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世故:掌握人情世故,助你左右逢源》
第16节

作者: shinianyijian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18 21:58:02

  找出事情的真相,不要轻信别人的谣言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荀子
  春秋的时候,一位在孔子那里求学的弟子,在煮粥时看到有东西掉进了锅里,于是连忙用汤匙把它捞了起来。就在他要倒掉的一霎那间,忽然意识到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于是便把它放进嘴里吃掉了。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孔子走进了厨房,还以为他在偷食呢,于是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教训了起来。后来,经过这个弟子的解释,大家才明白是孔子冤枉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弟子了。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触,说:“就连我亲眼看见的事情,有时也是不确实的,更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是的,生活当中,我们不时地听到一些令我们混淆是非的话,这些话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或者友谊才不会毁于一旦。
  从前,有两个朋友横穿沙漠,于是结伴而行。几天后,由于天气干燥炎热,所以他们自己带得水喝完了。在沙漠中行走,没有水喝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随之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再行动了。
  这时,另一个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把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说:“我们现在已经没水喝了,请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寻找水源。现在,枪里有五颗子丨弹丨,记住,三个小时后,每隔一小时你就对着空中鸣一枪。听到枪声,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的。”生病的同伴答应了。两人分手以后,那个健康的人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那个生病的人躺在沙漠里等待。满他眼睛盯着表,按时鸣枪。
  这时,一个在沙漠中孤行的人从病人的身边经过,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对他说:“不要傻等了,你的那个同伴也许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了!” 斌人腹狐疑。
  又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人经过,对他说:“你的同伴可定已经找到水不再回来,弃你而去了。” 病人的恐惧越来越深。他觉得除了自己以外,很难还会有人听见枪声。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到应该鸣第五枪的时候,这人彻底失望了:“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最后一颗用过之后,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几分钟后,当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的时候,他们见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宁肯愿意相信别人的谣言,也不愿轻易信任他人,使得自己失去了本该得到的东西。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人确实很难让人信任,但更多的时候原因在于自身。因为信任一个人,往往需要有宽宏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一些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信人、用人上不计前嫌、敢于力破谣言,坚持正确的见解,实在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春秋时期,齐襄公因荒淫无道被大臣所杀后,齐国陷入内乱。朝中大臣于是欲找到避祸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回国即位。
  当时,管仲追随公子纠,这个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中的寒士,自幼饱读诗书,精通治理,是一位十分难得的人才。为了阻止小白归国,管仲在小白归途中伏击,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迅速归齐即位,即历史上的齐桓公。
  内乱平定后,宰相鲍叔牙推荐了曾经行刺齐桓公的管仲,众位大臣连连反驳。但是,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感激齐桓公的知遇之恩,施展其经世治国之才,尽心辅佐齐桓公开创了一番霸业,而他自己本人也成为春秋第一名相。

  可见,要想力破谣言,就应该让自己的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因为认真地分析很理智的判断,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我们知道,猜疑往往酿造让世人捶胸顿足的悲剧,但是猜忌的缘由,往往是来自谣言。因为不能判断谣言的真伪,所以使得自己原本最信任、最亲近的人受到伤害,所以等到幡然省悟,意识到猜疑的危害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轻信谣言的人,并不是只出现于书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他们潜藏的痕迹。生活中,不乏奸佞小人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从中作梗,离间别人的友谊和感情。这时,头脑简单的人就轻信谣言是非,悲剧就开始上演。
  只要有这样的人存在,就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或者是友谊的伤害,或者是爱情和婚姻的破裂。也往往在这个时候,也最是我们理智地探求事物的真相的时候。
  不要轻信别人的谣言,不要妄下评论,等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再做冷静的决定。所以,在生活中,让我们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更不要轻易相信谣言。

  【处世心得】 生活当中,我们不时地听到一些令我们混淆是非的话,这些话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或者友谊才不会毁于一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