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上傀儡皇帝们的悲催生活》
第51节

作者: 溪亭赏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29 19:51:38
  朱厚照在豹房中养了不少猛兽,为了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时常亲自捕捉。一天,他命人从笼中放出一只猛虎,叫钱宁去抓。钱宁哪有这个能耐,吓得倒退数丈,藏于角落之中。重获自由的兽中王,狂啸一声,张开血盆大口,直扑朱厚照要拿他出气。皇帝吓呆了,钱宁惊瘫了!
  千钧一发之际,江彬大吼一声,跳将起来,横身挡在兽中王与人中王之间,拳脚飞舞,逼退老虎,救了皇帝。江彬危难之中显身手,皇帝危难之中见忠臣,对江彬越发欣赏,对钱宁有点嗤之以鼻。
  江彬不聋、不瞎,更不傻。盘算来盘算去,他觉得北京是钱宁的地盘,死党众多,自己孤身一人,难以招架。江彬人糙心不糙,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找到朱厚照说边军远胜于京军,建议互相对调,既能保证首都安全,又能提升京军的战斗力。朱厚照一想也对,于是下诏调来四镇边军,号称“四外家”。两年后,由江彬统领。
  江彬行伍出身,治军有方,把部队调理得有模有样。朱厚照看着眼热,时常与江彬并辔,观看部队训练。时间一久,朱厚照手痒,挑选了一批会点三脚猫功夫的宦官组成一营,号称中军,经常不分昼夜演习。
  这两支部队盔甲鲜明,刀枪耀眼,威风八面,喜得皇帝时不时地亮一嗓子。他这一叫不要紧,太监士兵的公鸭桑和边军士兵的野驴声,一起呐喊,声震九门。

  在京城一呆就是五年,江彬感到很不自在,一则水土不服,享受不了都市的繁华与温柔;二则钱宁等人时刻在算计他。他倒不怕钱宁来明的,只怕半夜时分挨一板砖。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决定回老家宣府,那里才是他的舞台,才能让他通体舒泰。
  江彬当然明白,离开了皇帝他什么也不是,钱宁要收拾他易如反掌,所以他要紧紧抱着朱厚照这块护身符,图个长久富贵。只有皇帝常在身边,他才能百毒不侵。思前想后,他打算变朱厚照这个“坐皇帝”为“行皇帝”。
  时间进入了正德十二(1517)年,江彬日夜在朱厚照面前夸赞宣府的风光人情,说那里乐子多,是美人窝。而且可以亲临前线,见识真正的战争;骑上骏马,日行千里,何等畅快。何必憋屈在皇宫内院,受大臣们的闲气?听得朱厚照连连点头。
  正德十二年八月,朱厚照经不住江彬的一再忽悠,试探着微服出京。这一试,可了不得了,收不住马了,从昌平一直跑到居庸关。不到三十岁的皇帝脸上盛满兴奋,一心要闯出关去,看看塞外风光。
  不巧的是,御史张钦此前奉命巡关,大概是在此检查工作。见了朱厚照派来叫门的人,张御史一点面子也不给,说皇上不可能来到此地,把传旨的人骂得落荒而逃,而且严令守关将士,不得开门。皇帝不如“现管”,朱厚照咬着牙退回来了京城。

  过了几天,朱厚照又起了出关的念头,急令太监谷大用先行一步,至居庸关打前站。他给了谷大用两项任务,一是替回张钦,省得他啰嗦;二是等皇帝出关后,挡住追赶的大臣。谷大用依计而去。朱厚照二度至关,极为顺利,一路狂奔,直抵宣府。
  江彬给了朱厚照一个意外之喜。他早已命人在宣府修造了一座镇国府,将豹房中的珍玩美女一股脑搬入其中,使朱厚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连夸江彬知我心也。
  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江彬极尽地主之谊,百般讨好皇帝。白天,俩人纵马驰骋,包揽塞外风光,蓝天、白云、草原、牛羊,都是朱厚照未曾见过的,乐得他眉开眼笑;夜幕降临时,他们在镇国府中张灯结彩,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半夜三更之时,这二位扮成蒙面大盗,夜闯民宅,掳掠妇女,呼啸而去,成了宣府的祸害。而朱厚照倍感新鲜、刺激、畅快,大有乐不思“京”的尽头。感慨之下,他称宣府为“家里”。

  巧的是,敌人也来凑趣,为大明皇帝捧场。就在朱厚照从宣府来到阳和之时,五万蒙古骑兵气势汹汹地杀将而来。朱厚照喜出望外,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上阵,在应州激战两天。
  这一仗,打出了大明王朝的威风,战果“巨大”,斩杀蒙军一十六人,迫使蒙军后撤;明军的损失也不大,仅仅死亡数百人。
  望着敌军狼狈逃窜的情形,朱厚照心底油然而生英雄气概,自封为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使用一个化名,叫朱寿,并以此名义向朝廷报捷,请求封赏。自己向自己讨赏,朱“兽”朱厚照是古今第一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