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04 18:14:15
36
说实在的,2009年的股市作为大跌后休养生息的一年,反弹幅度不可谓不大,虽然中国经济、社会特有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并没有改善,相反因为国家投资的加剧,而呈现出非理性暴涨的格局。5月4日放假一结束,上证指数里一根3%的大阳线便给我狠狠开了下眼。而那天我推荐的四环生物却没有跑赢大盘。
QQ群里客户的埋怨顿时多了起来。“早知道我买600XXX了,今天涨停!”“000XXX也不错,跑赢大盘了!”……当然,也有通情达理的朋友替我说话:“他们的策略不过是个参考,你们赚钱的时候不说,赚少了就说,那也太不厚道了吧?”
其实,当时我的思路是上证指数上到2500点,相当于2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市值就已是极限,要知道,在有200多个公司扎堆上市的2009年,20亿元的市值已经相当于2006年的3500点以上。而金融海啸后的2009年能和2006年一派繁荣的场景相提并论吗?起码我看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并不妨碍某些人大唱“A股春天”,更不妨碍“疯狗精神”重新大行其道。一次周六去给客户讲课,我不厌其烦地引用了大量数据和事实解释2009年以后全球经济是通胀加萧条的总体格局,可课后答问环节,一位女士却和我讲:“我听XX老师说,经济危机后就是复苏,你说的通胀会有,可萧条应该不会,毕竟有股市吸引这些资金。”当年也怪我年少气盛,听了这种近乎抬杠的话,不禁有些火冒三丈:“既然你呀听XX的,那就请你到XX那里去,啊?过三年,你再请XX过来和我见见面,看谁讲得对,行不?”现在想起来,有人抬杠不一定是坏事,风度保持得好,是给自己加分的良机。
除此之外,便是发了疯般的地产热。记得2008年底,我在给集团公司的报告里下了“中国地产泡沫已于2007年到达顶部,无论从人口结构、存/贷款结构、财富人际分布结构来看,地产熊市至少将持续5年以上,2009年只不过是个开始”(大意如此),其实这种思路乃至大部分文字早就写在天涯的《2009:中国地产面临大变局》里,有心的网友可以从搜索我以前的文章。可到了2009年5月,似乎“以前的好日子”又卷土重来了,首先是我们客户群里的一位颇为富有的律师突然要业务员替她去排队买房,一个人一天就给300块,还说了句很伤人的话:“排一天队就有300块了,比上班爽多了!”其次是另一位业务员的母亲想购房投资,竟然来咨询我这个坚硬的地产空头“哪个地段升值潜力最大?”
日期:2012-04-07 23:01:56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疑惑也与日俱增——难道之前通过大量收集数据认真计算得出的结果都在骗我不成?只不过,由于见识了2008年奥运后中国受到金融海啸冲击萧条一片的惨况,我想得更多的还是,房地产这波疯狂炒卖更多可能真是开发商制造需求的假象。专门吸引傻瓜上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我对哪个地段升值潜力更大的问题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只好本着为客户负责的精神笼笼统统地说了“城市延伸线上,地铁上盖,风水福地”这样三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另一方面,2009年中钢协与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矿业公司的铁矿石长协价谈判也在媒体上被炒得火热。要知道,在2001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的这轮经济周期里,早在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就占了全球的22%。这意味着,铁矿石将是坚硬如钢的需求。
在年年矿石涨价,国内钢铁企业利润节节萎缩后,2008年一度放言“坚决维护国家利润”的中钢协又一次与三大矿业公司谈到了僵持不下的阶段,继该年夏初,日方率先接受120美分一吨的铁矿石长协价后,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各个铁矿石主产国离岸价(FOB)更是随着国际油价和铜价的步伐步步高攀,以至于华东某钢铁央企在奥运前夕率先宣布钢铁出厂价上调以接受200美分一吨的块矿和145美分一吨的粉矿现货离岸价。由此中国钢企扎扎实实地买在了顶部。随着奥运结束,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国际铁矿石价格也一度展开了自由落体运动。记得我还在地铁工地上修净水机时,便看到了报上刊登的“各地港口矿石堆积成山”之新闻。其实现在想起来,在突如其来的市场恐慌情绪下,很多产品都跌去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套利区间”,比如氨水便曾摔落去195块钱一吨还没人要,这样的信息甚至被卖家登在天涯论坛里以吸引接手的下家。可惜,当时我还没拿到第一个月做苦力的工钱,第二个月又去做了期货,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些产品价格重新上涨,乃至形成较之以往更大的泡沫。
回到2009年那个难忘的5月,鉴于长假占去了3天,这个月的交易日数并没有22天,对于我这种惯于隔夜的策略基础来讲,是有一定优势的。可是,螺纹钢期货没有国际盘,加上我们刚刚解套,又卸掉了玉米的多头头寸。等于只能放手一搏。可说句实在话,这个时候的消息面却是阴晴不定,市场也表现得起伏跌宕。可惜,和股市上的非理性亢奋相比,期货的区间震荡让我越发拿不准了。更恼火的是,我在企业客户开发上的乏善可陈以及不擅长区间操作的弱点一旦暴露,各种各样的物议即使我没有听见也在周围人态度上反映了出来。
首先还是主内的Manking。记得五月上旬的一天,我刚刚回公司,他便突然给我倒起水来。尽管南方的天在这时已是骄阳似火,可我这样一个有手有脚的大男生跑业务回来还有人倒水,那一定得是有话和我说,或者直接是有话说我了。
果然,Manking开门见山便是:“跑了两个月业务,都做什么去了?一个企业户没发展到?”
尽管他早把营销和分析这块让给了我,自己只抓行政,可给他这样一讲,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是很佩服能发展陌生客户的人。那些人往往在开户前什么好事都给客户讲,我是真做不到,总是忍不住要把风险也说出来,此外,如果一次被拒绝,我要老半天才找人说第二次。如果像某些人讲经验那样,隔天就去敲客户门或者给客户打电话,让客户看到自己如此辛苦以致于心不忍的份上来开户,我真是做不到。以前在证券公司拉到客户,还是和前面说的那样,我用时间和耐心结下了圈子里的人脉,然后通过赚钱效应把他们吸引到了自己名下,仅此而已。可那些企业主们大多是人精,还有不止一个人对我说:“年轻人,我也是做过期货,也是骗过人来炒的,你那些东西就不用和我说了。”讲句实在话,当时整个公司按我策略操作的客户都是股票、期货双盈利的。但是,给他们这样一堵,我还真讲不出口。不过,和这些小老板聊天更令我知道了在草根成性的产业界,风险意识和金融意识的缺位将令很多人不幸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两年后,由于另外一些业务关系,故地重游了几个工业区,发现较之当年更为萧条,不少曾经给我难堪的业主也渺然难觅其踪了。
当然,那时我最紧要的问题就是摸清Manking讯问的用意,以及如何简明扼要又不失体面地回复。为了筹备措辞,我先是把水一饮而尽,然后假模假样地呛了起来,呛齐了词,才缓缓说道:“咳,咳,现在企业都哭穷、缺钱啊,还有说以前做期货的都是骗子,怕亏,不敢做。所以,我等几天出成绩了再找找他们谈谈。”
“好,好,好,你说得很对,不过平了玉米、早籼稻,到现在就没开新仓了,这个转换率也太低了吧?”果然是这个“疑虑”,我不禁心下一沉:碰上软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