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第七代--一个财经精英的三个女人》
第44节

作者: 江中公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24 19:47:35
  第十章 第一节 孤立无援
  2007年10月24日,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司公布20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
  -------------温柔的虚线---------------
  肖光的私人会所在宣武区,一座花岗岩两层西式建筑,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石屋”。

  早在清未,随异种人而来的,不仅是廉价的洋布、洋油、洋铁,也带来了堪称杰作的异域建筑风格。
  梁同叙按下门铃。
  一会儿,镂花铁门上的窥视孔洞开,出现一对惊异的目光。
  梁同叙冲门洞媚笑。

  那对目光迟疑一下,“当啷”,大铁门闪开一条缝。
  “您来了。”关上门,保安谦卑地招呼道。
  梁同叙“嗯”了一声,下意识地作了一个怕冷的动作,顺着院子正中间的通道,朝石屋走去。
  院内的设计颇有中国风格,与主体建筑的情调炯然不同。
  一座灰色的假山耸立于甬道中间,把本来短小的甬道一分为二。石屋与假山之间一块空地。地面不大,是个活动拳脚的好地方。
  设计者刻意追求中国建筑那种深遂的意境,把围墙修得极其高大。沿墙一排在北京少见的高大挺直的广玉兰树,树干绑上一层厚实的防冻草绳。四周顽石林立。从空间看,整个院子的景致显得有点拥挤,错落有致,凝炼了中国式府邸那种高墙深宅的幽古色彩。令人称绝的是,中式院落与西式石屋虽然风格炯异,却能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绝无不伦不类之嫌,更无简单组合的造作之感,不失为一件中西合璧的上作。

  院内的花草已枯萎,放眼处,一派灰白色景象。
  墙根的角落,留有一溜来不及融化的积雪,像是特意镶上去的一条银边。那一排贴墙而立的广玉兰,不停地抖动清寒的宽叶,仿佛是灰白色的最忠诚的哀悼者。
  梁同叙绕过假山,踏上大理石台阶。
  穿过门厅时,她习惯地望了望衣帽间。衣帽间衣袈下挂站一件黑呢大衣。
  还有更早的!她心里说。
  经过客厅门口,梁同叙看到了大衣的主人。
  肖光听见脚步声,回过头来,目光正好与梁同叙碰在一起。两人都感到吃惊。
  梁同叙包里一张这个私人会所的纯金卡,是肖光奉送的,作为他拒绝她要求到合资投资公司任职的补偿。

  肖光只答应梁同叙出任董事,股东任董事,似乎天经地宜,肖光再怎么不给脸,也不能推辞。
  梁同叙找肖光要实职要实权,一心想做事业,让她闲着,不是要了她的命吗?一个不管事的董事显然不能让她满意。
  梁同叙在肖光那儿碰了一鼻子的灰。障于梅无雨的面子,肖光递过来金灿灿的补偿。
  梁同叙本想一路了之,转而一想,这个举动太不明智,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何况,自己还有把柄在人家手里。
  关于她通风报信,让王燕平绑走叶子的事,她相信,肖光知情,没准从他给她打第一个电话时,已经知道或是猜到,是她出卖叶子。梁同叙并不在乎肖光的想法。她已经找好一个替罪羊,万一肖光不知趣地向她提出怀疑,她准备把叶子的那个助理扔给他。那助理无疑是一只最好的替罪羊,而且还是只“肥羊”。
  俩人在这里不期而遇时的吃惊竟也是同样的原因。
  梁同叙已经来过几次石屋,而且来的一次比一次早,目的是想避开肖光。一个人在北京呆得无聊,走不得离不得,也没什么朋友,去哪儿都没有比来这儿更好的地方。在会所里,还能结识几个富家权贵,换到几张沉甸甸的名片。
  肖光早来的目的也是想避开梁同叙。
  他本来以为,梁同叙虽然拿了纯金卡,不一定有胆敢去会所,一打听,知道了梁同叙不但去过,还不止一次。肖光倒吸一口凉气,这女人不简单,算个狠角,存心跟他对着干似的。本来,他对她出卖叶子的事,将信将疑,这一下,八、九不离十了,心想,不让这个女人插手生意上的事绝对明智,梅无雨怎么会摊上这么个女人呢?
  “肖董?没想到会是你。”梁同叙一阵慌乱过后,立马镇静下来,走上前,陪上笑脸说。
  “同叙,我也没想到是你,这么早?吃过饭了吗?”肖光站起身,笑脸相迎。
  “吃了!”梁同叙撒谎道,还给自己的谎言找来理由,“在南方,太阳落山早,所以,晚饭也早。你看,二十几年的习惯,改不了。”她不知北京的太阳是几点下班的,反正不会比浙江的早。
  “哦!”肖光想,也好,省得他假装请她吃饭了,堵死了路,大家都方便。
  “肖董,我是无家可归的人,幸好你让我在这里找点家的温暖。你有家有口的,怎么也来这里消磨时光。哦!不是又让人赶出来了?”
  肖光听着,感觉好像梁同叙知道他家里的那点破事似的。上次在北京饭店给梅无雨接风,记得没说起他离婚的事。那么,要么是梅无雨告诉她的,要么是这个女人自己打听的。
  要是她知道他家里的破事,这女人的挖苦可是一点不带含糊的直直的就过来了。
  “躲个清静,我最近特烦。你知道,难得这么清静……”
  “哦!肖董,那我不烦你了,你继续清静。”梁同叙说完,也不想给他解释的机会,非常友好非常温馨不容商量地冲他挥挥手,毫不动摇地把肖光扔在那儿,仿佛她是这屋子的主人,拍屁股走人的该是肖光。
  梁同叙匆匆走开,径直踏上昏暗的楼梯。

  日期:2013-09-25 06:25:43
  攀上环形的楼道,正面是一个窄小的门厅,门洞的两旁放着两盆新鲜的植物。门厅里两个侧门直通东西两厅,再往里走,是个更大的中央大厅。
  石屋原来是新闻界的一个俱乐部。
  肖光买下它,一点也没作改动,不是他不想改,历史建筑文物管理部门不允许改建。
  东厅是会所的图书室兼酒吧,四周围镶一层没有任何装饰物的暗红色木壁,天花板上挂着长方的枝形吊灯,供应精神粮食、咖啡和高档的酒精。地板是原色的,因为年代久远,看上去很陈旧,上面打着一层厚厚的石蜡,在微弱的自然光下发出幽暗的青光。
  与门厅连成一体的环形的中央大厅内,正中间安放一张高档的台球桌。朝南一溜落地玻璃窗。窗外是个半圆形的露台,站在那儿可以观赏中式院子的全景。

  中央大厅的灯全部关闭着,只有自然光线从窗外投射进来,白生生地落在台球桌上。那张台球桌像倒伏着的一头垂死的巨兽。
  梁同叙本能地感到一阵恐惧,感觉一下子陷入绝望的境地,那种无力回天的痛楚不失时机地闯入心头。
  她回过脸,疾步走进西厅。
  西厅外面一个小接待室,靠墙摆布几对沙发,再往里走,一条过道上亮着橘黄色的吸顶灯,两边各有两间没有任何标识的房间,一道厚实的木门与外间隔绝。
  梁同叙踩着打过蜡的光洁的地板,走到右边最后一道门前,犹豫了一下,推开虚掩着的门。
  在这个小房子里,黑色占据绝对的优势,吞噬了窗外投进来的白生的天光。屋内唯一的家俱是一条白色方凳,在黑色的包围下显得特别别扭。
  梁同叙想起了肖光在华贸大厦以黑色为基调的办公室。
  黑色之家!
  这是几年前新闻界一群精神颓废者的遗作。
  当时,在这间房子里,一群自称颓废者的年青人把与时代为敌的誓言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席地而坐,穿破旧服装,用破残的玻璃器皿喝酒,弹三根弦的吉他。
  当他们愤怒的同行把这件披露报端,舆论哗然,这群可怜虫被赶出石屋,很快被人遗忘。
  黑色之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不是因为它自身的价值(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价值,哪怕是代表邪恶的事物),而完全归功于人们安于现状和对失败者(包括与失败者联系的事和物)采取的敬而远之的态度。
  黑色之家,这件败笔的作品,在梁同叙看来却隐藏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她内心一阵发怵,缓缓坐在方凳上,目光正视窗外。
  窗外的天在她的眼里渐渐明亮起来。被黑色包围着,她渐渐觉得某种神秘的温暖的力量在身边涌动,随之身体显得异常的轻飘和脆弱,缓缓舒展开来,仿佛被溶化似的在空间里荡漾,与温暖的黑潮融合一体……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窗棂四周的光线更加微弱。这时,窗外那个冥冥世界里仿佛有个声音在召唤她:
  周围是一片黑暗,你倍受凌辱,孤立无援,这就是你的苦难,你的命运。不要害怕,睁开你的眼睛,朝前看,那是你唯一的出路,看见了吗?孩子,回来吧!
  北京之行,让她失望透顶,爱着的男人跟别的女人漂洋而去;夺爱的欲望被权力的余威扫得一干二净;事业的风帆已经高高扬起,却发现航船还搁浅在远离海滩的陆地上……
  久久地,梁同叙的脸颊上涌现两道冰凉的小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