白了,这论狗为什么要与道士一起呢?
  首先,古往今来,咱全中国最出名的狗——哮天犬,就是道教传说中的,二郎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佛教中是没有二郎神与哮天犬的。
  其次,俗话说:“道士有三宝,风水、驱鬼和六爻。”风水指的是寻龙觅穴、阴阳二宅;驱鬼指的是天书符咒、抓鬼辟邪;六爻指的是摇卦占卜、幽微玄奥。而这三样,都或多或少会与狗有一定联系,至于狗在其中具体起什么样的作用,暂且按下不表,当留个悬念,我们在以后的故事中慢慢说。所以大凡道士,都对狗比常人有研究的多,老时候犬迷圈子里有句话:“深山仙观出好狗!”,其实不是道观出好狗,而是道士大多会养狗、会挑狗,这跟其职业特殊性有关,有条好狗说不定能捡条命呢!

  再者,所有的道士都是不吃狗肉的,全真教自不必说,因为全真教与佛教一样,是终身出家、不蓄家室、不饮酒茹荤的;就算是可以娶妻食荤的正一派,也是不吃狗肉的,他们认为“狗不嫌家贫、终身随主、为主效劳”是义,不可食,所以道士比常人更看重狗。
  而灵山卫又靠近崂山,崂山作为国内道教名山之一,本就是仙观林立,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可谓高道云集,再加上陈公子为人爽朗、出手阔绰,不少道长自然就成了座上宾,最后陈子阳拜在崂山第一道玉玄子门下,成了他的首席俗家弟子。
  陈子阳有个朋友叫杨飞云,家中也是巨万,俩人从小就一起架鹰戏犬瞎闹腾,关系很铁。民国元年(1912年),杨家在青岛买下了一座宅子,是前清一位亲王的府邸。辛亥革命后,清逊帝签下了“退位诏书”,这位亲王也就从北京避退到了青岛租界。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刚住几个月就要变卖,杨家行思可能是又要回北京,虽然这宅子亲王住的时间不长,但好歹住过,算得上亲王府,价格又公道,所以想都没想就买了下来。

  乔迁那天,陈子阳也受邀而来。远远瞧见这栋宅子掩映于郁郁苍翠之中,到得跟前,抬头匾上黑底漆金写着“杨府”二字。进了大门,左面西侧是一棵古朴庄肃的桂花树,撑着巨大的树冠,如同迎客般,源源不绝地将沁人心脾的花香充斥到院落各处;右面东南角有一座湖心亭,看了就让人觉着舒服惬意。

  整栋宅子坐北向南,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每路都是四进的院落,最后面是花园。府内不但处处见水,而且所有水均是从城北的明关湖引入,水自西北角进、蜿蜒至南大门、再汇聚到东南角,整个水系如同一弯明月,将府邸搂抱于怀中,这是明显的以水聚财的风水格局。
  为什么水能聚财呢?这得从风水的核心“气”讲起。一切的风水手段都是围绕“气”来进行的,古人认为气生万物,气是一切事物兴旺发展的源头。人们常说的“屋大无人为凶宅”,就是因为如果偌大的屋子而住的人却很少,那么这屋子就没有(生)气,主大凶。
  “气”有个特性,风水鼻祖郭璞曾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也就是说气会随着风飘动,而遇到有水的地方就会停留下来。所以,古时候的贵族大户,总会请风水名师,用各种方法将“气”留在自己的宅子,而前文所述的亲王府里的这种“月牙流水局”就是最为经典的一种聚气生财格局。其他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在门前、宫前设置“门海”,选择后有靠山、前有案山、朝山的吉祥窝等等,但究其核心都是要将“气”留住。

  看到这里,陈子阳不禁心中暗暗叫好,亲王府果不寻常,不但气派非凡,风水布局也是无可挑剔。
  继续往里走,进了最后面的花园,但见园中奇花异草争相斗艳,古木盆景苍虬傲然。中间的人工湖中立有一座纯用太湖石而成的假山,看这假山的堆叠手法,应是出自江南叠山名匠之手。
  古时候假山是一门专门的技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里面的学问很大,讲究以画理叠山,比如明代的高手张南阳,人称“山子张”,叠出的假山远远看去就跟水墨画中的一样。而假山的石材用料也非常讲究,有太湖石、千层石、斧劈石、龟纹石等,其中以太湖石最为上乘。
  从唐代开始,皇家贵族就视太湖石为珍宝,到了北宋,朝廷为了从民间征集大量的太湖石来建造皇家园林,而动用了大量物力人力、劳民伤财,史称“花石纲”。相传当年宋徽宗曾经得到一块高四丈的太湖石,书中记载是“载以巨舰”,动用了数千纤夫,途中遇有通不过的地方,就拆桥梁、拆水门、凿城墙而过,最终引发了大家熟知的方腊农民起义,而朝廷却派宋江他们去镇压。
  太湖石除了可以堆叠假山,亦可单独赏玩,比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都是经典名石,价值不可估量。
  等陈子阳把整个宅子里里外外逛的差不多了,也到宴席开始的时间了。席间宾主觥筹交错,鸣炮奏乐,整个宅子热闹非凡,自不在话下,一直闹到下午三四点,人们才渐渐散去,杨家人也是满心欢喜。
  日期:2013-10-23 05:49:00.0
  当天晚上,杨老爷子悠然哼着小曲儿,手里拿把小茶壶,踏着月光,在宅子里四处寻逛,看哪儿都觉得好,开心的不行。逛到大门口,老爷子进门房里跟看门的陈老头聊了几句,便出来到东侧的湖心亭坐下,嗅着那满园的桂花香,喝茶小憩。一会儿,陈老头突然听见外面有怪声,似乎是有人被掐着脖子想喊却喊不出来的那种声音,紧接着又像是有东西摔碎。陈老头赶紧打着灯笼,出了门房顺着声音来寻,到了那湖心亭,只见地上趴着个人,旁边还有把摔碎的茶壶,翻过来一看,不是杨老爷子却是谁?吓得陈老头赶紧大声吆喝来人救命,整个杨府乱成一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