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们落日(日本名人们的辞世场景)》
第47节

作者: 又注册新账号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赤松小三郎出身信州上田。他曾接受萨摩藩主的邀请,前去萨摩讲学,与中村半次郎等都是旧识。但是,赤松小三郎在京都结交了许多“公武合体派”志士,还曾去江户拜见过新任将军德川庆喜。不少传言都说他是江户幕府的暗探,萨摩藩士都对他甚为鄙夷。庆应三年(1867年)9月3日,中村半次郎和有马藤太、田代五郎等外出散步,走到四条乌丸通时,突然看到赤松小三郎从对面走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有马藤太、田代五郎的手都不由自主地按上了刀柄。赤松小三郎更从怀中掏出一把手枪,瞄准了他们。只见中村半次郎突然拔刀,迅捷无比地欺到赤松小三郎身前,一刀将他从左肩砍到右腹部。赤松小三郎的子『弹』还没出膛,就受了致命伤。随后田代五郎等人如梦初醒,也冲上前去将赤松小三郎砍倒在地。西乡隆盛听到此事后,对中村半次郎一顿训诫,并令他深刻反省。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人斩半次郎”的诨名从此不胫而走。

  日期:2015-03-27 14:26:44
  中村半次郎的好友中井弘曾经说过,中村半次郎起了杀气,就一定会动手。但是,他和其他三位人斩不同,他的杀气更多地体现在战场上。在鸟羽伏见之战中,中村半次郎被任命为下士官,带领突击队,立下奇功。在与彰义队的“上野战争”中,他也参加了战况最激烈的黑门口突袭。
  他虽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但终究不是一个冷酷的“人斩”。
  在戊辰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会津战役中,他担任了军监一职,参加了全部战斗。会津战役惨烈非常,政府军每日炮击鹤之城,最多时一日炮击千余次。但鹤之城内虽然弹矢如雨,会津藩仍然坚持抵抗,直到最后一刻。会津藩投降后,中村半次郎带领2,000兵士进入鹤之城,参加了受降仪式。中村半次郎看见鹤之城天守阁上的累累弹痕,想到会津藩士和百姓所受的苦楚,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虽然立场不同,但他敬佩藩主和藩士都是豪杰,整个仪式上十分谦恭有礼,毫无胜利者的趾高气扬之态。在受降仪式结束后,藩主松平容保将自己的刀剑赠与他,表示对他的无尽感激。

  会津藩勇悍无比,中村半次郎主持受降仪式,同伴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大家眼中的草莽豪杰,居然会在受降式上表现从容,自如得体。面对同伴的疑问,中村半次郎半开玩笑地说:“以前看过赤穗浪士的开城戏,我依样画葫芦,完全是照搬戏上的。”其实,武士之间惺惺相惜。中村半次郎对会津藩主,藩士的尊敬,让会津藩得以保持最后的尊严,才是受降式顺畅无比的真正原因。
  日期:2015-03-27 14:27:19
  戊辰战争后,立下无数军功的中村半次郎踏上了出人头地之路。他从200石的军监升为鹿儿岛常备队大队长,明治四年(1871年)出任御亲兵大队长,陆军少将,明治五年(1872年)任熊本镇台司令长官,明治六年(1873年)任陆军裁判所所长。他还被明治天皇赐正五位,还搬进了金光闪闪的豪宅,无论去哪里都被人称为“大人”。
  也许是贫困家庭出身的缘故,中村半次郎喜欢奢侈华贵的装饰。他所用的佩刀的刀锷和刀柄都是纯金打造,刀鞘是纯银制成,上面嵌着繁复的金线。他还喜欢喷洒法国香水,爱好收集外国金币。明治政府的不少官员都笑他土气,时任参议的大隈重信还当面说他轻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有着极高的天赋。连看不上他的大隈重信也承认他才华横溢。而西乡隆盛也曾经说过,中村半次郎若是多读些书,连自己都望尘莫及。

  萨摩乡下的穷小子变成了明治政府的高官,中村半次郎的人生似乎已经圆满。但是,明治六年(1873年),他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日期:2015-03-27 14:28:02
  在围绕着“征韩论”的斗争中,不敌大久保利通和岩仓具视两人联手,西乡隆盛败下阵来,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回鹿儿岛隐居。看到西乡隆盛的颓丧模样,中村半次郎又气又怒,举刀冲进了大久保利通的办公室,想让他血溅当场。幸好朋友赶到,劝他不要因一时激愤,反而连累了西乡先生,中村半次郎这才悻悻地收了刀,随后也辞官回到鹿儿岛。
  当时的西乡隆盛在萨摩藩士中有着无以伦比的号召力,东京的警察队伍中萨摩出身的人大多都随西乡隆盛辞官。由于警察队伍的大规模减员,一时间,东京的治安都难以维持。
  回到鹿儿岛的西乡隆盛致力于开设私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中村半次郎认为志士们的弊病在于志气有余,而无恒产则无恒心,必须要用农业来养志士的精气神,才能随时应对国家之变。他在吉田村买了大块山地,从零开始进行原野开荒。在吉田村,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稳安逸的生活,浑不似从刀光剑影中一路走来的人斩半次郎。
  日期:2015-03-27 14:28:48
  明治九年(1876年),九州等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士族暴乱,神风连之乱,秋月之乱,荻之乱此起彼伏,明治政府忙于镇压,一时焦头烂额。次年1月,西乡隆盛的私立学校中的年轻学生们也开始了叛乱。听说了此事的中村半次郎暗暗叫苦,现在时机未到,贸然与政府对抗,简直毫无胜算。即使知道此时举事败多胜少,中村半次郎仍然不能置之不理,他随后赶回了西乡隆盛的身边。
  2月,奉西乡隆盛为总指挥,中村半次郎等人率领着15,000名萨摩年轻武士向熊本进发,西南战争就此打响。九州等各地的士族纷纷前来投军,军队很快便达到了40000万人。西乡隆盛起兵本是迫于无奈,他并非真想与昔日战友们一决胜负。但是,为了维护新政府的权威,他的战友们却已决心将他彻底击溃。熊本城久攻不下,战局也渐渐对西乡军不利起来。3月激战连连,西乡方的将领接连战死,已呈败像。明知胜负已定,中村半次郎却仍然没有颓势。他驻扎在日向(现宫崎县)的时候,明知集结完毕的政府军正杀向此处,他仍然在茶屋大摆筵席劳军,俨然一派战国武将的风范。

  日期:2015-03-27 14:30:11
  明治十年(1877年)9月24日,是城山之战的最后一天。西乡隆盛指挥着残余士兵,沿着山路缓缓而下。在枪林弹雨之中,西乡隆盛肩部和腿部相继中弹,已经无法行走。中村半次郎劝说西乡隆盛自尽,以免落于敌手。亲眼看着一生最敬爱的西乡隆盛死去后,中村半次郎喃喃念着:“西乡先生……”,继续向敌阵冲锋。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前额,他随后倒地,停止了呼吸。
  中村半次郎享年40岁。
  西乡隆盛本无叛乱之意,但他的学生们已然举起反旗,他不愿将学生们交给前来捉拿的官员,最终走上了反乱之路。在奉明治政府为正朔的人看来,西乡隆盛乃是乱臣贼子。但在中村半次郎看来,西乡先生是他必须追随的人。在他的头脑里,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的利害得失,更不知道什么叫做明哲保身。

  比起明治政府的前高官,中村半次郎更像一名为主君尽忠的战国武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