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商父》
第30节

作者: 不在此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古轮船公司的码头上,趸船把堆成小山似的货物接二连三地运上“格兰吉尔号”巨大的船舱。
  在不远处的“太古正揽载行”里,诸多的货运掮客如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郑观应。
  “诸位,如果发现有旗昌的船停在港口,运费可以低于2两。要是谁能保证装满咱们的船,运费可在所不计。”郑观应语调适中,不急不缓地对众人说明他和晏尔吉制定的策略。

  一个身材瘦高的掮客有些担心地问:“那太古答应原来付给我们的佣金呢?”
  “照常支付。”郑观应再次郑重表态,“诸位放心,大伙只要想方设法让船满载货物,即使运价降低到1厘,诸位的佣金也不受影响。”
  “还有这种事……”
  “真是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
  郑观应的话引起众人的纷纷议论。

  郑观应环视了一眼众人,继续说:“本月之内,太古还会有三艘新船抵达,加上原来归并公正的船只,到时共有五艘轮船定期航行长江一线。我今天先把轮船的航程表分发给诸位,好让诸位提前对每艘船的航行时间和区间心里有个数。”
  郑观应对一旁的黄正光使了一个眼色,黄正光会意,拿过准备好的一沓“太古轮船航程表”每人发了一张。
  众人边看,边听郑观应说:“诸位可按上面的时间与航次预先揽货,不必非要等船停在港口才开始承揽。货若不先行招揽,而留船待货,必然耽搁船期。先行揽载,则可提高轮船的航运周期。举例而言,若旗昌从上海到汉口每周航行一次,我们则可行两次,所收的运费就是他们的两倍。诸位可以算一算,自己的佣金自然也比他们的货运经纪高出两倍。”

  “还真是这么个理!”
  “郑总办真是细心呐!”
  众人不约而同地称赞起郑观应的精明。
  郑观应摆摆手,众人顿时鸦雀无声:“我们还开展了一项信函邮寄业务。轮船所行之上海至宜昌沿途均可投送客商来往的信件。用我公司轮船载货的商家,可免费。单独投送可另行收费。如此一来,不仅让客商满意,诸位也多了一条来钱的道,可谓一举两得。”
  众人听完,不仅再一次欢欣鼓舞。

  黄正光发完了航程表,大声说:“这张表上的内容请诸位一定要记熟。要不然,耽搁或者弄错了货主的货,可不是小事。到时处罚起来,可别怪我黄某人不顾交情。”
  “放心吧……郑总办、黄帮办还有没其他的吩咐,没有的话,我们就去干活了。”
  “等一等!”黄正光表情严肃地说,“还有一件事。”
  众人一看黄正光的神情,不由纷纷担心起来。
  黄正光环顾了一眼众人,微微一笑说:“这段时间大家为了太古的生意都很辛苦。今天晚上,由敝行主兰先生作东,在聚贤楼为诸位提前摆下庆功宴,还请诸位多多赏光!”
  众人纷纷一愣:洋人大摆酒席宴请华商,这在上海滩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不会是真的吧?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郑观应。
  “黄兄所言,绝非在同诸位玩笑。”郑观应哈哈一笑,向众人抱拳说,“届时观应也将在聚贤楼恭候诸位。”

  “好啊……难得郑总办如此抬举。我等一定尽力多揽客货!”整间屋子顿时一片轰然,众掮客的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如蜂拥一般纷纷涌出大门。
  日期:2012-09-24 15:43:57
  (十一)
  当盛宣怀再次踏入鉴宝楼的时候,只觉得这里的清雅典致一如往昔。
  距上次和朱家兄弟在这遇到珊瑚那日算起,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月有余。盛宣怀一直想找个机会,当面答谢当日吴明和珊瑚在赈灾局的仗义相助。
  “盛大人,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一见珊瑚的面,这个鬼灵精怪的小姑娘就皱着鼻子笑问道。
  盛宣怀哈哈一笑:“别大人,大人的,这样显得太生分。”
  珊瑚用力点了点头:“那我就叫您盛大哥吧。”

  “这就对了。”
  珊瑚手脚麻利地给盛宣怀沏上一杯茶说:“盛大哥快坐……请用茶。”
  盛宣怀缓缓坐下说:“那日多亏了你和你家少爷。若不是你们,我当时还真就不知道怎么下台了。”
  “快别这么客气,我家少爷……”珊瑚不知为什么自顾自地笑了一下,复又说,“我家少年常以行善为乐事,那次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盛宣怀问道:“你家少年近来可好?”
  “我就知道盛大哥不是来找我的。”珊瑚笑吟吟地望着盛宣怀。
  盛宣怀微微一笑:“我若不来找你,你我又怎会在此见面?”

  珊瑚想了想,讳莫如深地笑了一下:“请盛大哥在这里稍坐一会儿,我这去叫少爷。”
  ……
  胡光墉居住的园子在杭州城可谓首屈一指。用豪华精美,气势庞大,不足以形容它的规模和骄奢。
  胡家的园林,设计精巧,布局精奇。以“锁春”、“洗秋”、“冷香”命名的十六大院,更是巧夺天工,堪称人间天堂。最为壮观的当属百狮楼,其间飞檐碧瓦,琉璃五色,装饰着上百只狮子。狮子的眼睛都是黄金所造,光彩四射,华丽无比。
  今天的胡府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来来往往的宾客更是络绎不绝,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的喜庆氛围之中。
  左宗棠既为表彰胡光墉前三次为西征筹饷立下的汗马功劳,又为鼓励他这次欲向洋行筹借500万巨款,特别向清廷上奏:为胡光墉的母亲胡金氏授受“一等诰命夫人”的头衔,已被清廷获准,并赏赐匾额以昭告四方。今天正是胡光墉为了庆祝这件事,大摆酒席,宴请宾朋。

  胡老夫人喜笑颜开地和胡氏宗族的亲友坐在一起,时不时有小辈的子侄过来给她叩头道贺。胡光墉则代替老夫人,挨桌敬酒以表谢意。
  朱其昂、朱其诏同坐在一个酒桌旁,一边看着胡光墉挨桌敬酒,侃侃而谈,兄弟二人一边小声嘀咕着。
  朱其诏说:“今日这当口,咱跟他谈入股事,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朱其昂不动声色地说:“以胡雪岩的精明,咱们一来他就明白,他要是想入股用不着咱跟他提。”
  “那咱们……”
  朱其昂夹了一口菜,边吃边说:“既来之则安之,随机应变。”

  朱其昂为了今天这个机会可谓不惜血本,他知道胡光墉喜欢金石古玩,特别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对元代官窑烧出的青花瓷瓶当作贺礼献给了老夫人。
  朱其昂虽然心痛,但他还是安慰自己:若是对方能投资招商局,我在李中堂面前还是大功一件。
  正在思忖之间,胡光墉已经在胡氏各商号掌柜们的簇拥之下来到了桌前敬酒。
  “感谢诸位大驾光临,光墉代家母敬各位。”胡光墉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纷纷举杯,饮尽杯中酒。

  胡光墉好像喝了不少酒,他略带几分醉意地走到朱其昂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云甫兄,今日宾客众多,不免多有怠慢,兄弟单独敬你一杯,给云甫兄赔罪。”
  这一番说辞给足了对方面子,朱其昂忙端起酒杯,笑着说:“雪公言重了。这酒一定要喝,但绝非赔罪,而是为老夫人贺。”
  胡光墉哈哈一笑,两人碰了一下杯子,将酒一饮而尽。
  胡光墉回头告诉银号大掌柜李观鱼:“我看也差不多了,这里你先照应着,我和云甫兄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