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定要活得聪明--我的职场生意经》
第9节作者:
世事如风22 日期:2012-01-27 16:15:43
我了解到当时升不上去的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年纪轻、资历浅,难以服众,二是我是女性,海外销售分公司大部分经理都是男性,而且销售经理大多性格很强,女性不容易压制得住,三是这几年我升得太快,对我个人来说,升职过快也并不是件好事。所以当时公司高层有意于培养另外一个分公司经理,与我相比,他有几个优势,男性,驻外经验比我多三年,业务能力强。但是如果他上去我基本上就同机会了,本来我们年龄相差不大,他也比较年轻。听到这个消息我是有点沮丧的,因为我认为我的优势在于管理而非业务,早一步上管理岗我就会有更大的把握成功。而这一次上不去又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沮丧过后,我开始认真分析我和他的优势,发现我也不是全然没有胜利的可能,他虽然驻外经验比我多,但是都呆在一个区域,而我轮过了好几个区域,市场范围了解比他多。虽然他业务能力强,但大多与客户硬碰硬的谈判,而我在做业务中更注意全方位的攻关,比如我见过一个客户后就会第一时间把他的个人喜好、家庭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而不仅仅是硬谈判。虽然他是男性,但与其他分公司经理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因为他的进攻性很强,个性太强从而处事时容易产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嚣张。而且不会培养人,几年来几乎没有带出来可以独挡一面的新人,这在我们公司人员升迁是比较致命的,领导会认为你故意打压下面的人。而我一直注意培养人,我一直认为,只有培养出来可以替代你的人,你才能升职,如果这个岗位始终离了你不行,那你怎么可能升上去呢?而且副总这个职位权力很大,我刚入门时是总裁带出来的,所以总裁对于我还是比较放心。这样一分析,我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日期:2012-01-27 16:19:01
题外话——关于读书
有朋友问到读书,我读的书还是挺杂的,读书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无论有什么烦心事,在家里的阳台上泡壶茶、读本书、晒晒太阳,也就烟消云散了。、
以下几类书我推荐一下,也欢迎大家补充:
1、经济管理类,时寒冰、吴晓波、朗咸平的书我必买,曾仕强的也不错,不过经常几本书内容重合度较高,只看本中国式管理也差不多了,货币战争第一本(后面写的就一般了)
2、人际处世类,《后宫甄嬛传》,是的,你没看错,是那本网络小说,但人际处世讲得很透,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讲得很好。
3、战略战术,《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强烈推荐,如果实在看不下去的女孩子看电视也可以,当领导一定要学曹操的胸襟气魄。多读些历史,知荣我辱、晓兴衰,才会大气,与历史相比,你才会觉得一直过不去的坎根本就不算什么。我也喜欢读人物传记。
4、修身养性,我算是半信佛,不吃素,但是相信凡事必有因果,善恶必有报应。时寒冰说中国现在没有自己的文化观价值观,所以人很浮躁,国家也浮躁,中国与外国联盟总不能长久是因为根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也常常做出有毒奶粉之类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事情来。所以我认为了解一下国学佛学之类的,你未必全信,但是有助你心身的净化。
我还喜欢的一类就是诗词歌赋,不过与这个主题相差较远,有兴趣的姐妹再交流吧
我会在看到好书后随时向大家推荐的
日期:2012-01-27 22:34:20
就在我打算向我心目中已久的职位想要拼一拼的时候,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难题。公婆委婉的表示想要小孩了。这也可以理解,我老公是博士毕业,结婚时年纪就比较大了,公婆都是很好的人,也一直能理解我的事业,这几年也很支持我。但是老人想要小孩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老公很通情达理的表示,完全由我自己决定。我也犹豫了很久,一方面是打拼那么多年差不多就要登上的职位,一边是要平衡的家庭,再加上我年纪也不算小,越大越难要小孩。没有家庭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我想,我宁愿耽误这次机会,因为以后越做职位越高,生完小孩从头再来的代价就越大,这是女人生来比男人职业处于劣势的部分。但是希望职业女性们不要这么想,一次完整的生育对于女人的生理机能有很大好处,有说法可以使女性年轻10年,我一直认为做人要遵守自然规律。比如吃时令的水果蔬菜,而且再怎么献爱心我也不会捐血,我总认为那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我不太懂医学,不过也比较晕血。
我决定要小孩了,所以往下的日子里好像充满着母性的光辉一样,脾气非常好,不争强好胜人缘也就非常好,那些日子我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与平静的心情,以完美的姿态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所以那段日子无论上下都很认可我,反而那名男经理在争位时太过于着急建功立业、抢订单,经常有些急单或特别苛刻的谈判条件约束公司,搞得后方怨声载道,而且他还跨区域做订单其他分公司意见也非常大。慕容总相当头疼,有次吃饭时暗示了一下总裁有意选我上任了。不过看得出来,他对于谈这个问题也不知怎么商量,但当时也差不多没法商量了,我真的怀上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