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的帝国》
第35节

作者: 月照关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26 12:19:22

  ---------------------周末了,发发骚。-------------------------
  云的意向
  很久以来,心中没有云的意向了。头顶的天空不是晴朗,就是阴暗,似乎没有中间状态。也许匆匆赶路的我,或者我们,忘记驻足仰望天空中的云。云,没有变,变的是我们的心。它就在那里舒卷着,而我,或者我们,已经失去了与它一起舒卷着的宁静心态。
  很久以前,当我还是小孩儿的时候,反倒是经常躺在家乡的草地上,看着天空的云,发呆。
  那是美丽的地方,那时的世界,仿佛很安静。真的很安静。小乡村的生活,虽然不繁华,但是有种与岁月一起成长的安静声音。我们生活在其中,能够感觉到四季的变化。春天来了,会注意到北归的第一只燕子,它又重新回到我家的屋檐下,衔来湿润的泥土,修缮爱巢。我经常好奇地站在屋檐下,甚至会爬上房顶,观看鸟窝里的一切,有时候会好奇地把鸟蛋捧出来,把玩一会儿,重新放回去。

  夏天来临,世界变得绿油油的。家里农活一忙,我就会主动承担农活,一般来说,我会去放牛。把村子里的牛群赶到大河边的草地上,看着它们静静地在草地上吃草,吃饱了,它们便会趴在地上反刍。而我,一般会躺在自己家的黄牛的旁边,静静地看着天上变幻莫测的云。
  把云的形状想象成各种现实中的事物。
  有的时候,云像大海,有的时候则什么都不像。生活在云端,感觉十分轻妙。
  秋天的时候,万物开始凋零。燕子在南归之前,通常会召开集会,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大雁南归的意向则苍凉的很,它们飞的高,飞的安静,秩序井然。
  秋天来了,这一年,就要结束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中渐渐失去了云的意向。匆匆赶路的我,已经无法欣赏它的美。

  四季也不再分明,我们前行得越来越快。是我们甩开了岁月,还是岁月已经遗忘了不懂生活的我们?
日期:2012-05-26 22:35:47

  铁骑如风
  这一年冬季,刘琨带着八百铁骑,疾驰南下。此前刘琨把司马虓安顿在冀州,只身深入幽州王浚的地界,请求救兵。
  王浚倒是没见死不救,他答应给刘琨八百骑兵。刘琨不做停留,带兵南下,回到冀州,司马虓见到刘琨满身风尘,得知只带来八百骑兵,不禁有些烦恼。
  八百骑兵,这能顶用?
  实际上,正是这八百骑兵,彻底改变了中原战局。它就像一把利刃,遇神杀神,如风一般,在一个月之间,把司马颙的中原的布局一一废掉。
  第一战,黄河北部孟平津大桥防线,王阐所部瞬间溃散。顺利渡河后,刘琨挥兵东向,突袭荥阳,击溃并斩杀石超。司马颖从此退出战场,率残军龟缩在洛阳张方故垒。(从前张方打劫洛阳时的驻军大营)。
  刘琨军队不多,不能驻守荥阳,把有限的兵力全部投入战场,继续向东,转战山东郓城西北(时称廪丘),战争毫无悬念。
  刘琨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司马越西进扫清路障。事实上,他的效率极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每战必胜。中原的步兵,对这支铁骑军团的战法极不熟悉。这群高鼻神目,肤色惨白,身披黑色战袍的骑士,如同战争的魔鬼,从天而降。

  刘琨清理中原据点,节节胜利,司马越听闻消息,军势大振,于萧县大营向西挺进,第一战击溃刘乔儿子刘祐的守军。刘祐被迫西迁,企图和当时盘踞在豫州中心的老爹刘乔会师。但是,路上恰好遇到南下的刘琨骑兵。一番厮杀后,刘祐毫无例外地战败,并且搭上了性命。
  刘乔听闻儿子战死,彻底放弃抵抗,一溜烟跑回大本营(洛阳南部平氏,已经不在豫州之境)。
  刘琨与司马越顺利会师,一路高歌猛进,驻军武城,直逼荥阳,荥阳以西,就是洛阳。虽然前番荥阳已经被刘琨拿下,但是刘琨兵力有限,并不能占领,继续东进迎接司马越时,张方派吕朗重新占据荥阳,以为洛阳的屏障。
  中原的硝烟渐渐熄灭,荥阳以东,全归司马越所有。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而在心理上,司马越在一系列胜利和铁骑兵团的支撑下,占据了巨大优势。
  此时战争的焦点,就在荥阳!对于司马越来说,拿下荥阳,就可以直接忽略司马颖(司马颖时在洛阳)这个废人,越过洛阳,直驱函谷关,关中的大门就在眼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